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排行榜 2025年10月08日 04:40 1 admin

俄媒又来“操心”咱中国了!

2023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文称,如果台海开打,中国可能被多国围攻,还说解放军海军得面对11种导弹的饱和攻击。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扯上金融制裁,妄言西方会把中国踢出SWIFT。这番推测听着唬人,但真有那么简单吗?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2023 年 6 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引用中国科学家模拟的解放军海军作战场景指出,冲突强度从简单到复杂可分为五个等级,最严峻的局面下,解放军或将面对以美国为首的 “蓝盟” 围攻。

从模拟盘中出现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不难推断,这一联盟核心力量来自美国,而结合中国周边局势,台海、南海若出现摩擦,“台湾当局”、菲律宾可能直接卷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存在加入战局的可能性,印度因对藏南地区的觊觎也被视为潜在不稳定因素,欧洲则可能追随美国采取干扰行动。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这一推演中提及的 “围攻” 并非仅指军事层面的直接对抗。俄媒曾具体描述,台海若爆发冲突,解放军可能面临 11 种导弹的饱和攻击,涵盖美国 “标准 - 6” 舰空导弹、日本 12 式反舰导弹、澳大利亚 “海军打击导弹” 等多国现役装备。

但单纯罗列武器型号的分析,显然忽略了中国已构建的多层次防御体系。公开信息显示,解放军的岸基防御力量中,东风 - 21D、东风 - 26 反舰弹道导弹具备打击移动航母的能力,2023 年国防部发布的训练视频证实,这类武器已完成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精准打击演练。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海上力量方面,2023 年 6 月辽宁舰与山东舰首次同时进入西太平洋演训,形成双航母作战体系雏形,配合 055 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 - 21 高超音速导弹,可对数千公里内目标实施威慑。

电子战能力的加持更让防御网愈发严密,军事专家兵棋推演数据显示,台海周边 500 公里防御圈内,解放军对来袭导弹的拦截率可达到 70% 以上,所谓 “饱和攻击” 的实际效能将大幅折扣。

更关键的是,台海作为中国近海,解放军可依托岸基火力、空中力量与海上编队形成立体防御网络,这与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外线作战环境存在本质区别。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俄罗斯媒体的报道虽在军事推演上存在现实偏差,却间接指向了一个核心判断: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并非战争本身,而是长期化、复合型的非传统安全压力。这种压力的核心载体,是美国主导的 “脱钩断链” 策略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

自 2018 年 5 月 “脱钩” 一词在美国学术界和智库文献中出现后,特朗普政府时期该政策逐渐升级为对华 “基本国策”,从贸易战延伸至科技战,进而覆盖金融投资、人员交流等多个领域。

其本质是通过人为打破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将中国规锁在产业链中低端,以确保美国的绝对技术优势与供应链权力地位。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在科技领域,美国的封锁手段不断升级。通过《出口管制改革法案》《出口管制条例》等法规,美国对 “新兴技术” 相关的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出口实施严格约束。

2022 年 8 月颁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更是明确将 “对付中国” 作为核心目标,一边通过财政补贴力促半导体产业链回迁美国,一边发布对先进半导体及制造设备的出口限制。

为形成封锁合力,美国还推动组建 “芯片四方联盟”,拒绝向中国提供高端芯片、半导体材料和制造设备,并通过 “印太经济框架”“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 等多边机制,在芯片、关键矿物等领域构建排除中国的合作规则,试图重构 “去中国化” 的全球供应链格局。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这种技术封锁已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形成实质性阻碍,某半导体企业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其先进制程芯片进口量同比下降 42%,研发进度因设备短缺被迫延迟。

贸易与产业领域的 “去中国化” 同样步步紧逼。拜登政府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提供高达 3690 亿美元补贴,支持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但其中 9 项税收优惠均以 “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生产销售” 为前提,变相胁迫企业将产业链迁出中国。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2024 年 8 月出台的《全美国国旗法案》更是将贸易保护主义推向极致,规定美国政府采购的国旗必须本土制造 —— 而在此之前,美国市场上的国旗主要产自中国,其针对性不言而喻。这种政策已开始显现效果,2024 年中国对美出口的轻工制品同比下降 18%,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迫向东南亚转移,短期内造成局部地区就业压力上升。

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俄媒曾妄言西方会效仿俄乌冲突模式,将中国踢出 SWIFT 系统、冻结外汇储备并加征高额关税,断言这种 “组合拳” 将导致中国供应链中断、失业率激增。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尽管这一推测忽略了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体量和全球供应链中的不同定位 —— 中国作为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与全球经济深度绑定,将其踢出 SWIFT 对各国金融系统都会造成冲击,但美国的相关动作已显露端倪。

2024 年以来,美国多次施压盟友将中国金融机构纳入 “高风险名单”,限制对华跨境资金流动,部分国际金融机构因担心制裁风险,已开始缩减与中资企业的合作规模。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面对这些超越传统战争的挑战,中国的应对已逐渐形成体系。在科技领域,2024 年国内芯片自给率较三年前提升 15 个百分点,多个国产替代项目实现突破;供应链方面,通过深化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合作,2024 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比提升至 15.8%,有效对冲了对美欧市场的依赖。

俄媒: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对中国而言,最危险的不是战争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曾明确表示,“脱钩断链” 不利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新加坡前副外长比拉哈里・考西坎也指出,中美作为全球体系中 “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部分,脱钩的代价对两国乃至全球都极为高昂。这些国际共识,或许正是破解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关键所在。

官方信源及链接

  1.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相关报道衍生内容:http://www.shurl.cc/ee76778fe561f47aef35f6eb956c4596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