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200余人的微信工作群里随意辱骂他人?法院判了!

排行榜 2025年07月14日 14:30 1 admin

水管漏水引发纠纷

一方群里语音辱骂

另一方气到失眠焦虑

几句谩骂,代价很大!


200余人的微信工作群里随意辱骂他人?法院判了!


从线下纠纷到线上辱骂


张某和王某因王某家中太阳能水管损坏漏水产生纠纷。2024年2月某天,张某在某村有200余人的微信工作群中通过语音形式对王某及其家人进行辱骂。随后,某村党支部书记组织双方调解,王某要求张某于微信工作群内公开赔礼道歉,后遭张某拒绝,王某向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起诉。


王某称,在遭到张某辱骂之后,自己有失眠、焦虑症状,服用了治疗相关症状的药物。且辱骂事件发生在春节期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该事件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及春节期间的公开活动。因此,王某估算并主张了精神损害赔偿金,请求法院判令张某在某村微信工作群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


200余人的微信工作群里随意辱骂他人?法院判了!


法院:应赔礼道歉

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与张某因生活事务产生纠纷,本应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进行解决,而张某却在双方共同所在的包含广大村民的微信群内,发布谩骂王某的内容,影响范围较广,侵犯了王某的名誉权,对此应当承担向王某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张某的过错程度和侵权行为的具体细节、后果影响,王某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于法有据,数额合理。依法判决张某在某村微信工作群向王某公开道歉,并向王某给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


法官:微信群发言应谨慎

辱骂他人或担责


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随意骂人、损毁他人名誉,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责任的认定会结合过错程度、行为细节、后果严重性、社会影响等多维度因素综合考量。


第一,是否存在主观恶意是过错程度认定的核心,故意侵权的需承担较重责任,明显未尽合理核实义务的重大过失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一般注意义务缺失的轻微过失可酌情减轻或免除责任。第二,侵权的手段与内容是考察的关键,需根据证据材料,结合信息传播方式、内容性质、手段场合等方面考察侵权程度,以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第三,社会影响方面,若侵权行为引发公共舆情、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侵权人可能面临行政或刑事处罚。

来源:CCTV今日说法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