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马科斯“反华”心切,亲自赴美,把菲律宾“卖了”个好价钱,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6日 21:15 1 admin

据报道,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华盛顿与特朗普握手言欢、满面笑容地面对镜头时,他或许以为自己正为菲律宾赢得了一场外交胜利。

然而这份笑容在千里之外的菲律宾国内,却点燃了一场政治风暴的火药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轻描淡写的一句“马科斯态度强硬,我只好把关税从20%降到19%”,彻底撕开了这场交易的不平等本质——菲律宾付出的代价,竟是对美全面开放市场的“零关税”承诺。

对菲律宾而言,零关税如同一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前参议长胡安·苏比里发出严厉警告:这将对菲律宾本地生产商构成严重风险。参议员弗朗西斯·邦义利兰更直言,这无异于“摧毁菲律宾本地农业、渔业的最后防线”,可能导致成千上万农民渔民陷入破产深渊。

本土农业在享受国家保护时仍步履维艰,如今失去关税壁垒,面对美国低价农产品的冲击,结局几乎可以预见。

美菲贸易协定的失衡远不止于关税数字。

特朗普政府精心编织了一张无形的控制网——协议中赫然限制菲律宾与所谓“最敏感的第三国”签订新的双边或优惠贸易协定,否则美国有权单方面终止协议。

马科斯“反华”心切,亲自赴美,把菲律宾“卖了”个好价钱,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特朗普(资料图)

这等于为菲律宾的贸易自主权套上了枷锁,使其沦为美国亚太战略棋盘上一颗无法自主移动的棋子。

菲律宾资深议员潘菲洛·拉克森直言不讳:这根本不是盟友间的互惠,而是“东道主对宾客的羞辱”。讽刺的是,就在同一天,日本与美国达成的协议却拿到了15%的优惠关税——这记无声耳光响亮地扇在菲律宾脸上。菲律宾大学教授理查德·海德利安痛心疾首:“我们当初谈判真该强硬点。”就连前农业部长蒙特马约尔也忍不住讽刺:“马科斯难道是大老远跑去美国,就是为了被特朗普耍得团团转?”

马科斯政府为何甘愿吞下如此不平等的苦果?答案写在马尼拉与华盛顿的地缘政治交易簿上。

访问期间,美国国务卿与国防部长向马科斯递出诱人承诺:美方将增加军事资源以“遏制强硬的中国”。零关税协议实则是马尼拉向华盛顿递交的“经济投名状”,试图以此换取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更强硬的支撑。

马科斯“反华”心切,亲自赴美,把菲律宾“卖了”个好价钱,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资料图)

然而美国在亚太地区“承诺如山,兑现如沙”的前车之鉴比比皆是——这些华丽辞藻最终可能化为菲律宾手中的一纸空文。

菲律宾似乎正沉迷于扮演美国“战略代理人”的幻梦,但此次协议暴露了冰冷现实:做出重大妥协的是菲律宾,而美国几乎没有让渡实质利益。美方仅将4月宣布的17%惩罚性关税略降至19%,远高于日本的15%。这种不对等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马尼拉自诩为美国亚太重要盟友时,华盛顿或许仅将其视为随时可替换的“龙套演员”。

当菲律宾前政府官员哀叹“连日本都不如”时,马科斯此行在国内舆论中已被定格为一场“丢人现眼”的闹剧。

马科斯政府以牺牲经济主权为赌注,赌的是美国会为菲律宾在南海“火中取栗”。然而历史早已证明,美国的地缘承诺常如梦幻泡影。当菲律宾农业根基因零关税冲击而动摇,贸易自主权被强行锁进美式牢笼,而美国的军事支持却仍停留在口头支票时,菲律宾恐将坠入经济自主尽失、安全承诺落空的双重深渊。

马科斯“反华”心切,亲自赴美,把菲律宾“卖了”个好价钱,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马科斯(资料图)

华盛顿的谈判桌旁,马科斯签下的名字或许换来了特朗普的一句“态度强硬”的客套。

但回到马尼拉,这份协议已在菲律宾政坛掀起惊涛骇浪——议员们愤怒的质疑声与农业团体绝望的警告交织,共同指向一个不容回避的质问:当国家利益成为地缘政治的献祭品,这场交易究竟是外交胜利,还是战略自杀?

马科斯带回的“19%”数字如同刻在菲律宾经济命脉上的刺青,时刻提醒着这个国家:依附性战略终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在南海风高浪急的棋局中,真正被“卖”掉的不是几项关税条款,而是一个国家立足未来的根基与尊严。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