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排行榜 2025年09月01日 12:31 1 cc

眼下九三阅兵的日子越来越近,全国都在关注这场重大活动,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一起触及军事安全的事件。

最近,两名男子在阅兵军机训练时,私自操控无人机进行拍摄,被当场发现并抓获,这起事件要不是群众及时举报,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在消息传出后,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很多人都在追问:这两个人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央视报道

好奇心闯下的大祸

在北京一处关键的军事机场旁边,一场重量级的训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那是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举行的“九三阅兵”彩排。

空中战机呼啸掠过,地面方阵排得像尺子量过一样整齐,整个场面气势如山,壮观得像大片实景拍摄,为了确保安全,这片区域已经临时实行严格的空域管制,任何飞行器都不允许靠近,连风筝都别想放。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可偏偏就在这样的高压安保下,还是有人不安分,赵某一个自诩是“军事迷”的普通人,遇上了杨某,一个持有无人机飞手证的操控者,两人一合计,脑子一热,决定干件“大事”,用无人机去拍阅兵训练。

他们觉得能拍到第一手影像,将来发到网上,绝对能炸出一片掌声和流量,于是,两人带着无人机潜到机场附近,把设备调到最佳状态,还装上了高清摄像头。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无人机在低空一盘旋就是半个多小时,把新型战机的起降画得清清楚楚,连编队的飞行动作和节奏都被完整拍下来,在他们眼里,这些画面简直就是未来的“网红神作”,想着一发出去就能收割点赞和崇拜。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所谓的“炫耀素材”,在情报人员眼里可不是玩笑,而是妥妥的“情报宝库”,战机型号、飞行队形、起降规律,这些信息拼起来,足以推演出一支空军的战备情况和作战能力。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而且法律专家说得很明白:动机单纯,不等于后果轻微,《反间谍法》第28条写得清清楚楚,任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都要承担责任。

赵某和杨某也许真没想着搞情报,更没打算卖给谁,但他们的行为,客观上就已经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他们本来是为了“好玩”,可结果差点玩出大祸,也正是在好玩和玩完之间,有时候就差一步。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群众的眼睛就是“雷达”

幸好这次无人机事件并没有酿成更严重的后果,当天无人机在机场附近徘徊时,一位细心的市民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

这位市民察觉到不对劲,赶紧拨通了国家安全机关的12339举报电话,说军事机场旁边有架无人机看着特别可疑,飞行动作也怪得很,就这么一个电话,还真把可能出现的损失给拦下来了。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国安部门一接到举报,立马就着手调查,他们顺着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再结合现场拍到的视频,没一会儿就把赵某和杨某这俩人给揪出来了,之后,这俩人被依法处理了不仅交了行政罚款,手里的无人机也被暂时扣了下来。

再说说最先报警的那位市民,因为他提供的线索特别有用,按照《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拿到了5000块钱现金奖励,其实这钱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是对老百姓主动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肯定。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这件事也让人看清了一个现实:反无人机的技术虽然越来越先进,但要在城市高楼林立或者复杂地形中做到百分百防范,依然很难,仍然存在盲点。

另一方面,很多无人机操控者过度依赖APP上的“禁飞区提醒”,却常常忽视政府临时发布的空域管制通知,结果就是,明明技术上有提醒,但人自己没长心,还是闯进了红区,靠技术手段防控,并不能把所有风险都杜绝。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所以人力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通过12339热线举报的涉间谍线索比上一年多了37%,其中将近一半都和无人机或异常拍摄行为有关。

也就是说,很多潜在的风险,都是被普通人先发现的,那5000块钱的奖励,不光是鼓励一个人,更是告诉所有人:国家安全不只是机关的事,而是大家共同守护的事。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未来的防御一定会是“技防和人防”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实名登记、飞行预警、自动干扰等技术,从源头堵住漏洞。

同时还要依靠群众的眼睛,去发现那些技术盲区里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织出一张又密又牢的安全大网。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现在无人机越来越常见了,本来这是科技带来的方便,拍风景、送快递、给农田打药都能用得上,可跟着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把这些风险管住,国家在法律上也是一步步把要求提得更严。

2024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实施,明确规定:只要无人机重量超过250克,就必须实名登记,而重量在7公斤以上的无人机,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才行。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除此之外,各地也出台了配套法规,比如北京的《中轴线申遗保护条例》,直接把重点区域划为禁飞区,谁也不能拿无人机在那乱飞,过去模糊不清的地带,正在被一条条法律条款收紧。

不过,法律再细,也只能管到最基本的红线,它是强制性的“笼子”,能约束人,但没法替每个人时刻看管,真正能守住安全的,是大家心里的那口“警钟”。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几年前的卫某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开始他只是因为兴趣在网上发点设备照片,没当回事,结果被境外间谍一步步套牢,最后触碰了国家秘密,被判了无期徒刑,所谓“只是玩玩”的念头,最后让自己整个人生都报废。

如今国家安全已经不是军人和警察的事,而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我们不再是被动的看客,而是主动参与的守护者,尤其是无人机飞手、摄影爱好者和年轻学生,更要学会辨别边界,清楚什么地方能拍,什么地方绝对不能碰。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如果缺乏这种意识,很可能因为一时好奇惹来麻烦,相反,只要多长点心,不仅能避免风险,还能在关键时刻变成国家安全的帮手。

这次阅兵训练场附近那架无人机的插曲,给大家敲了一次警钟,它不是一件“小打小闹”的违规飞行,而是提醒我们:当科技走到普通人手里,安全的边界也必须重新划清。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要知道,战机的动作细节、阅兵的编队规律,哪怕只是一个短视频,落到心怀不轨的人手里,就可能被利用,而我们守护这些不只是为了仪式感和场面,而是守护我们的家园和未来。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要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应该有一块自设的“禁飞区”,那代表着对规则的敬畏,对法律的遵守,也是作为公民最基本的责任和承诺,科技能给生活加分,但绝不能变成威胁安全的工具。

信息来源

红网2025.08.29《2人多次在军事敏感区飞无人机,违规拍摄阅兵军机训练,被行政处罚》

青瞳视角2025.08.20《两人被处理!北京警方:无人机“黑飞”违法必担责》

北京日报抖音官方微博2025.08.29

平安北京朝阳2023.07.03《明年1月1日起施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公布!》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又有2名间谍现身?93阅兵军机训练期间,我国军事机密险遭泄露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