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从美国回来后,弄清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菲律宾总统开始怕了,演讲时不敢说中国一个字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05日 00:31 1 cc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站在国会大厦的讲台上,面对稀稀拉拉的掌声和场外震耳欲聋的抗议声,念完了自己任内第四次国情咨文。这场演讲创下了菲律宾政治史上的一个尴尬纪录——1小时10分钟,却一个字都没提中国。

要知道,就在前不久,马科斯还在华盛顿信誓旦旦地宣称“菲律宾不需要平衡中美关系”,甚至高调强调“美国才是菲律宾最可靠的盟友”。然而,特朗普的回应却让他当场难堪——“我不介意你与中国交好,美国也和中国处得很好。”

从美国回来后,弄清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菲律宾总统开始怕了,演讲时不敢说中国一个字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更讽刺的是,马科斯这趟“表忠心”之旅,换来的不是美国的坚定支持,而是一纸“19%关税+零关税开放市场”的不平等贸易协议。马科斯惨痛地认识到,对特朗普而言,经济和安全是可以分开谈的。

回国后,马科斯似乎终于认清了现实——菲律宾只是美国对华战略中的一颗棋子,而非真正的盟友。于是,他在国情咨文中罕见地保持了沉默,连“中国”两个字都不敢提。

马科斯这次访美,原本是带着“战略任务”去的。

出发前,他精心安排了与美国商界领袖、国防部长和国务卿的会面,试图强化美菲军事合作,甚至暗示菲律宾愿意在南海问题上充当美国的“前哨站”。在白宫,他更是直接对特朗普表态:“菲律宾不需要平衡中美关系,美国才是我们最可靠的伙伴。”

从美国回来后,弄清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菲律宾总统开始怕了,演讲时不敢说中国一个字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然而,特朗普的反应却让他措手不及。

第一记耳光:外交打脸

特朗普当场回应:“我不介意你与中国交好,美国也和中国处得很好。”这句话直接戳破了马科斯的幻想——美国不会为了菲律宾和中国彻底翻脸。尤其是在中美贸易谈判的关键阶段,特朗普更不愿意因为菲律宾的挑衅而破坏对华关系。

第二记耳光:经济掠夺

更让马科斯难堪的是,特朗普随后宣布了一项“贸易协议”——菲律宾对美国商品零关税开放市场,而菲律宾商品进入美国却要缴纳19%的关税。要知道,日本和美国谈的是15%的互惠关税,而菲律宾连这个待遇都没争取到。

第三记耳光:战略抛弃

尽管美军在菲律宾新增了9个军事基地,但特朗普始终没有明确承诺“协防菲律宾”。这意味着,菲律宾在南海挑衅中国的风险,最终还是要自己承担。

马科斯这才明白,菲律宾在美国眼里,从来不是平等的盟友,而是一个随时可以牺牲的“战略消耗品”。

从美国回来后,弄清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菲律宾总统开始怕了,演讲时不敢说中国一个字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回国后,马科斯的国情咨文演讲一反常态,全程避谈中国,仅以模糊的措辞带过安全议题,比如“面对新威胁需保持克制和耐心”。

这种刻意的沉默,背后是三重恐惧:

1. 对美的恐惧:美国随时可能抛弃菲律宾

特朗普的表态已经证明,菲律宾的安全利益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优先级极低。如果继续高调遏华,马科斯很可能沦为“弃子”。

2. 对华的恐惧:经济代价太大

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南海摩擦已导致菲律宾香蕉、榴莲等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阻。如果关系进一步恶化,菲律宾经济将遭受重创。

3. 对国内政治的恐惧:杜特尔特家族的反扑

马科斯的国情咨文遭遇了重量级人物的集体缺席——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参议员伊美·马科斯(他的亲姐姐)都没来。更致命的是,杜特尔特家族在参议院已掌握关键席位,随时可能对马科斯发起政治清算。

讽刺的是,他的防长特奥多罗却高调宣称“菲律宾军队将专注外部防御”,并直接点名“抵制中国”。这种“总统沉默、军方放狠话”的矛盾,恰恰暴露了马科斯政权的分裂和虚弱。

四、统治危机:马科斯家族的“三重绞索”

马科斯在国情咨文中高调宣布“反腐”,承诺严查防洪工程腐败,并依法起诉涉事官员。然而,这一表态却遭到舆论的集体嘲讽。

就在马科斯高谈“反腐”时,菲律宾正遭遇严重洪灾,而防洪工程腐败的曝光,更让民众怒不可遏。抗议者在国会外高喊“停止贪腐”“反对美军基地”,直接挑战马科斯的统治合法性。

马科斯的困境,本质上源于他的战略误判——以为依附美国就能换取安全和繁荣,结果却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历史已经证明,杜特尔特时期的中菲合作曾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而马科斯的亲美冒险却让菲律宾陷入更深的危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