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大家熟悉的他早已逝世,一天吃十几片止疼药,去世半年才知道

排行榜 2025年08月07日 13:50 1 cc
大家熟悉的他早已逝世,一天吃十几片止疼药,去世半年才知道

樊志起,1955年9月8日出生在北京,那时候北京还是老样子,四合院多,生活简单。他从小就对艺术感兴趣,家里人也没反对,让他试着往这方面走。他长大后想考艺术学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都试了,还投了军队的文工团,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可惜都没中选。之后,樊志起选择了干点别的养活自己,开舞蹈班教人跳舞,还在乐队里打架子鼓挣钱。这些活儿让他保持了对艺术的接触,也攒了点经验。

到1983年,他28岁了,终于有个机会。央视拍短剧《无名的花》,朋友推荐他去试镜,结果中了,还拿了主角。这部戏让他进了圈子,导演觉得他有潜力,又介绍他去别的剧组。从那以后,他一步步接戏,慢慢在演艺界站稳脚跟。他长得端正,适合演正派中年人,尤其是历史剧里的角色。1989年,他演了《庄妃轶事》里的多尔衮,这部戏让他拿了第二届“东北风”杯最佳男配角奖。奖项对他来说是肯定,但更重要的是角色本身。他在剧里把多尔衮的复杂性演出来了,观众看后记住那个形象。

1991年,央视为纪念岳飞遇害850周年拍了《满江红》,樊志起演岳飞。这部戏影响力大,到现在还有人看。他把岳飞的刚正演得让人信服。接着1992到1993年,他加入《三国演义》剧组,演蜀汉将军姜维。这可能是他最出名的角色了,姜维的忠义和悲壮,他把握得准,观众一看就觉得对味。1994年,他演了《昌晋源票号》,这部剧后来拿了第15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他在里面演关键人物,贡献不小。

大家熟悉的他早已逝世,一天吃十几片止疼药,去世半年才知道

1995年,他参演《黄齐生与王若飞》,演王若飞,这部戏获了第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进入2000年后,他的戏更多了。2001年演《不惑之年》里的刘树生,这剧拿了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连续剧奖。2002年和吴刚合作《祥符春秋》,演石俊卿。2003年这部戏获第23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2004年,他演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里的刘熙,还演了《强渡嘉陵江》里的徐向前。2005年参演《争霸传奇》里的吴子胥,和陈坤、马德钟搭戏。他总是在历史剧里发力,因为他适合那种稳重感。

2006年,他和林心如合作《大理公主》,演段沐海。同年还演了《罪之缘》里的陶景文。2007年,赵宝刚导演的《夜幕下的哈尔滨》里,他演卢运启,和沙溢合作。还有《我们生活的年代》里的赵振庭。2008年,和杨立新合作《漕运码头》里的徐良年,还演了电影《遥远的诺邓》里的黄乃吉,这片子2010年拿了第15届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叙事电影奖。2009年,他演了《内线》里的张驰,导演是尤小刚。同年还演了电影《秀水街》里的李大民,和《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他一生拍了上百部戏,常和王扶林、尤小刚这些导演合作。

大家熟悉的他早已逝世,一天吃十几片止疼药,去世半年才知道

樊志起没上过正规表演学校,但靠自学和经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拍戏认真,下了戏还研究剧本,琢磨角色细节。他喜欢帮新人,年轻演员问他问题,他总耐心指点,不摆架子,一起讨论怎么演好。他觉得地位不重要,角色演好才关键。

2010年年初,樊志起在博客上说身体有点问题,要休息几天,但没细说。他怕粉丝担心,继续拍《内线》。其实那时他已经查出癌症晚期,具体是胃癌。他每天吃十几片止痛药来缓解疼,坚持去片场。剧组里没人知道他的情况,他瞒着大家。

他和导演尤小刚有过分歧,那天他想请假,但尤小刚不同意,两人争了会儿,他还是妥协了。拍完后回家,几个小时后就走了。2010年4月18日,他因癌症去世,55岁。他的离世很低调,没马上公布。直到10月,尤小刚在公开场合证实了这事,大家才知道。消息一出,观众很震惊,因为很多人还以为他健在。他的家属也没第一时间说,或许是为了私下处理。

大家熟悉的他早已逝世,一天吃十几片止疼药,去世半年才知道

樊志起一生没大红大紫,但角色深入人心。他从没考上学校,到自学成才,再到拍那么多戏,靠的是坚持。癌症来时,他选择完成最后一部戏,这点有争议,有人说太拼了,有人说敬业。为什么吃那么多止痛药?因为晚期癌细胞扩散,疼得受不了,但药只能暂缓。半年后消息传开,粉丝才反应过来,纷纷重看他的剧。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