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白宫高调宣称 1200 万吨大豆订单,中方仅象征性采购后停步,特朗普善变让协议难落地?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5日 17:20 1 cc

釜山会晤的掌声还未散尽,华盛顿就已迫不及待地将一纸“千亿大豆订单”捧上神坛。白宫官员们轮番登场,信誓旦旦地宣布中国将在未来三个月内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未来三年更将每年稳定进口2500万吨。这番描绘仿佛让人看到中西部农场主的谷仓即将清空、密西西比河的货轮即将满载启航。可现实却给这场精心编排的喜剧泼了盆冷水——除了10月底中粮集团象征性的18万吨采购外,整个11月再未见任何美国大豆装船离港的讯息。交易员们盯着空荡荡的订单系统面面相觑,白宫的热情承诺与市场的冰冷数据之间,已然裂开一道难以弥合的鸿沟。

白宫高调宣称 1200 万吨大豆订单,中方仅象征性采购后停步,特朗普善变让协议难落地?

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采购停滞,实则埋藏着深层的贸易逻辑裂痕。 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11月9日宣布暂停对华造船行业301调查措施时,中方确实展现了相向而行的姿态,同步暂停了相关反制措施。但仔细观察中方暂停加征关税的农产品清单就会发现,鸡肉、小麦、玉米等品类均获得关税减免,唯独大豆仍背负着13%的关税包袱。这个数字看似平常,却比巴西大豆的关税高出整整10个百分点。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除非美豆离岸价格比南美豆每吨低45到50美元,否则中国油厂每加工一吨就要亏钱。而眼下巴西大豆正以价格优势源源不断驶向中国港口,9月对华出口量同比激增29.9%至1096万吨。市场这双无形的手,终究比政治家的握手更有说服力。

中国采购机制的多元化格局,正在悄然瓦解白宫“一纸协议定乾坤”的幻想。 如今活跃在中国进口市场的不仅有中粮、中储粮等国企,更有大量民营企业和跨国粮商。这些市场主体或许会配合国家政策进行象征性采购,但绝不会为政治秀场长期输血。正如某位期货分析师所言:“国企的政策性采购最多只能消化几百万吨,要撑起1200万吨的天量订单,必须依靠商业采购的积极参与。”而当前国内油厂进口大豆库存已攀升至三年同期最高点,下游养殖业仍深陷亏损泥潭——生猪、肉鸡、蛋鸡养殖利润全线飘绿。当市场供需的基本面与政治承诺背道而驰,再华丽的协议也难免沦为纸上谈兵。

白宫高调宣称 1200 万吨大豆订单,中方仅象征性采购后停步,特朗普善变让协议难落地?

美国豆农的心情仿佛坐上了过山车。佐治亚州农场主莫岸泽在进博会现场难掩兴奋:“我们期待1200万吨大豆能被购买并运走,等到装船时才真的松口气。”这种焦虑背后是美国农业带的现实困境:今年9月中国自美大豆进口量罕见归零,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的首次。中西部州的粮仓堆满滞销谷物,投入成本却持续飙升。虽然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试图用“可持续发展认证”“自然干燥品质”等话术维持溢价,但中国采购商更关心的是到岸价计算公式里那个刺眼的13%关税。当巴西大豆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中国进口总量七成份额时,美国豆农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失去中国市场不是暂时阵痛,而是系统性出局的前兆。

中美两国对“贸易公平”的认知差异,在这场大豆拉锯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白宫官员习惯将采购量视作衡量合作诚意的标尺,仿佛数字越大代表关系越铁。但中方谈判代表在多个场合强调“市场经济规律”“可选产地条款”等原则,其潜台词十分明确:中国不会为政治面子牺牲企业利益。这种分歧在特朗普时代曾被无限放大——2018年那位总统一边在推特上炫耀“农民们会爱死我”,一边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从2017年的3200万吨断崖式跌至2024年的800万吨。如今历史似乎再度轮回,特朗普团队放风考虑对华加征60%关税,这种朝令夕改的作风让任何长期贸易协议都充满变数。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博弈棋盘上,中国早已布下多元化战略的棋子。巴西农业部门数据显示,2025年11月至12月对华可出口大豆约400万吨,虽然无法完全满足需求,但配合阿根廷、俄罗斯等新兴产区的供应,已形成弹性十足的供应链网络。更不必说中粮集团在巴西建立的仓储物流体系,让中国买家能灵活切换采购源头。这种布局使得中方在谈判桌上始终握有主动权——既能用政策性采购释放善意,也能凭借商业采购规则保持战略定力。正如某位参与谈判的经贸专家透露:“我们暂停加征关税的清单精心设计,既弥补国内饲料粮缺口,又保留反制工具。若美方继续在芯片领域卡脖子,农产品采购随时可能回调。”

白宫高调宣称 1200 万吨大豆订单,中方仅象征性采购后停步,特朗普善变让协议难落地?

望着密西西比河畔沉默的谷仓,美国豆农或许该重新审视那句老话:“农业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当这块压舱石被政治化的关税杠杆反复撬动,当贸易协议沦为选举造势的工具,再稳固的合作基础也会出现裂痕。中方采购节奏的暂停不是背信弃义,而是用市场规律给狂热政治降温的理性选择。未来美豆能否重新驶入中国港口,不取决于白宫新闻稿的激情洋溢,而取决于华盛顿能否拿出真正对等的市场准入诚意。 毕竟国际贸易不是单方面施舍的慈善事业,而是基于互利共赢的持久博弈。当特朗普团队仍在幻想用关税大棒重构全球供应链时,中国市场早已用脚投出了诚实的一票。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