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10日 19:13 1 cc

方丈 | 历史赛道原创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编辑 | 方丈

七千里外那一封信压在人们心头,有时不只是文本那么简单。共和国初年的肃反运动,没人敢随意发言,甚至连委屈都只能咬碎在牙缝里。这些事没有被电视剧还原而释怀。九十年代陈云退休快十年,收到老友的消息,他却亲自给中央发封信说电视剧不能播,这么大的手笔到底在意什么?不是虚荣,也不是谁的功劳归属,陈云多年前的那段路,到底有多少没人看见的细节?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1935年,长征路途近泸定桥,开了场秘密会议,记载几乎查不到。会议里,陈云、席懋昭和陈梁被通知去上海,据称是恢复跟莫斯科、上海的电话线。任务说起来容易,走起来挺难,敌人眼线密布,风声鹤唳下,谁都觉得一个疏忽就玩完了。毛主席、小朱和周恩来分别坐下问陈云:"准备好了没?”陈云声线铿锵,说没什么问题。“放心吧!”

出发前的晚上有点冷,席懋昭主动说他熟悉川西,其实心里没底。陈云拉了拉袖子,好像不太愿分手。分开以后,两人都说革命胜利时见,现在带着点豪赌色彩。途中遇上熊局长,一个地主和县里的教育头头,红军抓住他用来当伪装。每逢路口查证,熊拿牌子验证身份,混进西路。陈梁有时感叹真是藏着机灵办法,但这种运气谁都说不靠谱,席懋昭笑着讲不动如山,随口一说,实际已经手心汗浸湿。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暴雨天,泥泞路,衣服全是泥块。席懋昭没咋抱怨,不知道是不是憋着难受。按现在资料查,陈云进成都时,还用了一个埋暗号的方式,在《新新新闻》上发启事写“廖家骏印遗失作废”,没人看懂是什么意思。其实是昨天约定的密语,被专人盯着看。

轮船停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时间快到黄昏。陈云想拉席懋昭一起走,席懋昭却摇头说留下工作更熟悉,没补一句多余话。陈云没怎么苦劝,只盯着轮船消失,天边挂着一线红光,谁都知道这点感情藏在眼眶里,席懋昭没掉泪,可每次想到家乡有点不舍。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日复一日的革命道路,莫斯科归来已是两年后,陈云回到延安,和席懋昭见上面。两人见面不多,但每次聊天像是在合计,陈云有时笑一下,席懋昭却很少正面提长征。你要说他们苦吗?也不全是。席懋昭1938年回川西,扎根农村,基层工作很杂,他认准了落地生根。陈云则待在延安,看起来更清闲,其实杂事更多。

1948年,解放战争推到四川边界,席懋昭混在商人群体里做地下联络。可是有一天在雅安,他被背叛,被卖到敌人手里。资料说是渣滓洞集中营,他当时不太说话,黑夜里没什么光,偶尔传来谁在讲革命。敌人突然发疯一样冲进去,解放前夜杀了席懋昭。战士们死去前都想最后能活着出去,席懋昭也没例外,但他最终没能熬到最后。其实陈云后来查到消息,自己也愣住,觉得悔得难受,不知补救什么才好。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席懋昭牺牲的时候才37岁,而且是1949年11月。新中国出生只差一步,距离革命胜利就差那个凌晨。陈云多年后听见消息,手都在抖,写了很长的悼念稿,可后来只选了几句话留在档案里。身边不少人都说,陈云悼念老友才是真心。有一回中组部说要查细节,他却不太愿意讲,理由总是“历史是大家做的”,这种话谁都可以说,但陈云是真的没拿自己当主角。

1993年,上海里陈云已经年过七十,人挑茶灌水,日子算不上波澜不惊。有天护工笑着进屋说看了部新剧——《陈云出川》。这个剧本让陈云皱了眉,里面显摆自己的内容太多,席懋昭几乎成了配角。陈云翻完剧本有点生气,甚至晚上都睡不安稳。那种咸咸的滋味,不太像是羡慕,倒更像遗憾和内疚。陈云再三琢磨要不要写信,后来真的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直到信纸浸着泪水也没能停笔。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陈云直接点名剧本吹嘘个人,却对革命烈士故意模糊。信件递到中央宣传部,当时宣传线上的编辑都吓着了,老干部亲自反对,不太能拖拉。内部调查细节发现,陈云对自己一直低调,有人劝他配合采访,他总说“人民历史”,这个词其实谁都懂,实际没人真做到。

指令下达,《陈云出川》全面停播,各地都查影视剧,弄得现场焦头烂额。你说陈云敏感,其实更多是敬重烈士。那些年物欲横流,圈内不少人巴结陈云求曝光,但陈云没太动心,反而经常拉住后辈说别把自己当大人物,用实际行动遮盖了光环。陈云身上这种状态,说不上多么伟大,只是有时候太平静,谁都说捉摸不透。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那些年头,这种做法冒出来一次已经罕见。有人说陈云在历史里并不总是无欲无求,但现实里他真的不爱抛头露面。刚好采访时他说了点矛盾话,既说自己不是英雄,偶尔又抱怨没人记住褚云一行。如果细查信件,有几条还自我辩解,说“也不用非停播”,好像又留了点余地。

英雄的故事经常出现在电影、书籍里,但类似席懋昭这样的人,名字没几个人记住。上海生活圈里多的是搞装修、跑运输的人,陈云晚年和他们一起饮茶,有人拿起手机却不知道席懋昭牺牲的事情。你说这种现实尴尬吗?其实历史大多遗忘了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枝末节。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舆论拿陈云的信做文章,有的夸他重情重义,偶有报纸却质疑停播是自抬身价。中央政策曾经被媒体误解,1993年不少卫视很快恢复播出,结果又有人拉回头条说到底应不应该宣传英雄。真要细究,陈云写信后其实也没太坚持想法,他和当年长征那批干部一样,有的时候坚持,有的时候随遇而安。是不是主角,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

不少资料说陈云晚年自责,自己活下来了,朋友却离开了。你说到底是不是命运安排?他不全认,偶尔还撇开话题,但深夜偶尔掉泪是真实的。历史的镜头总是给主角留足空间,英雄已逝,凡人却在烟火里慢慢变老。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陈云的做法,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明白,抑或觉得疑惑。但那个时代带着厚重的情感,在小小一封信里敲打出复杂而普通的关怀。内容不是完美,记忆才鲜活。

最后再说一句,旧时光已经影像化,信件的分量到底是谁决定?英雄也许并不想当英雄,但晚年的片刻,最珍惜的其实是跟老友并肩的日子。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文献来源已见下:**

2022-12-03 全民历史观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2023-05-20 睿鉴历史

*截图参见原文末尾附件*

1993年陈云致信中央,要求央视停播一部电视剧,中宣部:立即执行

点击关注,下一篇我们再聊聊陈云和上海市井的旧闻。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