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关税威胁无效?为了让中方买大豆,特朗普换了新打法,要停买中国食用油?外交部回应掷地有声

排行榜 2025年10月23日 22:05 1 cc

据北京日报报道,2025年10月中旬,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一个提问,把中美经贸博弈的荒诞一幕推到了台前。日本共同社记者当着发言人林剑的面抛出疑问,字里行间都透着对美国大豆种植户的焦虑——中国不肯买美国大豆,一年损失几百亿美元,特朗普这个“保护神”怎么不当回事了?紧接着话锋一转,点出特朗普的最新动作:喊话中国别光盯着阿根廷大豆,再不买美国的,就要加征惩罚性关税,还得禁止进口中国食用油。

这个提问像块石头投入水面,瞬间把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施压新招数摆到了公众面前。要知道此前关税战早就打不动了,特朗普第一任期里把关税牌玩得底朝天,结果美国进口商成本飙升、消费者买单,再提加税只会反噬自身,如今换成“禁运中国食用油”,听着新鲜,可细究起来满是漏洞。

关税威胁无效?为了让中方买大豆,特朗普换了新打法,要停买中国食用油?外交部回应掷地有声

林剑的回应没给任何模糊空间,直接把核心立场亮了出来: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双方必须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这话听着是外交辞令,实则是给特朗普划了条红线——想让中国买大豆,先把对华加征的125%惩罚性关税取消,拿出诚意来再说,靠威胁施压根本没用。

可特朗普似乎没听懂这个信号,反而在社交媒体上把“禁运食用油”的戏码演得更足。他对着支持者喊“中国不买我们的大豆,让美国农民受苦”,宣称要通过停购中国“食用油”反击,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把概念彻底搞混了。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哪里是什么食用油,分明是废弃食用油,也就是俗称的地沟油,学名叫UCO,这些油根本不会端上餐桌,全用来提炼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厨房用油八竿子打不着。

关税威胁无效?为了让中方买大豆,特朗普换了新打法,要停买中国食用油?外交部回应掷地有声

更讽刺的是,早在2024年,因为特朗普政府加征的高额关税,中美之间连地沟油贸易都基本归零了。现在拿一个已经不存在的交易来威胁中国,要么是他真的老糊涂了,要么就是被幕僚蒙在鼓里,说白了就是没牌可打,只能靠“虚空造牌”装样子。要知道美国大豆主产区在中西部传统“红州”,那可是特朗普的铁票仓,农民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他急着靠“对华强硬”人设稳住选票,才想出这么个自欺欺人的招数。

但经济账不会骗人。美国大豆一年出口额上百亿美元,而中美地沟油贸易额撑死了十几亿,用这点体量的交易去撬动大豆市场,简直是拿鸡蛋撞石头。而且中国早把后路铺好了,不买美国大豆就从巴西、阿根廷进口,还在国内扩大种植面积、优化农业补贴,现在美国大豆在全球市场的不可替代性早没那么强了。反观美国,对中国地沟油的依赖程度高得吓人——中国每年出口的地沟油占全球市场近一半,美国生物燃料产业全靠这些原料撑着,拜登政府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还专门给SAF企业税收优惠,现在特朗普要禁运,最先扛不住的是美国自己的生物精炼厂,原料断供、项目停摆,连带着绿色能源战略和就业都会受冲击。

这事儿往深了看,根本不是什么贸易纠纷,而是中美博弈力量对比的缩影。特朗普总觉得美国还有压倒性优势,可事实是,关税牌失效了,科技封锁没拦住中国,现在连找个威胁的由头都得靠混淆概念。中国这边呢?不仅大豆进口渠道多元化了,在稀土、锂电关键原料、太阳能电池片这些领域,早就掌握了供应链主动权,美国喊了半天“去中国化”,到最后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

关税威胁无效?为了让中方买大豆,特朗普换了新打法,要停买中国食用油?外交部回应掷地有声

特朗普大概也没料到,中国会这么干脆地“掀桌子”。他原本想靠关税战逼中国让步,维护美国主导的旧秩序,可中国直接顺水推舟,既然要断钩就彻底断,看谁更离不开谁。现在他拿地沟油说事,与其说是施压,不如说是无奈的宣泄——既想告诉选民“我还在对抗中国”,又掩盖不了自己在经贸博弈中节节败退的事实。

说到底,这个时代早就不是美国说了算的单极世界了。中国靠供应链能力、科技创新和市场规模,已经成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博弈的主动权早就悄悄转移了。特朗普的“新打法”看着热闹,实则是黔驴技穷的表现,真要继续折腾下去,最后只会让美国自己吃更多亏。毕竟外交也好,贸易也罢,靠威胁和表演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