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这一趋势将会带来新风口

排行榜 2025年10月01日 17:21 1 cc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这一趋势将会带来新风口

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当你还在想着是去泰国、新加坡、又或者是日本旅游的时候,一股反向的旅游热潮正以惊人速度席卷而来——各国老外们正用脚投票,把中国选为最新旅游热门目的地。”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这一趋势将会带来新风口

说一个令你大吃一惊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中国已累计接待超过2000万外国人免签入境,这一数字已逼近2024年全年总数。更令人惊讶的是,仅上半年免签入境人数就达1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3.9%。怎么样,是不是很诧异?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这数据的时候也有点不相信,增长的实在是太快了。一边是我们对“老外增多”无感,一边是入境游数据猛增——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经济信号?

先分析一个情况:为何我们感受不到老外游客在增多呢?

答案可能让你意外:这2500万老外并非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超过80%的入境游客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八大热门城市,而且他们的活动范围多局限于国际机场、高端酒店、核心商圈和著名景区。如果你不常出入这些区域,便很容易产生“街上没什么外国人”的印象。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这一趋势将会带来新风口

更关键的是,如今的入境游已经告别了“大巴车拉着逛景点”的传统模式。免签政策推动入境旅游进入“理由多样化”的新阶段,商务出差、探亲访友、学术交流等目的构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隐形客流”。他们不像传统旅行团那样显眼,却以实际行动拉动着本地消费。

这笔经济账有多可观? 北京前7个月入境游客就贡献了37.8亿美元的旅游消费。而离境退税数据更是暴涨:今年1-8月,北京两大机场离境退税申请单总金额达8.32亿元,同比增长92.77%。这些“隐形游客”正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力量。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这一趋势将会带来新风口

接下来请你思考一下:老外入境游的热度为何在此时爆发了?

要知道,这种入境游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集中体现。签证便利化是吸引游客的第一步。截至2025年8月,中国已对47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与29国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55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这些措施大幅降低了入境的“制度成本”。

但政策不止于签证。支付便利化、多语种服务、离境退税等配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已超过1万家,是2024年年底的3倍。庐山景区设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为外国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杭州、西安等地则推出文化体验活动,让外国游客能深度感受中华文化。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这一趋势将会带来新风口

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让“过境游”升级为“深度游”。以山西为例,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成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新增口岸后,外国游客有更充足的时间探索当地约2.8万处古建筑。这种深度体验不仅延长了停留时间,更提升了消费质量。

猜猜看,这些老外们更喜欢去我们国家的哪些地方?

其实从数据来看,不同国家的游客对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偏好,大致形成了一幅精细的客流地图:

东南亚游客是复苏最快的群体,尤其是马来西亚和泰国表现突出。他们偏好气候适宜、文化亲近的昆明、厦门等地,甚至出现“周末到中国”的短途跨境旅游新模式。

日韩游客作为传统主力,韩国稳居来华外国游客最大来源国。他们偏好青岛、大连等距离近、航线密集的城市,对熊猫情有独钟——日本前往四川的“熊猫朝圣之旅”旅行团,从2024年的不足50个猛增至2025年的180多个。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这一趋势将会带来新风口

欧美游客虽然恢复较慢,但消费力强、停留时间长。他们更倾向于跨城市的长线旅游,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体验有浓厚兴趣。

当然,除此之外,一些小众城市也因此受益。比如说吉林珲春在俄罗斯节假日期间,接待的俄罗斯人数量超过中国任何一座城市;浙江义乌、新疆伊宁等地的外籍游客机票预订量增长了两倍以上。

那么这种入境游所带来的万亿机遇:哪些行业将会受益呢?

让我从一个财经博主的视角来告诉你,目前我们中国入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目前仅约0.5%,远低于国际市场1%至3%的平均水平。若能达到1%-2%的国际可比水平,将意味着约1万亿至2万亿元的潜在市场增量,这一机遇巨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这一趋势将会带来新风口

零售与文创领域将直接受益,3C电子、非粹文创等国货借退稅政策出海。文旅融合板块,“文化+消费”、“体育+消费”等跨界融合场景将更受青睐。服务配套行业,如跨境支付、多语种服务、智慧商圈建设等领域,将随着消费人流增长持续受益。

中小企业在这场浪潮中同样大有可为。入境游客需求多样且个性化,深度体验要求差异显著。中小平台若专注特定客群或深耕某座城市的特色线路,往往能提供更精准的服务,还能避免价格内卷。

所以说,接下来搞实体的朋友们,大可以抓住这种趋势与风口,做一些相关的产业布局。不过最后我还是想抛给大家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是一位旅游创业者,会如何抓住这波2500万老外带来的商机?是做深度文化体验,还是解决他们支付、翻译的痛点?我是陆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