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她把45个类别的商标全给注册完了,连个缝隙都没...
2025-10-24 0
电视剧《繁花》里,陶陶为帮阿宝创业,卖了结婚戒指凑本钱,这幕在现实里真有翻版。2010年,27岁的谢嘉做了个让身边人咋舌的决定:卖掉杭州老家的房子,把钱全投给中学同学汪滔的公司,那时的大疆刚成立四年,正处在团队散伙、资金告急的绝境里。
没人能想到,这笔带着兄弟义气的“孤注一掷”,十年后竟变成了百亿身家,这背后不只是运气,更是一场关于信任、坚持与中国智造的成长故事。
2010年的大疆算不上“潜力股”,反倒像块烫手山芋,汪滔刚经历了创业以来的至暗时刻,早期核心团队成员陆续出走,公司账上没钱,连维持运营都成问题,走投无路的他找到中学好友谢嘉,想问问能不能搭把手。
谢嘉手里并没有闲钱,但看着老同学一筹莫展的样子,他咬牙做了决定:卖房。在那个房价还没疯涨的年代,房子是普通家庭最实在的家底,把房子换成一笔前途未卜的创业资金。
在旁人看来和“败家”没区别,但谢嘉不光投了钱,还索性加入大疆,扛起了市场营销的担子,成了汪滔身边最靠谱的帮手,这笔投资的回报后来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据胡润富豪榜显示,谢嘉在2024年的财富值已经达到145亿元,而这一切都源于当年那套房子换来的股份。无独有偶,天使投资人龚虹嘉也曾给老同学投了245万,支持海康威视的早期发展,二十年后这笔钱变成了500亿,回报超两万倍。
这些传奇故事看着像“赌对了”,其实藏着朴素的逻辑:他们押注的从来不是模糊的风口,而是知根知底的人,谢嘉和汪滔相识多年,比外人更清楚他对技术的执念;龚虹嘉也了解老同学的踏实与远见。
这种基于信任的投资,远比跟风追热点靠谱得多。不过话说回来,光有信任不够,被押注的创业者本身,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谢嘉愿意卖房相投,根源在于汪滔身上那股“干大事”的劲儿。1980年出生的汪滔,从小就对航模着了迷,一本讲直升机探险的漫画书,在他心里种下了飞行的种子。
这份执念跟着他从中学到大学,在香港科技大学读电子工程专业时,他就捣鼓出了一套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这成了大疆的技术雏形。
2006年,汪滔带着两个同学在深圳的公寓里创办了大疆,起初靠卖航模整机给高校和国企糊口,那时的生意模式很简单:客户买机器,团队去演示,领导看完就算完成任务,虽然能赚几十万,但汪滔总觉得不甘心,这不是他想做的“大生意”。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010年,也就是谢嘉加入的那一年,汪滔带着重整后的团队,终于研发出第一款面向消费者的飞控产品;两年后,“大疆精灵”系列推出,一体化的航拍无人机一下子打开了市场。
从2011到2015年,大疆的销售额暴涨了100倍,到2024年营收直接突破800亿,成了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隐形冠军”,大疆的崛起,也让早期支持者们收获了丰厚回报。
汪滔父亲的好友陆地在2006年投了9万美元,还来负责财务,如今身家170亿元,导师李泽湘2008年和人一起投了100万,后来成了董事会主席,持股收益同样可观。
这些人都和谢嘉一样,不仅投了钱,更“以身入局”陪大疆成长,大疆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技术执念遇上了靠谱伙伴,这样的组合,想不成功都难而随着大疆站稳脚跟,它在资本圈的地位也彻底反转了。
现在回头看,大疆上一次对外融资还是2018年,但那次融资堪称中国硬件圈的“名场面”。当时大疆计划融10亿美元,却开出了苛刻条件:投资人得先认购一定比例的无息债,才有资格买股份,这相当于让投资人把钱白给大疆用几年,再谈投资的事。
即便如此,首轮竞价就有近100家机构抢着报名,认购金额是计划的30倍,大疆还得靠多轮竞价筛选投资人,这在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那时候硬件是投资圈的“冷门”,大家都觉得“投硬件像买彩票”,不确定性高、回报慢,宁愿去追互联网项目。
大疆的爆发像一颗石子,打破了硬件赛道的沉寂,这些年,越来越多中国硬件公司开始“有底气”:和大疆在运动相机领域较劲的影石,拿下全球全景相机超六成市场份额。
今年上市后市值一度破1200亿;深圳的Plaud AI录音笔卖159美元一支,全球销量轻松破百万;快造科技的彩色3D打印机一上线,直接把国外众筹平台挤瘫痪了。
投资人也开始转头盯紧硬件,以前专看游戏、半导体的投资人,现在都在研究AI眼镜、智能录音笔这些新东西,有投资人直言,今年硬件赛道不管是初创公司还是大厂,表现都让人振奋。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硬件从“造得出”到“造得好”再到“有底气”的转变,大疆当年撕开的口子,如今已经变成了宽阔的赛道。
谢嘉卖房投大疆的故事,听起来像个“财富神话”,但剥去传奇外衣,内核其实很实在:是兄弟间的信任,是对创业者初心的认可,更是对技术价值的坚守,他押对的不只是汪滔这个人,更是中国硬件产业潜藏的巨大能量。
从大疆在公寓里起步,到如今全球市场难逢对手,从硬件投资无人问津,到现在资本争相入局,这十几年的变化,藏着中国智造的成长密码,谢嘉的百亿身家是个人选择的回报,而大疆和一众硬件公司的崛起,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缩影。
未来或许很难再有“卖房投出百亿身家”的传奇,但像汪滔这样的技术追求者、像谢嘉这样的早期支持者,以及越来越多有底气的硬件公司,还会不断涌现。这股向上的力量,正是中国硬件最动人的“进击故事”。
相关文章
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她把45个类别的商标全给注册完了,连个缝隙都没...
2025-10-24 0
四人相约饮酒吃饭,一人因不喝酒先行离开,随后第二人因身体不适也离开,剩下张某和杨某继续喝酒,过程中饭店老板曾听到包间内有吵闹声以及杯子摔碎的声音,随后...
2025-10-24 0
众所周知,延迟退休政策已经在2025年正式实施,很多人对延迟退休政策都非常关注,尤其是那些48、49岁在退休边缘的即将退休人员,他们大概是1976年左...
2025-10-24 0
车东西10月23日消息,就在刚刚,中国无人配送领域领军企业新石器无人车宣布,完成超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2亿元)D轮融资。这一资金规模也创造了中...
2025-10-24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手机响起,屏幕上显示一串陌生号码,接还是不接?这个日常抉择背后,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财产风险。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
2025-10-24 0
Good Morning?对不起,走错片场了。。。昨天中午,我们老朋友余总,带着他的一群老朋友在上海华为连秋湖研发中心,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 Harmo...
2025-10-24 0
以前,有一个说法很流行,那就是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死掉了。现在又有了新版本,中国和荷兰打架,德国却成了第一个倒霉蛋。这样的结果,既出人意料,倒也在情理...
2025-10-24 1
文|顺“都知道杨振宁和翁帆之间有一段‘爷孙恋’,但他和发妻杜致礼的爱情,却鲜少被人提及。”而在看过杜致礼20岁的照片之后,更是让网友追忆这位曾经的“名...
2025-10-24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