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阅兵再传好消息,访华无门的特朗普竟要对华下狠手?

排行榜 2025年08月14日 05:51 2 cc

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放话,特朗普正在考虑对华加征关税,用来“警告”中国不要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不久前美方还在强调,担心对华搞二级制裁,会把刚刚有点温度的中美经贸谈判冻回冰点。转眼又要抡起关税大棒,这翻脸速度,真叫人摸不着头绪。

这事的驱动力不复杂,两个信号摆在台面上。

一个直观的理由,还是能源。中美打关税仗后,中国按下了和美方能源合作的“减速键”。有说法称,到6月相关贸易数据几乎接近于零。国内一边加快调整能源供应链,一边加大从俄罗斯、沙特、伊拉克的进口,比起前几年,现在这条链条更稳了。反倒是美国那边,产得多,卖不动,库存压力像雪球。行业里有句老话,油在罐里躺着也要钱,这是真急了。

阅兵再传好消息,访华无门的特朗普竟要对华下狠手?

美国能源产业背后是谁,不用多说。那是特朗普的票仓、钱包、圈子。油卖得出去,就是就业、就是利润、就是选举资源。卖不出去,就是连环压。过去几年,美国页岩油刷新产量纪录,可没了中国这个大买家,盘子立不稳。怎么办?找人接盘。欧盟被点名拉单子,传出被要求采购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数字很硬,目标也很清楚,把贸易逆差往回填,让美企把钱袋子鼓起来。

可这还不够。得继续往外逼。俄罗斯能源哪里卖得好,就向那边施压。印度被拎出来,放话要在某个节点前给个答复,否则面临25%惩罚性关税的威胁。这种敲打,明晃晃。下一步盯上了中国。万斯的表态,就是这股劲头的外化:别再买俄罗斯油了,不听劝,就掀桌子。

另一重考量,更像面子账。9月3日,中国要办大阅兵,这件事早就传遍全球。各路领导人陆续确认行程,国内也在忙准备。8月9日夜到9日凌晨,首次彩排已经走完流程。可美国这边,一直等不到邀请。特朗普心里哪能不打鼓。他自认是二战胜利国的代表,自认跟中国“关系不错”,那一天没他,台下台上都尴尬。更糟的是,他一度相信六月那通电话里,自己拿到了邀约。日子一天天逼近,邀请迟迟没影,这口气有人就咽不下,便想着“敲一敲”。

关税,就是他最顺手的一根棍。过往用了无数次,每回争端上升,就把它抡起来。熟悉的剧本:先放风,试水温;市场一晃,美方姿态再收紧;对手表态强硬,谈判桌上换筹码。老把戏,却屡试不爽。只不过,对中国,这套已经不新鲜。中方早就说得很清楚,中俄能源合作是正常商业行为,会按自身利益和能源安全来安排。也多次用行动表明,面对无理施压,反制不手软,而且说到做到。美方完全清楚这一点。

阅兵再传好消息,访华无门的特朗普竟要对华下狠手?

这回还真有可能“破罐破摔”。一方面,美方担心二级制裁伤害谈判进程,可能源这头拖不起。美国国内的库存、订单、产线、市价,一环扣一环,背后的利益群体天天催进度。另一方面,特朗普如果认定访华无望,面子挂不住,也会想找个抓手“出手示意”。消息放出来,既是对国内喊话,也是对外试探。变数在那儿,但方向不难看出。

关税真抡下去,先看贸易账。对华加税,看上去是掐中国脖子,现实里,进口方、下游企业和消费者先疼。过去几年这点不新鲜。关税不是天上掉的罚单,落地就是成本,绕一圈,又回到通胀、就业、消费力这些敏感处。能源更特殊,牵动的是运输、制造、化工、农业,链条很长。油价、运费一动,连带的是货架上的每一袋面粉、每一罐润滑油、每一道电费账单。

再看中国的应对。供应链已经多元化,俄罗斯、沙特、伊拉克的份额靠前,运输和结算都在优化。就算美方把关税加码,中国也有腾挪空间。更别忘了,反制手段并不只在能源一项。中美经贸盘子大,变量多,回击的工具箱也不少。过去几轮都已经摆过姿态,该疼的人人有份,谁都记得那滋味。

二级制裁这根线,一旦轻易拉开,会把和中国做生意的第三方也拖下水。这可不是对着一个国家出手,是在全球供应链里撒网。愿不愿意跟,美国传统盟友也要掂量掂量。欧洲已经被要求大手笔买美能源,可自身工业能不能消化、价格能不能承受、绿色转型的目标会不会被打乱,这些问题一个都绕不开。更别说企业的商业判断,未必愿意用政治命令替代市场逻辑。

关税威胁这招,中方早就见怪不怪。与其一次次把市场拽进“要不要加税”的情绪旋涡,不如坐下来谈,拿出能落地的方案,把具体清单摆出来,把时间表对上。谁让步、让到哪、换什么回报,写清楚,别靠话术吊胃口。

阅兵再传好消息,访华无门的特朗普竟要对华下狠手?

中方多次强调,中俄能源合作是正常商业合作,会基于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这话听起来平静,实际很坚决。谁掌控船期、谁掌控结算、谁掌控关键运输通道,背后全是国力较量。指望一句关税威胁就让对手改航线、换上游,不现实。

市场的直觉很灵。风声一起,相关板块就会波动。贸易商会观望,船东会犹豫,金融机构会收紧敞口,合同谈判会加保价条款。闹哄哄过后,大家还得回到桌边,看合同、看装期、看港口窗口期。政治给的压力,再大也得落到一张张提单上。撬动真实交易的,是价格和保障,不是怒气。

关税不是万能钥匙。它能制造噪音,能制造恐慌,也能在短期内换来某种谈判筹码。可要想构建一套稳定的经贸关系,要的不是一次次的“震慑”,而是可执行的规则、透明的预期、可持续的利益结构。动不动就抡大棒,短期看像是强势,长期看是信用折损。

中方对这种威胁不陌生,也不怕。该谈就谈,该斗就斗。人家心里有谱。想用关税逼迫中国改变正常的能源合作路径,难。真要硬来,那就各凭本事,各自承担后果。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