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04日 13:20 1 admin

关税谈判本来是技术活,可到特朗普这儿,就成了大动作大节奏的表演。

7月初,美国白宫突然加快节奏,特朗普对外宣布:除中国之外,所有与美国谈判的国家,如果在7月9日前不能达成协议,就等着迎接高关税。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特朗普表示不会考虑推迟7月9日上调关税的最后期限

事情突然紧张了起来,原因之一是谈判窗口已经非常有限。

90天缓冲期早在4月9日开启,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这90天,本来是特朗普给出的谈判“宽限期”。

他说,只要各国表现得够“诚意”,可以和美国达成新的关税协议,就能暂时豁免惩罚性关税。

但事情没有按这个剧本发展。

不仅谈判进展缓慢,连特朗普的态度也开始大变。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最开始,白宫官员还暗示,可能延长期限到9月。

但转眼之间,特朗普话锋一转,说“没有必要再延长”。

这种说法变化,搞得很多国家措手不及。

尤其是日本、欧盟、印度等,还在为汽车、农业、技术产品的细节拉锯。

现在他们突然发现,时间可能根本没他们想的那么充裕。

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在整个75国名单中,中国并没有被列入缓冲期豁免对象。

反而是唯一被特朗普单点出手的国家,关税145%当场生效。

可没想到,这个最早“挨打”的国家,却成了最早摆脱风险的国家。

在今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一项协议。

双方同意互相取消91%的加征关税,剩下的24%暂停90天,时间从5月12日开始计算。

这是目前美国所有贸易谈判中唯一一个“互降”的协议。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其他国家即便也获得了缓冲期,但那只是美方单方面暂缓,根本没有对等安排。

更重要的是,中美是在WTO框架下谈的。

而75国的缓冲期,是特朗普政府单边设定,没任何多边机制约束。

这种差别不只是程序层面的,而是反映出谈判筹码的真实差异。

特朗普政府为什么愿意给中国这样的“特例”?

有分析说,中国这次出手又快又准,抓住节奏,早早稳住了局面。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可其他国家还在那儿拖拖拉拉、算计来算计去。

结果一来一去,形势就开始往不利的方向倾斜了。

中国本来是最早被征税的,反而成了现在唯一暂时“脱险”的国家。

反倒是其他国家,还在悬着一口气。

特朗普的政策不止一次变来变去。

7月1日,他还在说“我们可以延长缓冲期”,到7月3日,又说“没必要再给时间”。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贝森特表示,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协议有望在9月1日前完成

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说法也一样,前后相差不小。

在6月份,他还对外界暗示,可能延长谈判时间到9月。

但到了7月初,话锋改为“最终决定由总统掌握”。

这种反复其实不算意外,背后有套路。

不是政策乱了,是故意这么搞的。

特朗普团队就是要制造不确定,让各国摸不清底牌。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你以为还有两个月,他们就吊着你不表态。

刚想松口气,他突然一句话翻盘,说不延了。

这就是典型的谈判技巧,心理上的一压一放。

各国代表被搞得团团转,一边想拖时间,一边又怕突然挨一记高关税。

这种模糊信号,逼得各国在最后阶段必须表态。

不止是谈判策略,背后还有财政因素。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大而美法案”作为一项财政刺激法案,需要通过国会这一关

美国正在推动一项叫做“大而美法案”的财政刺激计划。

这项法案主要包括对高收入人群减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内容。

但减税之后,政府财政收入缺口不小。

特朗普急需找一笔钱,补上这个窟窿。

关税就成了最直接的财政工具。

财政部长贝森特于4月公开提出,如果对这75个国家平均征收20%关税,每年可带来约6000亿美元税收。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这笔钱基本能覆盖“大而美法案”的初期财政缺口。

因此可以理解,特朗普在7月初频频释放强硬信号,实际上是为国内法案“开源”。

对他来说,与其到国会去要预算,不如从别国手里收税。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缓冲期突然“不延了”,为何其他国家“都得谈妥”。

别人交关税,美国才有钱减税,这事儿是一整套连着走的。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对其他国家来说,这种里外一起下手的操作,确实不好招架。

他们不知道美方下一步是继续谈判,还是直接出手。

而日本,成了典型“靶子”。

据金融时报报道,2024年,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约21万亿日元,其中28%来自汽车行业。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汽车关税一直是日美贸易谈判的焦点。

日本希望美国豁免汽车关税,但特朗普多次明确表示,这一部分“不会取消”。

甚至不排除将对日本整体商品征税提高到30%-35%。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在日本横滨港停靠的出口汽车 路透社

而此前,日本也因粮食短缺问题引发与美方的新一轮摩擦。

美国开口让日本多买点美国产的大米,日本那边却一直不怎么搭理。

这来来回回几次,结果就是日美谈判越来越卡壳,迟迟谈不拢。

不仅如此,美国还要求日本增加国防预算,理由是“共同承担地区安全成本”。

这种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施压,让日本左右为难。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到7月初,距离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仅剩几天。

谈判桌上的各国纷纷加快节奏。

印度开始重新修改部分农产品关税表,试图换取美方好感。

欧盟则释放信号,愿意在高科技领域进行让步。

加拿大率先做出调整,暂停征收数字服务税,换取短期关税豁免。

但无论是哪一国,都没能像中国那样获得对等安排。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从国际金融组织的反馈来看,形势也不容乐观。

国际清算银行已经发出连续三次风险警告。

他们指出,全球贸易壁垒的突然上升,可能引发新一轮输入型通胀。

特别是美国若全面开征关税,商品价格上行风险将大幅增加。

澳大利亚工业部也在月度报告中明确写道:贸易摩擦风险加剧,预计未来两年矿业和能源出口收益下滑。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德国企业界则开始动用应急基金,来应对出口市场可能恶化的局面。

全球化这根链子拉得太紧,一边一动,另一边就出问题。

偏偏这时候,特朗普政府还整些模棱两可的招数,让局势更难判断。

市场最怕的,就是这种说不清、摸不准的局面。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