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谈判结束,中方离开瑞士,临走前美方送出9个字,特朗普作出选择

排行榜 2025年05月13日 00:50 2 admin

中美贸易谈判结束,中方代表团离开瑞士,临走前美方送出9个字,而特朗普也做出了选择。那么,此次谈判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其又可能会有怎样的后续?

5月10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会谈。5月11日,中美经贸会谈落下帷幕。随着行程结束,中方代表团离开瑞士,但这场历时两天、累计超过16小时的闭门磋商,却在全球经贸格局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谈判结束,中方离开瑞士,临走前美方送出9个字,特朗普作出选择

要知道,自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商品加征145%的“对等关税”以来,中美贸易摩擦迅速升级。美国西海岸港口货运量暴跌、企业成本激增、消费者物价上涨等问题集中爆发。数据显示,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货运量较正常水平下降35%至40%,西雅图港甚至出现“零货船抵港”的罕见现象。

与此同时,中国精准反制措施让美国共和党关键州的汽车、能源、农产品等产业遭受打击。中方的策略始终是“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既不主动挑衅,也不畏惧施压。这种背景下,美方从最初高调宣称“等中方电话”到主动请求谈判,态度发生180度转变,于是才有了此次磋商谈判。

据报道,此次谈判持续了超过16小时,从白天谈到深夜。直到北京时间凌晨3点,中方代表团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谈判情况,用5个字概括成果:“实质性进展”。这句话不复杂,但含义分量十足,它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对话不再是空谈,已经开始向务实迈进。

而在中方代表团离开前,美方则是用9个字给出了总结:“中方谈判人员很强硬”。这不是指责,而更像是一种承认。这9个字,是美方谈判代表格里尔在会后接受采访时亲口说出的,他坦言,中方在关键问题上的态度非常坚决,尤其在关税政策和市场准入方面,毫不妥协。这也是中方在过去多年经贸博弈中一贯的态度——谈可以,但必须平等;合作没问题,但不能强迫。

谈判结束,中方离开瑞士,临走前美方送出9个字,特朗普作出选择

会谈结束的几个小时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对外宣布,中美在此次谈判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他还补充说,特朗普已经全面了解谈判内容,将于12日对外发表进一步说明。由此可见,尽管分歧仍在,但中美双方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尤其是美方,在高压通胀和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主动缓和的意愿变得更加明显。

事实上,特朗普已经做出了选择,从推迟90天、到对某些电子类产品的关税进行“临时豁免”、再到向中方喊话希望重启对话,最显著的是,特朗普承认考虑下调对华关税,其显然已经下定决心——不能再硬扛下去。这场中美之间的关税对抗,不可能长期拉扯,否则,别说中国,美国先要“遭殃”。

从宏观角度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经贸关系本就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而应该是互利共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达5500亿美元,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低廉,直接降低了美国通胀压力。

而中国也从美方进口大量高端制造设备、芯片原料、农产品等,这种互补性决定了中美经贸关系不可能长期脱钩。更何况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高度融合的背景下,搞贸易壁垒只会两败俱伤。

谈判结束,中方离开瑞士,临走前美方送出9个字,特朗普作出选择

不过,此次谈判虽说开了个好头,但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持续推进,以及美方能否履行承诺。中国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只要本着平等互利、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态度,谈什么都可以;但如果美方动不动就搞施压、搞胁迫,中方不会接受。

更何况,历史教训显示,2018年中美曾达成贸易战“停火协议”,但美方两个月后单方面撕毁承诺。此次谈判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称“全面重启谈判”,却未提及具体让步,这也难免会引发对美方诚意的质疑。

总之,目前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会因为一次谈判就彻底解决,尤其是在高科技、金融、安全等领域,分歧仍然存在。未来能否持续推进合作,关键在于美方能否真正转变态度,不再频繁使用极端手段来博弈。

谈判结束,中方离开瑞士,临走前美方送出9个字,特朗普作出选择

而这场中美谈判,表面上是经济博弈,实质上是利益和现实的平衡,在全球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中美不再对抗,是全世界都乐见的方向。下一步,就看美方能否守信,推动中美关系走上更稳定、理性的轨道。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