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雍正继位那晚,消失的李德全,才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15日 22:37 1 cc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随我一同探寻文字的世界~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1722年12月20日,紫禁城内一片死寂,刚刚继位的雍正皇帝坐在龙椅上,环顾四周。

偌大的宫殿里,却找不到一个人,李德全消失了。

这个陪伴康熙的贴身太监,在最关键的时刻人间蒸发,这场消失,竟是康熙留下的最后一招棋。

——《壹》——

一个太监的崛起

李德全不是什么名门之后,1661年,康熙登基那年,李德全进宫,当时他只有十岁,一个来自河北农家的孩子,被送进紫禁城当太监。

雍正继位那晚,消失的李德全,才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

没人会想到,这个瘦弱的孩子,会成为大清朝最有权势的太监之一。

康熙亲政后,身边换了一批又一批太监,唯独李德全,一直留在身边,原因很简单:他从不多话,康熙讨厌那些巧言令色的太监,李德全却不同。

他只做事,不说话,康熙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从不问为什么,也从不多嘴,1708年,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那一夜,康熙在养心殿里坐到天亮,李德全就站在旁边,一动不动。

康熙突然开口:"德全,你说朕做得对不对?"

李德全回答:"奴才不懂政事,但皇上做的,都是为了大清江山。"就这一句话,让康熙彻底信任了他,1709年,康熙恢复胤礽太子之位,又是李德全在场。

1712年,再次废黜太子,还是李德全在场。

每一次重大决策,康熙身边都有李德全,但李德全从不泄露半点消息,这让康熙意识到一点:在这个充满权谋的皇宫里,李德全可能是唯一一个不会背叛他的人。

九子夺嫡白热化的那几年,各个皇子都想拉拢李德全。

雍正继位那晚,消失的李德全,才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

八爷胤禩派人送来黄金千两,李德全原封不动送到康熙面前,九爷胤禟承诺事成之后封他为总管太监,李德全当面拒绝。

就连后来的雍正胤禛,也曾暗示过李德全。

李德全的回答是:"奴才只伺候皇上一人。"这句话,康熙听见了,从那时起,康熙就开始布局,他要确保自己死后,选定的继承人能够顺利登基。

而李德全,就是这个计划的核心。

——《贰》——

生死关头的秘密

1722年12月13日,畅春园,康熙病了,这不是普通的小病,68岁的康熙皇帝,感觉到了死神的临近,当天下午,康熙把李德全叫到床前。

雍正继位那晚,消失的李德全,才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

"德全,朕可能撑不了几天了。"李德全跪在地上,眼泪直流。

康熙却很平静:"别哭,朕有话要交代你。"康熙压低声音:"朕死后,四阿哥胤禛继位,这是朕的决定。"李德全愣住了。

四阿哥胤禛?不是八阿哥胤禩?也不是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看出了他的疑惑:"朕观察了他们这么多年,只有老四,能守住江山。"李德全欲言又止,"朕知道你想说什么。"

康熙打断他,"老八人缘好,但心软,老十四能打仗,但性子急,只有老四,既狠又稳。"

康熙坐起身:"德全,朕要你做一件事。""皇上请吩咐。""朕死后,你要消失几天。"李德全不明白,康熙解释:"如果你在宫里,其他皇子会想方设法逼你改口,你必须消失。"

"那奴才去哪里?""朕已经安排好了,你只需要按朕说的做。"

康熙从枕头下拿出一封信:"这是朕亲手写的密旨,你藏好了,我死后,如果老四登基顺利,你就回宫,如果有变故,你就把这封信交给老四。"

雍正继位那晚,消失的李德全,才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

李德全接过信,手在发抖。

康熙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德全,朕这一生,最信任的就是你,这最后一件事,也只能靠你了。"12月20日凌晨,康熙驾崩。

遗诏宣读:"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所有人都愣住了,八阿哥胤禩脸色煞白,十四阿哥胤禵握紧了拳头,只有四阿哥胤禛,表情平静,但所有人都在找一个人:李德全。

这个最了解康熙心思的太监,在最关键的时候,不见了。

——《叁》——

神秘消失的真相

雍正登基的当天晚上,紫禁城戒严,新皇帝坐在龙椅上,心里却不踏实,因为李德全消失了,这个消失,在宫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雍正继位那晚,消失的李德全,才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

八阿哥胤禩第一个提出质疑:"他是父皇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消失?"

