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五百多买个拍子,结果手腕肿成馒头”——北京朝阳公园,上周六,63岁的老周把新买的“全碳素”拍子直接扔进垃圾桶,诱因就是挥了不到十分钟,肘子像被电钻...
2025-11-06 0
今日11月5日,后天11月7日就要立冬了。立冬意味着秋高气爽将告一段落,立冬将象征白雪皑皑冬天的开始。冬天的雪虽然很美,但是寒冷得令人刺骨,就像带刺的玫瑰,只可观赏,不可触碰。我一向怕冷,所以我不喜欢在冬天里哆哆嗦嗦,冻得发抖。

老话说“立冬在头,大雪封门;立冬在中,单衣过冬”,后天立冬在头还是在尾?
这意思是说,要是立冬节气赶在了农历的月初(头几天),那您可就瞧好吧!这个冬天啊,冷得那叫一个实在!雪会下得特别大、特别多,到时候大雪都能把家门给堵上喽(“封门”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雪大)。您就得提前把棉袄棉裤、白菜煤炭都备得足足的,准备猫冬吧!立冬来得早,冬天冷到爆。
“立冬在中,单衣过冬”
这话反过来说啦!要是立冬节气落在了农历的月中间(月中),那今年冬天您可能就“捡着”啦!预示着这是个暖冬,冬天不会太冷,可能有时候暖和得呀,穿个单薄的衣服就能凑合过去了(这也是一种夸张,形容天气暖和)。当然啦,该备的厚衣服还是得有,但可能用不上最厚的那件。立冬来得晚,冬天暖洋洋。
通过“立冬”在农历月里的位置,看冬天的“寒”气来得是早还是晚。来得早,冷得就久、就狠;来得晚,冷得就晚、就弱。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立冬交节的时间点,如果交节时间在早上就是“立冬在头”,如果交节时间在中午或者下午就是“立冬在中”,如果交节时间在晚上,就是“立冬在尾”。
来看看今年立冬的具体时间,2025年立冬交节时间为公历11月7日12:03(北京时间)。从农历日期来看,九月十八是属于“立冬在中”的范围的,从交节时间上看,也是属于“立冬在中”的范畴的。如果按照古人的推测,今年大概率是个暖冬。
所以啊,今年立冬您不妨看看农历,要是在“头”,就赶紧把羽绒服找出来;要是在“中”,那可能就能省点暖气费啦!
一起来看看关于立冬的农谚:
“立冬头,冰碴稠;立冬中,火盆空”
这条农谚用生活中常见的“冰碴”和“火盆”来形容冷暖。如果立冬在农历月初,预示着整个冬天将非常寒冷,河湖里的冰会结得又厚又硬,甚至随处可见稠密的冰碴。反之,如果立冬在月中的话,则预示着一个暖冬,连用来取暖的火盆都可能用不上,会一直闲置在那里。这是提醒人们,要根据立冬的位置提前准备好御寒的物资或做好防寒的心理准备。
“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过春”
这条谚语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具画面感。“冻死牛”形象地说明了若立冬在月初,冬季的严寒将异常猛烈,连耐寒的耕牛都可能承受不住。而“暖过春”则生动地描绘了若立冬在月中,冬天的天气会像春天一样温暖和煦,完全感受不到往日的严寒。它强烈地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冬季气候,便于人们记忆和传播。
“立冬头,地收口;立冬中,忙到冬”
这条农谚侧重于对农事活动的指导。“地收口”意味着土地被冰雪冻结,农事活动基本停止,大地进入了“休眠”状态。如果立冬在月中,则预示着冬季气温较高,土地封冻晚或不封冻,农民们可能直到深冬都还有农活要忙,比如冬灌、施肥或照料越冬作物。这直接关系到来年的生产安排。
“ 头立冬,雪堵路;中立冬,河难固”
