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李在明态度变了,对中国发出正式邀请,三个月后请中方亲自上门,希望中方能够参加峰会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0日 11:42 1 cc


根据国际在线报道,韩国总统办公室近日宣布,总统李在明已向APEC各成员领导人发出正式邀请,诚邀出席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庆州市举行的APEC峰会。这场被韩国视为“外交再出发”的多边盛会,从筹备初期便牵动多方目光,其中中韩互动的走向尤为引人关注。

李在明态度变了,对中国发出正式邀请,三个月后请中方亲自上门,希望中方能够参加峰会

李在明(资料图)

APEC作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机制,21个成员涵盖中、美、日、俄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更是区域内最具标志性的外交舞台。今年选定的举办地庆州,是韩国东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选择庆州而非首尔,韩国官方虽未明确解释,但外界普遍认为有两层考量:一是通过历史名城的外交场景,展现韩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国家形象;二是分散首尔的城市压力,同时兼顾韩国“东南经济圈”的区域代表性。

李在明政府此次主动发起APEC邀请,与中韩关系的现状密不可分。尹锡悦执政后期,中韩关系因一系列外交摩擦陷入低谷,尽管后期有过缓和迹象,但始终未得到中方积极回应。李在明上台后,明确提出要修复中韩、俄韩、朝韩等多边关系,将APEC峰会视作打破僵局的契机——既想通过主办多边活动塑造“平衡型领导人”形象,又试图以“东道主”身份推动中方高层访韩,扭转尹锡悦时期留下的外交被动局面。

李在明态度变了,对中国发出正式邀请,三个月后请中方亲自上门,希望中方能够参加峰会

李在明(资料图)

不过,李在明的邀请并非单纯出于善意。美日韩三边框架下的外交议程尚未完全理顺,是其谨慎行动的关键。当前韩美正就半导体、汽车等产业关税问题展开谈判,美国以“友岸外包”“供应链去风险”为由施压韩国调整对华合作。若李在明此时高调推动中韩高层互访,可能被美国解读为“亲中疏美”,动摇美韩同盟根基。这种顾虑下,李在明选择先以APEC峰会为平台发出邀请,再将中方是否出席作为“次序问题”的筹码——若中方接受邀请,可视为对韩方外交姿态的认可;若中方未明确回应,李在明也能以“中方未回访”为由,将责任部分推给中方,为自身留出转圜空间。

这种“先邀中方访韩,再谈自己是否出席中方主场活动”的矛盾操作,暴露了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深层困境。李在明虽主张“修复多边关系”,但多次强调“美韩同盟是外交基石”,这种表述本质上是对美国战略需求的妥协。

值得注意的是,尹锡悦时期的外交教训,也让李在明更趋谨慎。尹锡悦执政期间,因过度亲美引发国内反弹,又试图修复中韩关系,却因“戒严风波”失去政治主动权。李在明吸取这一教训,试图在“大国平衡”中找到更稳妥的路径:通过APEC峰会展现“积极外交”姿态,既能转移国内对其司法争议、经济复苏乏力等问题的关注,又能为后续中韩互动积累筹码。

李在明态度变了,对中国发出正式邀请,三个月后请中方亲自上门,希望中方能够参加峰会

李在明(资料图)

中方对此次APEC峰会的态度同样值得关注。作为APEC重要成员,中方始终重视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愿与各方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数字经济规则制定等务实议题。对于中韩高层互动,中方的核心诉求是维护双边关系稳定,而非拘泥于“谁先访谁”的形式。

从目前情况看,李在明政府的“平衡术”能否奏效,关键取决于未来几个月的多重博弈:对内,能否协调保守派势力,避免外交政策因国内政治斗争反复;对外,能否在中美之间找到“不选边”的务实路径,同时推动中韩、俄韩关系实质性修复。庆州APEC峰会即将召开,这场被韩国寄予厚望的外交盛会,既是检验李在明外交能力的试金石,也将为中韩关系的未来走向提供新的观察窗口。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