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装都不装了!特朗普在联合国痛骂全世界1小时,全程无一人敢阻止

排行榜 2025年09月25日 02:03 1 admin

一觉醒来,特朗普在联合国发言一小时,几乎骂遍全世界,另外两位总统却因所谓的超时而被闭麦,这是装都不装了?

装都不装了!特朗普在联合国痛骂全世界1小时,全程无一人敢阻止

当地时间 9 月 23 日,纽约联合国总部的会场里,两场发言划出了刺眼的反差:

特朗普站在台上,用 60 分钟批评联合国 “低效”、指责 “中印买俄能源加剧冲突”,甚至否认人为导致气候变化;

同一天,埃尔多安在巴勒斯坦问题会议上刚说 “以色列该停火”,5 分钟就没了声音,印尼总统聊东南亚能源安全超时 2 分钟,也被迫中断讲话。

联合国的发言规则,本该是各国平等说话的保障,可这场会议上的反差,却让人越看越疑惑,规则难道成了可拉可缩的橡皮筋?这种明摆着的区别对待,真能算 “巧合” 吗?

装都不装了!特朗普在联合国痛骂全世界1小时,全程无一人敢阻止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总统发言时长是 “15 分钟建议” 的 4 倍,内容满是争议,却没一个人上前提醒超时。

土耳其、印尼两位总统不过稍超时长,就被按 “规则” 断了麦克风,这样的对比,把国际舞台上的 “双标” 扒得干干净净。

要搞懂这场 “闭麦风波”,得先摸清联大规则的底。

对照 2025 年联合国官网的《联大会议程序指南》,会发现一个关键信息:联大从成立到现在,从来没有 “超时就闭麦” 的强制规定。

“15 分钟” 只是提高效率的建议,甚至专门设了灯光提醒,快到点的时候会亮黄灯,超时亮红灯,但全程不会直接断音。

装都不装了!特朗普在联合国痛骂全世界1小时,全程无一人敢阻止

历史上其实有现成的例子,1960 年卡斯特罗在联大讲了 4 小时 32 分钟,远超建议时长,却没被打断,这一直是联大尊重表达权的典型。

可到了 2025 年,规则的 “弹性” 怎么就只偏向美国?

特朗普演讲的时候,黄灯没亮过,也没有工作人员示意。

哪怕他在发言中骂遍了全世界,比如吹嘘自己独自结束了七场战争,而联合没有提供任何帮助,质疑联合国存在的目的,还宣称哪怕有150多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但他说这是少数就是少数等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他也照样能讲满 1 小时。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提及 “以色列停火”的话题之后,麦克风就没声了,大概说了5 分钟吧,主办方说是 “超时自动关麦”,可为什么特朗普超时就没事?

更离谱的是印尼总统才超 2 分钟,麦克风就哑了,最后只能靠书面材料补全观点。

装都不装了!特朗普在联合国痛骂全世界1小时,全程无一人敢阻止

这种 “双标”,恐怕不是临时意外。

扒一扒联大规则的演变,就能清楚看到 “平等让位于权力” 的轨迹。

20 世纪 50 年代联大刚成立时,“主权平等” 的理念还很实,规则里没设时长限制,中小国家代表哪怕讲得久,也能把立场说透。

当时印度、埃及代表就经常靠长篇发言推殖民地独立,帮民族解放运动发声。

到了 70 年代冷战中期,参会国家多了,联大为不耽误进程,才加了 “15 分钟建议时长”,但执行的时候很中立,尼克松、勃列日涅夫都曾发言超时,并没有被“闭麦”,强行中断发言。

结果进入 21 世纪,尤其是近 10 年,这些规则好像开始 “看人下菜碟”了。

装都不装了!特朗普在联合国痛骂全世界1小时,全程无一人敢阻止

2023 年冯德莱恩讲了 22 分钟,2024 年马克龙讲 25 分钟,全程没人提醒。

反观发展中国家,2024 年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超时 3 分钟就被闭麦,今年年初,巴西总统卢拉也因超时被迫缩短发言。

为什么会这样?这或许和美国对联合国的 “隐性操控” 脱不了关系。

作为总部所在国,美国的特权很明显,既能影响秘书处人事,还总用拖欠会费施压。

联合国 2025 年 8 月的《会费报告》显示,特朗普上任之后,美国没有支付任何资金,目前还欠 12.7 亿美元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可联大核心议题,却经常被美国主导。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用 “规则” 打压不同立场的国家了。

2015 年,朝鲜代表骂美国单边制裁,麦克风被关;2020 年,伊朗代表谴责美国退伊核协议,也遇到了 “技术故障”。

装都不装了!特朗普在联合国痛骂全世界1小时,全程无一人敢阻止

这些事情凑在一起,很难不让人觉得,联大规则早已不是 “一视同仁” 的准则,更像霸权国家的工具。

立场一致的,破了规则也能 “通融”;立场相悖的,稍越界就 “严格执法”。

土耳其、印尼的 “闭麦遭遇”,表面是 “超时违规” 的小插曲,可往深了想,其实是暴露了多边体系的大问题。

当规则没了公平性,权力能随便踩制度,联合国的公信力注定会被慢慢被耗光。

在9 月 24 日的发言中,瑞典外长指责特朗普的演讲违反宪章精神,可选择性的执行规则,比演讲本身更伤多边主义。

这话确实没说错。

如果 “双标” 一直持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多边机制失望,这可能会加速他们转而寻找区域合作的出路。

装都不装了!特朗普在联合国痛骂全世界1小时,全程无一人敢阻止

那样一来,本就乱的全球治理,会不会更糟糕呢?

其实国际舞台要的规则,不是 “看人下菜碟” 的灵活标准,而是 “一视同仁” 的底线。

只有让所有国家,不管强弱大小,都能在规则面前平等说话,联合国才能真扛起 “护和平、促发展” 的责任。

不然,所谓的多边主义,最后会变成霸权的 “遮羞布”,这该是每个关注国际事务的人,都得好好想的事。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