此谚语通过“道路”和“河流”的状态来预测。“雪堵路”是“大雪封门”的另一种说法,预示着降雪量大且频繁,会给交通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而“河难固”则是指如果立冬在月中,气温偏高,河流难以结成厚实坚固的冰,人们也就无法进行冰上活动。这对于依赖冰上运输或渔猎的地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参考信息。
“冬在头,炕头守;冬在中,巷口涌”
这条谚语描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图景。“炕头守”形象地表达了寒冷冬季里,人们因怕冷而蜷缩在家中的火炕上,不愿出门。而“巷口涌”则描绘了暖冬时,天气晴好,人们乐于在街头巷尾聚集、聊天、活动的热闹场景。它从人的行为角度反映了气候的差异,非常贴近生活。
“立冬头,储柴深;立冬中,柴半棚”
这条谚语关乎过冬的物质准备。如果立冬在月初,预示着严寒,那就必须准备大量过冬的柴火,要“储柴深”,意思是柴垛要堆得又高又厚实。如果立冬在月中,预示暖冬,取暖用的柴火需求量不大,准备一半就足够了(“柴半棚”)。这是古人根据气候预测来指导资源储备的智慧体现。
“头遇冬,北风凶;中遇冬,南风融”
此条从风向和风力的角度进行预测。立冬在头,则整个冬季主导的将是凶猛的北风,带来干冷或雨雪天气。立冬在中,则温暖的南风会时常出现,甚至能融化冰雪,带来如春的暖意。它提醒人们,可以通过冬季初期的主导风向来判断后续天气的趋势。
“冬在头,三层裘;冬在中,夹衣松”
这条谚语直接关联到人们的穿衣指南。“三层裘”指的是需要穿上多层厚重的皮袄才能御寒,极言其冷。而“夹衣松”则是指只需要穿着轻便的夹衣就能轻松过冬,形容其暖。这是一种非常实用和贴心的预测,直接指导人们如何准备冬装。
“立冬头,畜早圈;立冬中,放牧延”
这条农谚关注畜牧业。如果立冬在月初,天气会很快转冷,需要早早地将牲畜赶回圈舍,以防受冻掉膘。如果立冬在月中,冬季来得晚,野外牧草枯萎得慢,放牧的时间就可以相应地延长,为牲畜节省大量饲料。这对于牧民来说,是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经验之谈。
后天就要立冬了,大家觉得冷就穿,不要因为风度而不注意保暖,这样身体吃不消。
相关文章
“花五百多买个拍子,结果手腕肿成馒头”——北京朝阳公园,上周六,63岁的老周把新买的“全碳素”拍子直接扔进垃圾桶,诱因就是挥了不到十分钟,肘子像被电钻...
2025-11-06 0
50岁以后还想着回农村养老?网友说:回去了才晓得不对劲,太冷清了 50岁这关卡,谁都得过。 张叔去年刚退休,跟亲戚朋友吹牛说,他打算回老家种菜养鸡,...
2025-11-06 0
再不做这件事,你每天练半小时太极等于白练。 北京一位45岁的程序员,每天5点起床打拳,三个月体检,血压纹丝不动。他把时间表调到9点,八周后指标下降10...
2025-11-06 0
父母有退休金的家庭到底有啥不一样?网友说了些大实话 有些家庭,父母有退休金,真是说出来让人心里发酸。身边的老周家就是,老两口每个月准时打钱到账,还能在...
2025-11-06 0
黑大衣一上身就显老十岁? 杨幂前天凌晨在北京机场晃出来,一件 oversize 泰迪熊大衣直接把腰带加宽到五厘米,灰色高领叠白衬衫,脚背被靴子盖得只...
2025-11-06 0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转眼我们将迎来立冬节气,今年立冬交节的时间为11月7日12时03分48秒,立表示“开始”的意思,而“冬”有着终结、终止的意思,...
2025-11-06 1
在全运会夺得女子团体金牌之后,全红婵即将在明天(6日)上午参加女子双人10米台的单项比赛。广东队教练何威仪表示,全红婵是带伤参赛:“全红婵现在的胫骨、...
2025-11-0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