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绝不能让美国说了算!菲军方对1亿人作出保证:不会沦为第二个乌克兰,马科斯能痛改前非吗?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1日 22:01 1 admin

南海的波涛之下,菲律宾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军方信誓旦旦的“独立自主”承诺,一边是退役将领对“乌克兰化”命运的尖锐警告。总统马科斯能否摆脱大国博弈的桎梏,带领这个1亿人口的国家走出困境?答案或许藏在黄岩岛的撞船声、美军F-35A的引擎轰鸣,以及国内愈演愈烈的政治分歧中。

菲律宾军方近期因南海问题陷入舆论漩涡。退役空军少将罗密欧·波基斯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质疑“南海仲裁案”的实际价值,直言菲律宾正沦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并警告“不要成为下一个乌克兰”。他特别指出,2016年所谓的“仲裁胜利”并未给菲律宾带来任何实质利益,反而导致中菲关系恶化,经济受损,且菲美军事合作的深化使国家面临更大风险。

绝不能让美国说了算!菲军方对1亿人作出保证:不会沦为第二个乌克兰,马科斯能痛改前非吗?

南海(资料图)

波基斯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7月15日,菲律宾海警9701船在黄岩岛附近蓄意冲撞中国海警21550艇和5009艇,双方最近距离仅百余米,菲方船只未减速且吨位占优,险些酿成严重事故。这一事件被中方定性为“有组织的挑衅”,而菲军方发言人特立尼达却辩称这是“捍卫主权”的正当行动,并批评波基斯散布“失败主义”。

军方的强硬表态背后,是马科斯政府深陷的政治危机。据菲律宾民调机构“亚洲脉动”数据,3月总统支持率大幅下滑,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不支持率却显著上升。为转移矛盾,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采取激进立场:7月10日美菲“雷霆对抗”演习中,美军首次在菲部署F-35A隐形战机,与菲军FA-50编队联合巡逻;更早前,美国还在吕宋岛部署“堤丰”中导系统,直接威胁中国安全。这些动作看似提升了菲方“对抗中国”的筹码,实则将菲律宾推向更危险的境地——正如波基斯所言,一旦中美在台海或南海爆发冲突,这些军事资产将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绝不能让美国说了算!菲军方对1亿人作出保证:不会沦为第二个乌克兰,马科斯能痛改前非吗?

马科斯(资料图)

面对国内外的质疑,菲军方试图用“主权”叙事自证清白。特立尼达在记者会上强调:“菲律宾是主权国家,不会为别国利益而战。”然而,这一承诺的可信度存疑。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期间,美国曾拒绝为菲律宾提供实质性支持;如今美军以“共同防御”为名强化在菲军事存在,却未给予同等安全保障。更讽刺的是,菲军挑衅中国的同时,其北部基地正成为美军监视台海的跳板——这种“引狼入室”的策略,与乌克兰危机中西方“口惠而实不至”的援助何其相似?

中方的应对策略展现了高度克制与战略定力。中国海警在黄岩岛事件中全程保持克制,通过无线电警告而非武力回击,既维护了主权,又避免了局势升级。外交层面,外交部多次敦促菲方停止侵权,并在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场合重申南海权利主张的合法性。此外,中方积极推动与东盟落实“南海行为准则”,致力于将地区规则升级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增强版。这些举措既避免了陷入美国设下的“对抗陷阱”,也为菲律宾提供了回归对话的台阶。

绝不能让美国说了算!菲军方对1亿人作出保证:不会沦为第二个乌克兰,马科斯能痛改前非吗?

南海(资料图)

马科斯政府的抉择关乎菲律宾的未来。当前,国内已有越来越多声音呼吁调整南海政策——波基斯的警告、商界对中菲经贸受损的担忧、民众对军事冲突风险的恐惧,均指向同一结论:继续充当美国棋子只会得不偿失。然而,马科斯家族长期依赖美国政治支持,其政治生命与“亲美路线”深度绑定,短期内改弦更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博弈中的小国若执意“选边站”,终将沦为牺牲品。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被迫撤回部署在岛上的核武器;俄乌冲突爆发后,芬兰迅速放弃军事中立加入北约,却仍难逃能源危机与安全焦虑。这些案例对菲律宾而言无疑是前车之鉴。

南海的浪头仍在翻涌,马尼拉的抉择尚未落定。1亿菲律宾人需要的不是军方“绝不沦为乌克兰”的空洞保证,而是一个能在大国竞争中守护国家利益的清醒领导者。时间终将证明,真正的“主权独立”从不在于追随谁的战鼓,而在于能否在风暴中守住自己的航向。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