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15日 07:50 1 cc

72小时之内,两国接连召见中国大使,要求中方“给个说法”。中方不仅没给说法,还严厉警告菲律宾。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德国和菲律宾到底想干什么,中国又是如何应对的。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德国飞机

德国“激光门”:信息、身份、行为三重乱象

据德国媒体报道7月2日前后,在红海海域,一架参与欧盟“盾牌”行动的德国飞机,在进行“正常”侦察飞行,在抵近一艘中国军舰时,发现后者正用激光进行瞄准。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他们称,德国飞机在红海上空被中国海军激光“照射”,这被德方视为“军事威胁”。

德国国防部发言人随即表示,飞机被激光扫描后,任务立刻中断了,并安全返回了常驻地,东非国家吉布提。

听起来像是一起突发的军事摩擦,但细节一扒,就全是问号。

首先,这架所谓“德国飞机”,既不是德国空军的军机,也不是配备战斗系统的侦察平台。

它是德国政府为执行欧盟“盾牌行动”,从民用航空公司租来的包机,由民航飞行员操作,机上仅有4名德军人员。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说白了,是民航飞机“兼职”执行军事任务,这种“伪装式侦察”本身就存在法律争议。

国际法虽然不禁止在国际海域抵近侦察,但这类行为通常被视为“不友好”甚至“挑衅”。

更别说这架飞机靠近的是一艘正在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表示,他对此事感到非常恼火,觉得对德国飞机进行干扰是不可接受的,德国外交部还召见中国大使,要求“中方必须给个说法”。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

中方回应很快。

7月10日,国防部新闻局明确表示:德方所言与事实完全不符。

按照中方的说法,当时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正在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并未在红海海域开展活动,也没有开机使用激光设备。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地点、设备、行为三点全否,这根本在不同频道。

如果连飞行空域都能记错,那德国媒体的可信度就要打个问号。

更荒唐的是,德国媒体还反复强调“激光是一种威胁”,却从未提供任何图像、雷达记录或技术数据。

是不是搞错了军舰?是不是误判了光源?这些问题没人回答。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抵近侦察,是误会还是蓄意?

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德国媒体声称飞机“多次接近中国军舰”。

这就不是单次偶遇,而是连续动作。

在当前红海、亚丁湾地区局势高度敏感的背景下,频繁抵近任何一国军舰,都可能被解读为敌对行为。

更何况,红海并非德国传统的军事活动区域。

那么问题来了:这架“挂着民航壳子”的飞机,到底在执行什么任务?是单纯侦察,还是“配合演练”?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解放军海上演习

德国方面始终没有解释清楚。反而是欧盟迅速接招,直接召见中国驻欧盟大使,称中国军舰行为“不可接受”。

这场外交表态升级的速度之快,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早有预设剧本。

菲律宾抗议:不仅是托伦蒂诺,背后还有法案和航母

转头看菲律宾这边,风波来得也不小。

7月1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禁止其入境中国内地、香港、澳门。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理由很清楚,他在涉华事务中长期发表恶意言论,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

但这事远不止一句“言论自由”那么简单,托伦蒂诺并不是“嘴快”的普通政客。

他是菲律宾参议院“海洋和领海区域特别委员会”主席,是2023年11月通过的《海洋区域法》背后的关键推手。

该法案试图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把中国在南沙群岛、黄岩岛等海域的主权区域划归菲律宾所谓“西菲律宾海”。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

这不仅违反国际法,更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直接挑战。

托伦蒂诺不仅推动法案,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中国间谍潜伏政府内部”“中国干预菲律宾大选”等言论。

从推动法律到散布“中国威胁论”,他的作用不可小看。

中方制裁他,不是因为一句话,而是对其一系列反华行为的回应。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南海

菲律宾的“抗议节奏”背后,藏着谁的影子?

制裁一出,菲律宾外交部迅速召见中国大使,要求“取消制裁”。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7月3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会见总统反有组织犯罪委员会主席贝萨明。

黄溪连就中国公民在菲律宾被区别对待,有的企业、个人遭到不公平的执法等问题表示严重关切。

贝萨明表示高度重视菲中关系和中方关切,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在菲中国企业和公民安全及其合法权益。

更有意思的是,菲律宾抗议的时间点非常“巧”。

就在同一周,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南海,开始新一轮高强度联合军演。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美海军“华盛顿”号航母

美菲军事合作越来越紧密,菲律宾在外交上也开始配合“唱高调”。

托伦蒂诺长期为美菲军演站台,是亲美阵营的代表人物。

菲律宾这次的激烈表态,既是为其“自己人”撑腰,也是向域外势力交差。

德国与菲律宾:两种试探,一样的误判

德国试图通过一起未经查证的“激光事件”,引导欧盟在对华军事议题上统一立场。

菲律宾则借“言论自由”的口号,挑战中方在南海议题上的反制底线。

两者手法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想试图测试中国在外交上能忍到什么程度,但结果并不理想。

72小时内,两国召见中国大使,要求给个说法,菲律宾收到严厉警告

德国的事件最终暴露了其在军事行为和外交行为上的“灰色操作”。

菲律宾的抗议反而让中方更坚定,清楚地区分出是正常分歧,还是故意挑衅。

72小时,两国召见,表面声势浩大,实则漏洞百出。

中方没有被带节奏,而是步步为营,用事实、法律、行动掌握主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将还之”。

任何试图借助外部势力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径,都将面临强有力的反制。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