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十大品牌 2025年05月24日 17:33 1 cc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年羹尧已被赐死,家产查抄,一本《西征随笔》却又翻出新账。

七个字,换来一人凌迟、两族灭门、一书焚毁。

书是谁写的?为何年羹尧死了,依然震得龙椅颤三颤?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不跪的将军,坐着的臣子

雍正元年,西北告急。青海土司联兵三十万,准噶尔人骚扰边界。京中无人敢接此难命,唯有一个人,主动请缨。年羹尧。

他在川陕掌军,调动如臂。兵未动,命先行。

三月内,甘凉平定;六月后,青海西宁纳降;一年未满,西陲无事。满朝皆惊,唯雍正冷笑。

捷报送到京中,前后不过十余道,封赏却连下十三道。年羹尧被授“议政大臣”,跪拜免除,军前听政,无须奏对。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他站着朝见,皇帝不问。

四川总督、陕西巡抚,凡接近川陕军营者,无不伏地三拜。文书往来,不经兵部、不入内阁,年羹尧亲批即可。
朝臣暗讽:他是第二个皇帝。

入朝三次,年羹尧皆乘本部军马,自带随从六十人,入都后不改军服。雍正亲下令“便其行动”,却在御前密奏写下一句:“臣子之中,有将相之形。”

年羹尧不掩权势,不藏锋芒。年府门前,百官等候;军中奏章,皆以“督帅钧裁”称之;幕僚汪景祺更私书赞曰:“宇宙一人。”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但他从不主动求封赏,也未交出兵权。西陲未定为由,久居成都,边事已安,仍调粮练兵不止。军中旧将皆听其令,川陕军心,不在京中。

朝中压力渐起,雍正却始终沉默。三年之后,年羹尧突然调职,进京任“议政大臣”,表面升迁,实为剥兵。

旧将赵昌、黄廷桂被分派入京;西线统帅换为岳钟琪。

入京第三日,年羹尧发现,门前百官不再来访。旧日幕僚避而不见,唯独汪景祺未走,依然每日进年府抄书记事。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雍正未提旧事,但刑部三次传唤,以“整肃旧军”之名审讯。

三司查年羹尧“专权僭越”三十二条——私建监牢、收刮军饷、斩将无奏、收女为婢。

朝无异议,年羹尧当庭伏低请罪。雍正赐他自尽,赐曰“念其旧功,免显戮”。大将军死于府中,头朝北,三口鲜血,衣未解。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汪景祺书中吐血,雍正案上封喉

年羹尧死后第十日,刑部官员清点府中财物。白银十万两、书信文牍两千份,最不起眼的一本薄书,被夹在竹简之中。

无题、无章、无印记。官员翻阅后呈至内阁,书名方才得知:《西征随笔》。

执笔者汪景祺,山东举人,曾任教授,入年府为幕,自号“临西逸士”,笔名多,文稿杂。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书中内容混杂西征纪事、战后评语、政局私议、谈话摘录。

雍正亲读三夜,越读越怒,读到最后七页时,吐血三口。

那句写于页角、无标点的短句——“皇帝挥毫不值钱”,让雍正咬碎牙。字迹潦草,墨迹新旧不一,却清晰无误。

不只是侮辱书法,更是在讥讽帝王权威与赏赐。

雍正批注:“悖谬狂乱,至于此极!”

