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高德突然宣布:每天白送1000万客流给线下店,商家沸腾了!

排行榜 2025年09月13日 06:32 2 cc

9月10日,高德地图在北京低调举行了一场只有半小时的发布会,却像一颗石子砸进线下服务业的深水区——“高德扫街榜”正式亮相。官方给出两个硬核数据:榜单完全基于真实到访行为生成,不做任何商业化合作;上线首日,即向全国餐饮、美容、洗车、宠物、零售等6000万家线下门店额外输送1000万消费者。消息一出,商家群、投资人圈、甚至竞品内部都炸开了锅:高德到底想干什么?

高德突然宣布:每天白送1000万客流给线下店,商家沸腾了!

一、把“地图”做成“流量”
过去,高德留给用户的最大印象是“导航工具”。但过去三年,其日活从1.2亿涨到2.8亿,用户每天打开次数高达6.5次,远超传统团购平台。高德发现,导航结束≠需求结束——用户到了目的地,还要吃饭、洗车、做指甲。于是,2023年内部启动“S级项目”扫街榜,核心只有一句话:让到店行为被看见,让好店被奖励。
技术路径并不神秘:基于北斗定位+Wi-Fi/蓝牙双重校验,用户真实到店停留超过3分钟,即被记为一次“信用到访”。连续30天、千万级样本汇总后,算法自动剔除刷单、误触、员工签到,形成“到店热度指数”,再按品类、片区、时段生成榜单。全程零人工干预,也不接受商家充值。

二、1000万客流的“水龙头”怎么拧开?
很多人第一反应:1000万是不是噱头?高德给出的测算模型显示:目前平台日均导航请求3.2亿次,其中5200万次明确以“到店消费”为终点。过去,这些需求被“导航结束”截断;现在,扫街榜直接在终点页插入“附近实时热度榜”,把原来“看一眼就关”的动作,变成“顺路去一趟”的转化。
实测数据显示,北京一家普通湘菜馆上线首日,榜单带来217个增量订单,相当于平时全天客流的28%;成都一家宠物洗澡店,下午3点被系统推上“实时飙升榜”,两小时内排号满到深夜。高德副总裁李晓兵说:“我们不生产需求,只是把原本就存在的暗需求,精准导流给供给端。”

三、商家零门槛,但“信用”只有一次生命
扫街榜对商家几乎零门槛:无需签约、无需缴费,只要真实存在即可被算法抓取。但“永不商业化”也意味着:没有竞价排名、没有钻石展位,一旦被发现刷单、诱导好评,直接永黑。
记者走访发现,杭州一家网红奶茶店曾找“地推团队”集中到店扫码,试图冲榜。系统通过“同一Wi-Fi下短时高频集中到店+轨迹异常”模型,24小时内将其打入“冷宫”,连续30天不再推荐。李晓兵提醒:“在高德,信用只能挣一次,毁掉却只要一天。”

四、线下服务业的“第三极”出现?
过去十年,线下店流量被团购、短视频两波浪潮重塑:第一波靠低价券,第二波靠内容种草。如今,高德用“真实到店”打开第三极——无需打折、无需拍视频,只要把时间花在产品和服务上,就能被看见。
对美团、抖音而言,高德此举无异于“降维打击”:平台不抽佣、不竞价,却把最精准的“到店意图”直接截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团购业务高管坦言:“我们让商家9块9割肉引流,高德却告诉商家‘你什么都不用做’,冲击可想而知。”

五、消费者得利,还是新的“信息茧房”?
有人担心:算法只推荐“最热闹”的店,会不会让小店更难出头?高德产品负责人回应,榜单设“飙升榜”“宝藏榜”“深夜榜”等20多个细分维度,刻意给“小而美”留位置。实测中,上海弄堂里一家只有8个座位的跷脚牛肉店,因连续一周晚市“翻台率第一”,被系统推上“宝藏榜”,老板笑称:“排队排到我怕,但终于不用给平台交佣金了。”

六、下一步,高德想做什么?
据内部人士透露,扫街榜只是高德“到店信用生态”的第一张牌。未来一年,高德将陆续开放“信用点餐”“信用排队”“信用租赁”等场景,目标把2.8亿导航用户全部转化为“到店消费者”。一旦跑通,中国6000万线下服务业将第一次拥有一个不抽佣、不竞价、却日活近3亿的“公域流量池”。

写在最后
高德用一张“永不商业化”的榜单,把线下服务业推向一场新竞速:当流量不再靠“买”,而靠“挣”,唯一能把顾客留下来的,只有产品和服务本身。正如李晓兵在发布会尾声说的那句话:“导航结束,生意才刚刚开始。”对千万线下商家而言,真正的比赛,今天才鸣枪。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