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7日 03:23 1 cc

9月,中国对欧盟的稀土出口量大幅攀升,高达2582吨,环比增长幅度超过两成,这让此前因稀土短缺而停工的欧洲工厂终于迎来了转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稀土刚到欧洲,欧盟便上演了一出“翻脸”大戏。

其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新鲜出炉,12家中国企业不幸被列入“黑名单”,而给出的理由依旧是老生常谈。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欧盟这是得了稀土好处就立刻翻脸不认人吗?如此行径,难道不怕引火烧身、自食恶果吗?

时间线清晰明了,事实一目了然。

9月20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对欧盟的稀土磁铁出口量达到2582吨,环比增长超过两成。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这一数据意味着,此前因稀土断货而陷入停产困境的欧洲工厂,终于可以重新启动生产。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风力发电所需的磁铁以及高端电子产品中的芯片,都离不开这些稀土材料的支持。

但仅仅过了不到24小时,欧盟委员会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

在这份制裁清单中,12家中国企业的名字赫然在列。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石油公司、炼化企业以及贸易商,无一例外地被贴上了协助俄罗斯规避制裁的标签。

欧盟方面给出的说法十分直接:旨在切断俄罗斯的资金来源,防止其通过第三方获取石油收入。

说白了,欧盟就是在指控这些中国企业帮助俄罗斯洗钱。

然而,证据何在?具体的交易路径在哪里?司法程序又是否遵循?欧盟统统拿不出来,仅仅是一句空洞无物的指控。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更让人觉得荒谬的是,这份制裁方案需要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

也就是说,欧盟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一边向中国索要稀土,一边又挥舞着制裁大棒威胁中国企业。

前脚刚收完货,后脚就翻脸不认人,这种操作任谁看了都觉得不对劲。

欧洲智库的报告早已指出,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高达97.8%。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一旦离开中国稀土,欧洲的新能源产业基本上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既然如此依赖中国稀土,欧盟为何还要冒险采取制裁措施呢?

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到2030年将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降低至65%以下。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这个目标听起来十分美好,但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掌控着超过85%的环节,不仅仅是稀土的开采,更重要的是在精炼和加工技术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表明,全球稀土储量中中国占36%,但产量却占全球的60%以上。

这意味着,即便欧盟在非洲、澳大利亚等地找到了稀土矿,如果没有中国的加工技术,这些原料依然只是一堆毫无用处的石头。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精炼了40%的铜、60%的锂、70%的钴以及近100%的石墨。

而这些材料都是新能源产业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欧盟启动的欧洲稀土联盟项目,计划投资120亿欧元来发展本土供应链。

但现实却十分残酷。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该项目面临着技术门槛高、环境标准严格以及投资回报周期长等诸多问题,至少需要五年以上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

而且,其成本比中国高出3 - 4倍。

就在今年8月,由于中国加强了对稀土的出口管控,欧盟企业遭遇了7次生产中断。

立陶宛的一家新能源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没有中国稀土,企业根本无法开工。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这种依赖并非短期内形成的,也绝非短期内能够改变的。

全球产业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在稀土领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德国、法国的一些企业代表多次发出警告,提醒不要将中欧关系过度政治化。

原因很简单:一旦稀土供应出现问题,整个欧洲的绿色转型计划都将化为泡影。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既然如此依赖中国稀土,欧盟为何还要坚持制裁呢?答案或许要从制裁的真实目的说起。

说到底,这并非欧盟自身的真实想法。

《政客新闻网》和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都直接揭开了真相:欧盟此举是为了迎合特朗普。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直向西方盟友施压,要求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印两国加征100%的关税。

虽然欧盟没有直接照做,但确实在按照美国的要求调整制裁方向。

欧盟外交圈流出的文件显示,此次被点名的中国企业涉及石化、贸易、高科技等多个关键行业。

这些企业被指控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但欧盟却未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公开证据。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内部对这个制裁方案存在很大的分歧。

德国直接表示,制裁根本无法真正压制俄罗斯,反而可能会打乱现有的供应链。

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更是明确表示反对,认为这不符合欧洲的经济利益。

然而,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欧盟委员会还是选择了妥协。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在冯德莱恩领导下的欧盟,越来越像美国外交政策的“跟班”。

那么,这种做法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12家企业与欧洲的贸易总额超过80亿欧元。

一旦制裁落地,欧盟企业肯定会面临断货、成本上涨等一系列问题。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立陶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25年7月,立陶宛因为支持台湾问题遭到中方反制,对华稀土进口减少了40%,当地新能源企业的生产成本立刻上升了15%。

而且,中国也并非没有反击的手段。

今年7月,欧盟在第18轮制裁中将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名单后,中国立刻展开反击,将欧盟的两家银行也拉入了反制清单。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这种为了政治姿态而牺牲经济利益的做法,正在不断削弱欧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从现实影响来看,欧盟的这步棋无疑走错了。

德国经济研究所的预测十分直接:如果中欧稀土贸易中断,欧盟新能源产业将面临18 - 24个月的供应危机。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相关企业的成本将上涨25 - 40%,可能导致10万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

这还只是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更加可怕:欧洲的绿色转型计划将受到严重阻碍,新能源车产量下降,风电项目停滞,整个产业链都将受到冲击。

而中国会如何反击呢?其实中国有很多选择。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态: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正当权益。

这并非空话,而是有具体手段作为支撑的。

中国对稀土相关物项采取管制措施,本身就有军民两用属性的考量,这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但如果欧盟一意孤行,不排除管制措施会进一步收紧。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到那时,欧洲新能源企业就真的要“断粮”了。

在投资合作方面,中欧之间的投资协定谈判本来就进展缓慢,这次制裁很可能让谈判进一步拖延。

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可能会变得更高。

技术合作也是如此。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5G等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本来可以与欧洲形成互补。

但随着政治对抗的升级,这种合作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从法律角度来看,欧盟的这轮制裁并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主要依据是欧盟自己的对外政策框架。

这种自己说自己合法的做法本来就存在很大争议。

拿到2582吨稀土,欧盟态度转变,制裁令将发往中国,12家中企认栽

被制裁的中国企业完全可以通过WTO申诉,质疑制裁的合法性。

中国在多边贸易争端中经常能够获胜,欧盟想在法律战中稳赢,并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会让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质疑:西方是否正在将制裁工具化,随意将自身政治立场强加给第三国?

从长期来看,欧盟的这种行为将推动全球供应链进行重构。

中国会加快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而欧盟则要面对更高的成本和更少的选择。

欧盟在全球化时代试图用政治手段切断经济联系,这种做法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手握稀土这张“王牌”,却始终保持克制,展现出了大国的理性与智慧。

而欧盟若一味跟随美国施压,只会在依赖与对抗的矛盾中越陷越深。

面对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你认为欧盟最终会如何收场呢?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