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倍速打球,能把人逼疯。 ” 上周,北京业余圈出了件怪事:一个平时被虐的程序员,靠每天对墙慢挥20分钟,两周后把俱乐部高手打到换边。 视频...
2025-10-12 0
当地时间 4 月 22 日下午,印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一起恶性恐怖袭击。
两名身着迷彩服的武装分子混入游客队伍,使用 AK-47 步枪对人群无差别扫射,导致至少 26 人死亡、13 人受伤,遇难者中包含 2 名外国公民。
这起事件成为 2019 年普尔瓦马恐袭以来,印度遭遇的最严重恐怖袭击。
正在沙特访问的莫迪紧急回国处理,随后印度方面发布多项对巴基斯坦的报复政策。宣称认领恐袭的 “抵抗阵线”又是什么来头?印度对克什米尔地区的政策,又为何成为恐袭的导火索?
恐袭发生地点位于印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西北的风景区帕哈尔加姆镇,该地因景色独特而被称为 “小瑞士”,仅去年就有 350 万游客前往克什米尔参观。
包括帕哈尔加姆在内的多个景区被包装成旅游 “复兴典范”,2024 年接待游客突破 180 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莫迪政府大张旗鼓地宣称克什米尔 “已经回归正常秩序”。
莫迪本人在袭击发生 48 小时之前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宣传克什米尔 “恢复生机”“成为经济增长极”,试图向外界展示治下地区实现和平与繁荣,但事件发生后密集发布旅游广告的官方推特账号已悄然删除部分帖文。
要知道该地区由于实际归属争议几乎是世界上军事化程度最高地区之一,却出现重大安全漏洞,印控克什米尔平静的和平幻象再次被打破。
自 2019 年莫迪政府强行废除宪法第 370 条、剥夺克什米尔地区自治权以来,印度中央政府持续强化军事部署,实施信息管控,驱逐国际观察组织,试图通过舆论主导和军力高压建构 “稳定表象”。
克什米尔地区表面上的繁荣背后,是被压制的民意、被剥夺的身份以及被回避的政治现实。尽管印度政府迅速出面表态谴责并承诺 “追凶到底”,但连日来的反复封锁和情报失败,令外界对印度情报系统及军警协调能力的信任急剧滑坡。
对于 2025 年 4 月 22 日的印控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
印度外交部发表公告,紧急出台了四项举措,暂停《印度河水资源条约》,停止河水共享合作;关闭印巴之间重要边境口岸;禁止巴基斯坦公民入境印度;驱逐驻新德里巴基斯坦高级专员署的所有军事顾问;减少高级专员署工作人员人数。
一系列报复的背后似乎将恐袭制造者主使指向巴基斯坦,那这个恐袭元凶“抵抗阵线”究竟有什么来头?印度方面何以对巴基斯坦做出了有罪推定。
印度媒体认定这几名枪手来自恐怖组织 “虔诚军” 的分支 “抵抗阵线”,这是一个活跃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武装组织。
该组织于 2019 年印度废除克什米尔自治权后出现。印度这一举措使当地穆斯林占多数的人口结构面临 “印度教化” 压力,克什米尔地区的局势更加紧张,“抵抗阵线” 在此背景下宣布成立,其宣称的目标是 “阻止印度政府改变克什米尔人口特性”。
“抵抗阵线” 被印度认定为恐怖组织。它采取了多种袭击手段,包括对印度安全部队、政客以及被其视为 “合作者” 的人员发动攻击,袭击方式有伏击、枪击、爆炸和手榴弹袭击等。2020 年 4 月 5 日,该组织就曾在库普瓦拉地区伏击印度军队,造成 5 名士兵死亡。
“抵抗阵线” 行事较为隐秘,成员对自身身份严格保密,难以被渗透和打击。它还善于利用社交媒体来宣传其活动,试图获取支持,并通过网络进行招募等活动。
印度方面称 “抵抗阵线” 与巴基斯坦关联的虔诚军存在密切联系,认为该组织由虔诚军建立或支持,其活动受到巴基斯坦方面的指示和资助,但这些说法尚未得到确凿证实。
但印度方面在将枪手身份定性为 “来自巴基斯坦” 后,印媒和印度执政党 “印人党” 不出意外开始暗示巴基斯坦 “收留并纵容恐怖分子”,并开展报复。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 23 日在接受巴媒采访时驳斥了印度媒体的指责,称巴基斯坦与这起袭击没有任何关系,该暴力事件是 “本土事件”。
恐袭发生后,武装组织“抵抗阵线”马上认领袭击,直指莫迪政府往克什米尔硬塞印度教徒,要“保卫穆斯林家园”。
“抵抗阵线”称,正是莫迪强行取消克什米尔自治权,派十万大军搞宵禁断网,还把当地政客全抓进监狱。五年过去,这里年轻人失业率飙到28%,比阿富汗还惨——不造反才见鬼了。
过去近 10 年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暴力冲突激化。当地不少民众长期对印度中央政府不满,而印度政府不断增强对当地的管控。不能否认,自 2019 年以来计划性的人口移入,成为现今一些组织心生不满而发动袭击的原因之一。
莫迪本想靠旅游业证明“克什米尔已和平”,结果枪声一响,外国游客连夜跑光。但无论如何,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同样令人不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 “尊重民众安全与基本人权”,并敦促印度政府展开独立调查;人权观察等国际组织质疑印度对克什米尔实行的高压统治与信息封锁政策催生了更激进的反弹情绪。
克什米尔问题是殖民遗产、宗教分裂、国家主义与区域身份冲突交织的复杂政治难题。莫迪政府上台以来试图通过强行整合、行政下沉和媒体操控来压制地方政治表达、断绝分离主义空间,结果却激化了原有矛盾,令局势持续失控。
相关文章
“0.25倍速打球,能把人逼疯。 ” 上周,北京业余圈出了件怪事:一个平时被虐的程序员,靠每天对墙慢挥20分钟,两周后把俱乐部高手打到换边。 视频...
2025-10-12 0
“骨头先老,人才真的老。 ” 北京冬天最冷那天,协和老年科门口排了四十多号人,全是来测骨密度的。 结果出来,一位 63 岁阿姨的 T 值从-2.4...
2025-10-12 0
知乎上有个提问很火:“一个公司即将要倒闭的征兆是什么?”其中一条高赞回答特别扎眼:“当中秋节开始不发月饼。”答主是个老职场人,他说自己经历过这样的公司...
2025-10-12 0
美国大豆的收割季已经过去,但迟迟等不来中国的订单,特朗普政府只能一边打算着怎么给豆农发补贴“临时止血”,一边全世界找买家。一直以来,中国作为美国大豆最...
2025-10-12 0
古话说得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老祖宗通过多年经验,总结出了很多俗语,以此来告诉我们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们常听到的:钱有三不借,礼有三不随,...
2025-10-12 1
膝盖比简历先报废的打工人,2024年3月北京白领体检报告出炉:30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检出率飙到28%,导火索是“日均6000步都不到”。 别再把“生...
2025-10-12 1
膝盖疼到下楼扶墙,还在硬撑每天10公里?6月15日北京奥森,35岁程序员王先生戴着999元华为GT4跑到晕厥,诱因是连续7天“乳酸阈”打卡,心率飙到1...
2025-10-12 1
今天给各位分享微乐云南麻将万能开挂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乐辅助器免费版v30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微乐...
2025-10-1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