其他皇子也开始议论纷纷,雍正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他心里清楚,这些质疑是有道理的,李德全作为康熙的贴身太监,确实是遗诏的关键见证人。

他的消失,确实让人怀疑,但雍正更清楚一点:这是父皇的安排。

三天后,李德全回来了,他出现在乾清宫门口,向雍正跪下:"奴才叩见皇上。"雍正长出一口气:"德全,你这几天去哪里了?"

"回皇上,先皇有密旨,让奴才去城外守陵。"

这个解释,勉强说得过去,但八阿哥胤禩不买账:"李德全,父皇临终前到底说了什么?"李德全跪在地上:"先皇说,传位给四爷。"

胤禩还想再问,雍正开口了:"德全忠心为国,你们不要再为难他。"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所有人都知道,李德全的消失绝不简单,事实上,李德全这三天确实没有闲着,他按照康熙的安排,先是去了城外的一座小庙。

庙里的老住持是康熙的旧识,早就收到了密信。

雍正继位那晚,消失的李德全,才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

在庙里,李德全做了一件事:他把康熙亲手写的那封密旨,藏在了佛像后面,这封密旨的内容很简单:"朕传位四阿哥胤禛,如有不服者,德全可为朕作证,钦此。"

藏好密旨后,李德全又去了另一个地方:雍正府邸的后院。

在那里,他见到了雍正的心腹年羹尧:"年大人,皇上让我告诉你一句话。""该杀的杀,该关的关,不要手软。"年羹尧点点头。

这就是李德全消失三天的真正原因。

他不是在逃避,而是在执行康熙的最后安排,确保遗诏的真实性有据可查,确保雍正有足够的武力支持,这两件事做完,李德全才回宫。

——《肆》——

一个太监改变的历史

李德全的消失,看似是个意外,实际上,是康熙精心设计的,康熙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们了,他知道八阿哥胤禩不会轻易服输。

雍正继位那晚,消失的李德全,才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

他也知道十四阿哥胤禵会质疑遗诏的真实性。

所以他需要一个绝对可信的证人,而这个证人,必须在关键时刻"消失"一下,为什么要消失?因为如果李德全一直在宫里,其他皇子会想尽办法收买他、威胁他、甚至杀掉他。

但如果他消失几天再回来,事情就不一样了。

首先,消失期间没人能找到他,自然没法收买或威胁,其次,他的回归本身就证明了雍正的实力,连李德全都愿意回来为雍正作证,说明大势已定。

最重要的是,李德全掌握着最终的杀手锏。

那封藏在佛像后面的密旨,这封密旨的存在,让任何质疑遗诏真实性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一旦李德全公布密旨,所有的质疑都会不攻自破。

事实证明,康熙的这步棋走对了。

雍正登基后的第一年,确实有人质疑遗诏的真实性,但每当有人提出质疑,李德全都会站出来作证,而且他的证词从来没有变过:"先皇明确说过,传位给四爷。"

这种一致性,让质疑者无话可说。

雍正继位那晚,消失的李德全,才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

更重要的是,李德全的存在,为雍正提供了合法性的最强保障,在那个时代,皇权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任皇帝的认可。

而李德全作为康熙最信任的太监,他的证词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性。

没有李德全,雍正的皇位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八阿哥胤禩的势力很强,如果他能证明遗诏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但李德全的存在,让这种可能性彻底消失了。

所以说,李德全确实是康熙留下的最大后手,正是因为有了李德全这个后手,雍正才能在激烈的皇位争夺中胜出。

也正是因为有了李德全的支持,雍正王朝才能顺利开始。

回过头看,康熙的这步棋,堪称神来之笔,他没有选择武力解决继承问题,也没有选择公开表态,而是通过一个太监的消失和回归,巧妙地解决了所有问题。

这或许就是康熙作为千古一帝的真正厉害之处。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