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你越反对,他越坚持!”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0日 16:25 1 admin

儿童心理教授一针见血:不是叛逆,是他在抢“人生控制权”

作者:林晓慧|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 · 20年青春期心理研究

你有没有发现?


“你越反对,他越坚持!”

你说“早点睡”,他偏熬夜打游戏;

你劝“少看手机”,他立刻戴上耳机拉黑你;

你建议报师范专业,他斩钉截铁:“我就是要学表演!”

你以为他是不懂事?

错。

他不是不知道对错,而是宁可错,也不愿输。

在他心里,这场“战争”的胜负,不在于选择本身,而在于——

我能不能自己说了算。

一、青春期最深的渴望:我不是你的附属品

很多父母还在用小时候的方式管孩子:

“我是为你好!”“你还小,听我的!”

可你没意识到:

那个曾经仰头看你、事事依赖的小孩,

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主权宣言”。

他的潜台词是:

“我不是你意志的延续,我是一个独立的人。”

于是,他用最极端的方式划界:

你支持的,我就否定;

你反对的,我就坚持。

这不是故意作对,

是他唯一会的“独立仪式”——

通过对抗,确认“我存在”。

二、为什么“讲道理”在青春期失效?

因为你越是理性分析、数据论证、苦口婆心,

他越觉得:

你在用“正确”压他,用“经验”封他的嘴。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心理反叛”(Psychological Reactance):

当人感觉自由被剥夺时,会本能地反抗,哪怕代价是犯错。

所以你会发现:

他明明知道熬夜伤身,但为了“夺回控制感”,宁愿生病也要熬到两点;

他清楚学表演就业难,但为了证明“我能选”,宁愿复读也不妥协。

对他来说,赢回话语权,比结果正确更重要。

三、高段位父母,从不赢孩子,而是“让出主场”

我常对家长说:


“你越反对,他越坚持!”

想让孩子停止对抗,先放下“必须听我的”执念。

真正的教育,不是控制,是引导他在安全范围内试错。

做法1:把“你必须”换成“你可以考虑”

“你就该学计算机,稳定!”

“我知道你想追梦,也理解现实有风险。要不要我们聊聊,怎么多一条退路?”

给他表达空间,他就不会用对抗来刷存在感。

做法2:允许他“赢一次”

主动让步一件小事:

“这件衣服确实不太合群,但如果你坚持穿,我尊重你。”

他感受到“被看见”,反而会在大事上愿意协商。

做法3:不说“你错了”,而说“我们一起看看后果”

当他因冲动决定吃亏了,别冷笑“早说过吧”,而是问:

“现在感觉怎么样?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选?”

让他从经验中成长,而不是在羞辱中封闭。

四、记住:青春期不是敌人,是成长的阵痛

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对抗,

其实是孩子在黑暗中摸索自我边界的挣扎。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永远正确”的父母,

而是一个“即使我反对你,你也接得住我”的港湾。

你稳住了,他才能安心起飞;

你放手了,他才敢真正长大。

结语:

你想干的,他一定反对;

你不赞成的,他偏要坚持。

这不是毁灭的开始,

而是新生的信号。

别急着镇压,别忙着争赢。

给孩子一点空间犯错,就是给他一生的安全感奠基。

因为最终能走远的孩子,

不是听话的那一个,

而是知道——



“你越反对,他越坚持!”

就算我和父母不一样,他们依然爱我。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