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排行榜 2025年05月04日 16:33 9 cc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就是2025年5月5日了,我们将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名为“立夏节气”。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第7个节气,同样也是古时的“四时八节”之一,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此后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所谓“立夏看夏”,进入立夏,大多农作物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例如冬小麦处于扬花灌浆期,油菜也将近成熟,此时农作物的收成情况已经能看出了一个大概,因此,每当立夏节气到来,农民都会大概判断夏收农作物是否能丰收。

明日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正好是今年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按照干支纪年法来说,明天也是一个乙巳年辛巳月甲戌日,根据“建除十二日”择吉推算,明天立夏交节的日子,同样也是一个“执日”,其中“执”有着固执和执着的意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要过于固执,这样所执着的事情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因此,明日立夏是“执日”,在古人看来这也是一个“凶日”。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今年的立夏不一般,在交节时间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今年立夏交节的具体时间为2025年5月5日13时56分57,农历四月初八,不仅是“下午立夏”,同样还是“晚立夏”。

什么是“下午立夏”?

立夏交节的时间并非是一整日,而是有一个精确到秒的时间,但古人为了更方便的记录节气的日子,就把每个节气交节所在当日都标注为了这个节气,这也是为了更方便于历法的记载,像立夏节气就有“上午立夏”和“下午立夏”的说法。

老话说“上午立夏雨水多,下午立夏旱断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夏交节的具体时间在上午,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立夏后的降雨天气比较多,初夏时节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对于水分的需求较大,适当的降雨能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相反,如果立夏交节的具体时间在下午,那么这预示着立夏后的降雨天气会较少,随着天气开始炎热,地面水汽蒸发加快,如果长时间不下雨,很容易导致土壤出现干旱的情况,农作物的生长也将受到影响。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那么,什么又是“晚立夏”呢?

每年阳历5月5日或6日,太阳将会到达黄经45度,此时就是立夏交节的日子。相较于比较固定的阳历时间,立夏交节的农历时间就会有着较大的波动,这主要是受农历“置正”的影响。根据我们老祖宗的说法,如果立夏交节的日子在农历三月,那么称为“早立夏”;如果立夏交节的日子在农历四月,那么则为“晚立夏”。

农谚说“早立夏寒风起,晚立夏热死牛”,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夏交节的日子在农历三月,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立夏期间的天气就会比较寒冷,说明“冷空气”还未完全退散,这样的天气不仅不利于人们适应季节的转换,还会导致农作物因“积温”不足而出现干瘪的情况;反之,如果立夏交节的日子在农历四月,那么这预示着立夏期间的天气会比较炎热,甚至连忍耐力强的牛都无法忍受。当然,这里的“寒风起”和“热死牛”都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只为突出立夏期间天气“冷暖”的特点。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明日就是立夏交节的日子了,立夏不仅是重要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样也是春夏交替的关键节点,因此立夏这天有着很多的习俗和讲究,每当立夏将至,身边的老人就会提醒: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指的都是什么呢?建议了解一下。

1不理:理发不要理太短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从节气划分四季的角度来看,进入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正式开始,此时天气开始升温,变得越来越热,有些人为了凉快一些,可能就会选择把头发理的短一些,但进入立夏,头发也不要理的太短,这是为啥?

《黄帝内经》有云:"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在古人看来,头发是人体精血的延伸,立夏时节阳气升发,阳气开始外浮体表,人体毛孔舒张,气血运行加快,此时若将头发剃得过短,会直接导致头皮暴露于外,从而导致阳气外泄。此外,立夏后随着太阳的直射点北移,太阳的日照时长就会增加,如果头发理的过短,那么就会导致暑热直冲脑门,反而容易伤及根本。

那么,夏季理发留多短合适?根据研究表明,当头发长度低于2厘米时,蒸发速率提升40%,导致角质层过度干燥,引发头屑激增。因此,夏季理发不要理的太短,头发长度最好不要低于2.5厘米,大约食指第一指节的长度,这样就能为头顶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障”,不仅能减少紫外线辐射量,还能维持头皮油脂分泌的动态平衡。

2不穿:早晚不穿的太过单薄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进入立夏节气,代表着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虽说已经进入了夏季,但此时毕竟是夏季的初期,仍要注意昼夜温差变化,保证身体不受风寒的侵袭。对此《遵生八笺》就提到:“孟夏昼长,夜气未消,腹背不可轻脱。”在古人看来,立夏后虽白昼升温,但清晨和夜晚的地气仍旧较低,如果穿衣单薄,很容易导致寒气直入脏腑,从而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

