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2日 15:23 1 cc

前阵子在加拿大曼尼托巴的戈登角,我亲眼瞅见一只瘦得只剩骨头的雄性北极熊,在海冰边踉跄着走。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它的后腿全湿了,爪子在冰面上打滑,好几次都差点栽进哈德逊湾里。

说实话,以前在纪录片里看北极熊,总觉得它们是北极的“大块头霸主”,可真见着活的,才发现这大家伙脆弱得很,它们的命,全绑在海冰上了。

北极熊的“饭碗危机”:没了海冰,连海豹都抓不到

北极熊跟别的熊不一样,棕熊还能吃点果子、昆虫凑活,它们却是实打实的“肉食专家”。

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哈德逊湾结冰的时候,才是它们的“好日子”。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它们会趴在冰脊后面,等海豹一露头就扑上去,那锋利的犬齿一口就能咬住猎物。

还有它们的足底,粗糙得像砂纸,在冰上走根本不怕滑,这些都是进化了多少年才有的“生存装备”。

可现在这装备派不上用场了,我查过PBI(国际北极熊组织)的调研数据,全球19个北极熊种群里,西哈德逊湾这拨跌得最厉害。

上世纪90年代还有1200只,现在只剩800只左右了,2020年那时候,这儿的海冰更是少得可怜,只比有记录以来最少的那年多一点。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老实讲,要是海冰再这么少下去,北极熊连海豹都抓不到,总不能靠嚼草过日子吧?之前就见着一只熊坐在草丛里,跟人似的直着身子嚼草,看着挺滑稽,其实特别心酸,那都是饿的。

全球现在也就1.6万到3.1万只北极熊,看着数量不算太少,但日子并不好过。

格陵兰和挪威把它们归为“易危”,阿拉斯加那边是“受威胁”,加拿大也把它们列为“特别关注物种”。

本来之前有禁猎令,好些种群都缓过来了,可气候一变暖,海冰一缩,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我总觉得,要是这趋势停不下来,到本世纪末,好多北极熊种群可能连崽都生不了,母熊要是没足够的营养,根本没法养活幼崽。

海冰少了,北极熊自然就开始“闯”人类的地盘,阿拉斯加、格陵兰那边都有了“人熊冲突管理”的法子,教居民用喷雾、强光赶熊,丘吉尔镇更是把这套做得特别全。

毕竟这儿是“世界北极熊之都”,人熊打交道的机会比别的地方多太多了。

丘吉尔镇的“人熊邻居日常”:预警雷达比防盗门管用

丘吉尔镇人不多,也就900来人,四分之三都是原住民。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以前原住民跟北极熊相处,讲究的是“敬畏”,把熊当“北极的守护者”,这种心态也帮了现在的共处不少忙。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每年有1万名游客来这儿看熊,旅游业占了镇上经济的大半,人多了,跟熊碰面的机会也多了,危险自然就来了。

2013年万圣节那天,镇上有个姑娘晚上出门,被北极熊袭击了,熊把她拖出去好几米,幸好邻居拿着铲子冲出来把熊赶跑了。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那姑娘伤得挺重,可后来还是没走,说这儿“真实又原始”,说实话,换做是我,可能得吓破胆,但也能理解她,能天天跟北极熊当邻居,这种体验全世界没几个地方有。

不过从那以后,镇上对人熊冲突更上心了,还专门成立了“北极熊响应团队”,有巡逻员和防熊车,这几年冲突事件降下来不少。

除了靠人巡逻,科技也帮了大忙,PBI在镇上的研究站和旅游点装了SpotterRF雷达,就算是晚上或者下暴雪,也能看着北极熊的踪迹,提前给居民发预警。

那雷达能照1.5公里远,准头还挺高,之前就靠它提前预警了好几次熊靠近营地的事。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不过有意思的是,有了雷达之后,倒像是人类被关在了“笼子”里,熊反而能自由溜达,毕竟雷达只是预警,不是把熊圈起来。

国际北极熊组织的杰夫·约克,在这儿做了22年调研,打算跟妻子搬到曼尼托巴来,老实讲,能把这么多年都投在北极熊身上,是真的上心。

他团队用的“Tundra Buggy One”特别有意思,不只是辆观光车,还装了GPS、无线网络和高清摄像头,能把熊的实时影像传到全球的课堂里。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本来想觉得这就是个“移动观测站”,后来才发现它还能监测熊的体温和活动路线,2023年就靠它第一次拍到北极熊饿了啃海藻的画面,那都是没办法的办法,要是有海豹吃,谁愿意啃海藻啊。

不过雷达再好用,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之前跟约克聊的时候,他说最担心的是“冰面破裂”。

要是寒流来得晚,海冰没冻结实,北极熊早早踩上去,冰一裂,它们就得游很远去别的地方,好多熊就是这么累死的。

我总觉得,丘吉尔镇的“共处实验”做得再好,也只是“治标”,要是海冰一直少下去,再先进的科技、再完善的管理,也留不住北极熊。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说到底,丘吉尔镇的人和北极熊能和平相处,靠的是管理、科技,还有大家对熊的上心,但根儿上的问题还是气候。

要是全球接着变暖,海冰接着缩,到本世纪末,可能好多北极熊种群都要没了。

那时候,丘吉尔镇的“世界北极熊之都”名头,可能也就只剩个空名了。

丘吉尔镇:北极熊闯社区,海冰消失下的共处实验

所以啊,少排点碳不是喊口号,是真的能帮北极熊保住它们的“冰上家园”,也帮我们保住这个独一无二的“人熊共处奇观”。

毕竟,谁也不想以后只能在照片里看北极熊吧?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