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选举在即,郑丽文在“九二共识”后加了四个字,不是“一中各表”

排行榜 2025年09月26日 04:43 1 cc
选举在即,郑丽文在“九二共识”后加了四个字,不是“一中各表”

前几天,国民党主席选举电视辩论刚一拉开序幕,郑丽文就抛出一句让两岸政策圈炸锅的话:“九二共识,与时俱进。”四个字。

这不仅是措辞的更新,更是一场关于国民党路线走向、两岸关系底线、岛内政治生存空间的公开试探。在民进党步步紧逼、年轻选票不断流失的当下,郑丽文试图以“语言创新”开辟中间路线,但这招“文字游戏”,能否真的躲过风暴?还是一脚踏进红线?

九二共识的“老屋修缮”?历史渊源与现实挑战

“九二共识”这栋房子,建成于1992年,墙体是“一个中国原则”,屋顶则允许“表述不同”。当年两岸代表在香港碰面,没有白纸黑字的协议,但都默认了一个基本点:两岸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至于谁代表中国,各说各话,先谈再说。这就是后来国民党加上的“一中各表”定位。

这个模糊的共识,曾撑起两岸十几年的和平对话。但进到2020年代,北京已明确拒绝“各表”概念,认为这变相制造“两个中国”;而岛内民众,尤其年轻人,对“统一”二字越来越警惕,“中国认同”持续下滑。于是,“九二共识”既不讨好大陆,也难赢得选票,成了国民党每次选举前的“烫手山芋”。

选举在即,郑丽文在“九二共识”后加了四个字,不是“一中各表”

郑丽文的“与时俱进”,就是在这个尴尬时刻,对老房子进行一次“语言翻新”。她说:“九二共识就是与时俱进,不是停留在历史。”听上去温和,但实质上是去掉了国民党赖以定位的“一中各表”,也模糊了对‘一个中国’的实际承认。大陆是否会接受这种“遮遮掩掩”?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据新华社报道,国台办回应表示:“我们坚持‘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一个中国,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也不接受‘与时俱进’式的偷换概念。”话说得不重,但毫不含糊。这说明,在北京眼中,“九二共识”能商量的空间越来越小,谁想动这根“地基”,都得掂量后果。

选举在即,郑丽文在“九二共识”后加了四个字,不是“一中各表”

国民党路线分裂:“一个政党,三种声音”的博弈

郑丽文这次“改词”,引发了党内路线的大碰撞。在9月20日辩论现场,张亚中主张“和平统一”,郝龙斌坚持“一中各表”,郑丽文则自立一派“与时俱进”,三人同台,三个方向。这不是正常的政策讨论,而是国民党长期战略定位失焦的缩影。

张亚中的路线最“直球”,他在辩论中喊话:“九二共识就是要走向统一。”这在岛内几乎等同政治自杀,但在大陆眼中,是最对口的说法。郝龙斌则扮演“传统派”,坚守“一中各表”,他认为这是两岸对话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国民党的历史责任。

选举在即,郑丽文在“九二共识”后加了四个字,不是“一中各表”

张亚中

问题是,选票不会只看历史责任。郑丽文显然看准了年轻选民对“统一”字眼的天然排斥,又不敢直接跳到民进党的“台独”立场,于是选择语义模糊的中间路线。

她在后续媒体座谈中强调:“与时俱进不是抛弃九二共识,而是让它继续有对话空间。”这话听起来合理,但问题在于,北京要的不是“空间”,是“承认”。

据《联合报》分析,郑丽文是在玩一场“不可能三角”:一边要安抚年轻选民,一边不触碰大陆底线,还得应对美国的战略布局。这种三方平衡,若没有清晰的路线,就容易滑向“战略自我矛盾”。而国民党此时最大的危机,正是“说不清、立不稳、走不动”。

大陆的警觉不难理解。当前两岸互动已从“交流期”进入“对峙期”,任何模糊表述都可能被视作政治试探。而一旦国民党自废“一个中国”立场,大陆将失去与其对话的基础,岛内也将彻底失去维持两岸和平的最后一块“缓冲垫”。

选举在即,郑丽文在“九二共识”后加了四个字,不是“一中各表”

词语博弈背后的台海未来:清晰胜于模糊

郑丽文的“与时俱进”,表面是说法的变化,实则是路线的重新包装。从选举战略看,这是一次试图用“软语言”吸引中间选民的尝试;从两岸关系看,则是一次对底线的探边。问题是,这样的探边,在当前的两岸与国际格局下,风险远大于收益。

大陆的立场一如既往明确:“九二共识”是基础,“一个中国”是底线,任何绕弯子的说法都不被接受。美国则在背后推波助澜,继续以“战略模糊”支撑“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但这种模糊已经开始被现实撕裂。岛内民意虽然复杂,但在信息透明时代,模糊战略越来越难自圆其说。

选举在即,郑丽文在“九二共识”后加了四个字,不是“一中各表”

国民党若不能在九二共识上找回话语权,就只能在每次选举中不断“调词换句”,却始终找不到一条能走到底的路。而“与时俱进”这四个字,若只是为了回避敏感问题、讨好选民,那它最终会变成“与现实脱节”。

郑丽文这一改,短期内或许能吸引一些中间票,但从长期看,语言策略终究挡不住地缘政治的巨浪。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模糊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清晰才是政治担当的起点。

郑丽文试图用四个字,打开一扇新门,但门后是风是雨,已不由她决定。两岸关系不缺“聪明说法”,缺的是清晰立场。在这场语言博弈中,谁在模糊边缘徘徊,谁就可能被现实边缘化。选战可以用包装赢一时,但台海的和平与稳定,从来赢不了侥幸。


信息来源:

国民党主席选举呈“三强鼎立” 马英九表态支持世代交替2025-09-19 08:24·台海网

得军系票者将胜出?港媒:国民党主席选举郝龙斌、郑丽文对决2025-09-22 06:46·海峡导报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