书未出府,但三本手抄,年羹尧一本,汪景祺一本,其余一本下落不明。这句不敬之言,出自幕僚笔下,却砸在皇帝头上。

当夜,汪景祺被捕。在京寓所搜出抄本原稿,口供承认“私录军中语,未欲公开”。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刑部审问无须过夜,当日定罪:“大逆不道。”

斩首。头悬菜市口十年,名籍昭示于市门外。其妻与妾发配黑龙江,子弟俱流放宁古塔。门前三株桂树,冬日尽斫,无枝叶。

年府未再开门,《西征随笔》列为禁书,命三日内尽销,书坊四百余处逐一抄查。所有书中含“西征”字样者,焚于东市。

《随笔》一事彻底撕开了年羹尧的余波。

雍正并未放过他死后的残响,而是借书问罪,追杀所有旧部残党。赵昌三日后革职,吕留良五日后下狱。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朝中凡挂过“年字”的人名、信笺、公章,统统归档密查。

没有大案公审,没有赦令宽宥。只靠一笔、一书、一言。

皇帝未动刀,动的却是朝臣心。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骨头也不许留下

汪景祺死后,年羹尧家人依旧不安。死讯传至四川,成都府两日内密奏五道,请求“从宽年氏孤幼”,未获回复。

朝中气氛陡紧。雍正命内务府派人重新清查年家余孽,查抄从未停止。

年羹尧长子年和,未入仕,却因“隐瞒抄家物资”被赐杖四十,三日内死于狱中。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年富次子,入京述职途中被“流矢误伤”,尸体运回连夜下葬。其三子年庆,不过七岁,被发往黑龙江“协理旗事”。
年羹尧死后一年,家族十四名男子,尽数迁出关内,无一归还。

抄家数月,共抄出珍玩、田契、金银、马匹、兵器、奇石共计一百八十车,存京师内库。
唯独一件东西失踪:年羹尧亲佩的虎符。

雍正再查西征旧档,发现虎符并未随军调回,而是在入京时交予副将赵昌保管。赵昌已罢官,改名东隐,住在昌平一带,不再出仕。

御史建议派兵追查,雍正未置可否,只命锦衣卫暗访。不日得报,赵昌已病亡,虎符疑被焚毁。皇帝批:“焚之亦妙。”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却又补写一行:“如有幸存,寻者杀。”

从那之后,凡在籍旧部,无论品秩,一律清查籍贯、财产、言论记录。

川陕之间,年府旧宅五处被毁,门额石匾锤为粉末,连年姓子弟皆改户名。

御史台有人提出,“功臣家应留名一线,以观后世”。雍正沉默多日,未回一句。次日早朝,公开下旨:“年氏不忠,心藏叵测,已非臣子,不得列传。”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这一纸诏书后,清史稿中再无年羹尧单列传记。只有他在康熙朝的名字,留在青海平乱的短句里,被轻描淡写一句“率军进讨”,再无痕迹。

比赐死更狠的是,从史书上把你抹去。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一句话换十年命,谁还敢写书?

《西征随笔》事件的扩散,不止是汪景祺一人被杀。

书坊门前,三百本私刻文集,被锦衣卫轮番封查;抄书匠王五、刻板匠张贵,皆因“知其文而不报”下狱三年。

御史秦敏元被人举报“曾持《随笔》传抄”,审问三日后“病卒”。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随笔》成了妖书。凡议其内容、称其名者,皆录入京察黑档。

连岳钟琪也在一年后自陈,“昔与年氏言语过密,愿请过罪”。雍正回复一句:“忠正之人,不惧旧交。”

但私下却让他调离京城,永不入中枢。

书在燃尽前传了一份副本至山西,被地方守官密奏劝毁。

那份副本后来断代失传,清末文人钱大昕在私人笔记中曾提到:“偶见《西征逸笔》,惟存十页,墨迹不清。”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年羹尧的死、汪景祺的斩、年氏家族的连坐,最终指向一件事:“书写”不再是一种记录,而是可以杀人的利器。

雍正的恐惧不是年羹尧的兵权,而是那句“皇帝挥毫不值钱”的蔑视。

一句话能毁一个功臣家族,一本书能杀一座府邸。谁还敢写?谁还敢说?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7个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那一年之后,士人多转做词,少写史。议政者谨言慎行,诗人只歌山水。

帝王的笔,比刀更冷。落在纸上的话,轻得像尘,却能杀人于无形。

参考资料

1. 冯尔康,《雍正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14–229页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