除此之外,古人还认为人体对温度的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像《遵生八笺》就有“立夏后阳气升腾,衣被宜渐减以应生长"的说法,说的就是进入立夏,随着阳气升腾,人体腠理开泄,这是身体与外界交换气血的重要通道。然而,腠理开泄也意味着外邪易侵,只有保持体内正气充足,才能抵御外邪入侵。因此,立夏后早晚不仅不能穿着太过单薄,而且日常减少衣物的同时,需护住关键部位,如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3不洗:不洗冷水澡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随着立夏的到来,天气开始炎热,人体的出汗量就会加大,一些人每天回到家的时候就喜欢先冲个澡,这样不仅能洗去身上的汗渍、异味,还能洗去一天的疲惫,从而提高夜晚的睡眠质量。

但要注意,洗澡要避免用冷水。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天气中,人体毛孔大开,血脉外浮体表,如果此时洗冷水澡,那么就如"寒冰封炉",很容易导致心阳骤闭,血脉凝滞。而且,冷水还会引发人体应激反应,阳气骤然内收以御寒,就会出现越洗越热的情况。

那么,洗澡的温度该如何把握?洗澡的温度尽量控制在36度至40度之间,因为这个温度与人体温度相同,此温度不仅可以打开毛孔,软化油脂,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除此之外,洗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心慌、头晕的情况,一般保持在20分钟左右即可,并且洗完澡要赶紧擦干身体,以免受凉受冻。

4要走:出门走一走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在古代,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每当这天就会进行“迎夏仪式”,在《礼记·月令》就有相关的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在周代立夏时,天子会率领百官到南郊举行迎夏仪式,并祭祀赤帝。仪式结束后,天子还会赏赐臣民,以祈求夏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个习俗流传至今,逐渐被“走夏”习俗所代替,即立夏当天出门走一走。

立夏出门走一走,对身体确实有一定的好处。首先,春季受“倒春寒”的影响,天气时长“乍暖乍寒”,人体免不了堆积很多的湿寒之气,而立夏后人体毛孔张开,行走时足底涌泉穴受地气激发,能推动气血运行,排出体内寒湿;其次,现代人们经常“久坐少动”,此时适当出门走一走,可以缓解肩颈僵硬、腰背酸痛等不适;最后,进入立夏,一些人会因天气开始变热而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每天适当走一走,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苦夏”厌食。

然而,走一走的时间需要避免中午。因为立夏之后中午已经开始炎热,特别太阳会很大,而中午的时间是“心经当令”的时间,此时如果出门走路或暴晒会导致心火亢盛,从而耗伤心阴,出现心悸、失眠、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

5要吃:吃鸡蛋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立夏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样也是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这天的习俗有很多,特别是关于“吃”的习俗,而且每一种习俗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立夏尝三新,象征送春迎夏;吃立夏饭,寓意夏收顺利,五谷丰登;吃立夏粥,寓意夏季平安健康;吃立夏饼,以此庆祝小麦丰收。除此之外,还有吃“立夏蛋”的习俗,这也是其中最有趣的一个习俗。

吃“立夏蛋”起源于立夏“斗蛋”的习俗,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吴郡岁华纪丽》记载:"立夏之日,俗尚啖李,云能却暑。或以彩线贯蛋,悬之衣襟,或为儿戏,相碰击以为乐。"古人将蛋形绘于衣物,或以彩线编织蛋兜,孩童持蛋相斗,碎者需将蛋壳剥开,连壳带黄食尽,寓意"破灾除秽"。

这个习俗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进入立夏,万物繁茂,人体也会因阳气生发而顺应生长之势。而此时孩童易"疰夏",出现乏力、消瘦等不适。古人认为此时吃鸡蛋可补气固元,预防疰夏。但要注意,鸡蛋不能吃得太多,特别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如果吃太多的鸡蛋会加重消化负担,导致腹胀、嗳气等不适。

明日立夏是“凶日”,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

总结,明日立夏节气,今年的立夏节气有啥特点?这天不仅是“下午立夏”、“晚立夏”,同时还是旧俗中的“凶日”,但这里想要表达的并非是字面之意,而是传统择吉文化对日子的一种划分方法。无论如何,请大家都要记得:1不理、2不穿、3不洗、4要走、5要吃,老传统要懂得。

与春轻别,与夏相拥,愿您的生活如夏日般绚烂多彩,祝您立夏快乐!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