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4日 18:43 1 cc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1995年渭河洪灾现场,一位白发干部站在泥泞的田埂上,泪水混着雨水滚落。

眼前,农田化作泽国,农民跪地哭嚎。

“这不是天灾,是我们欠下的债。”他攥紧拳头低语。

这位老人,正是刚上任一年的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零口塬走出的石油战士

1933年生于陕西临潼零口塬的安启元,人生起点是黄土地上的极端贫困。父亲临终前变卖家中仅有的两块地,咬牙叮嘱:“再穷不能当睁眼瞎!” 这个决定让少年安启元每周徒步数十里背干粮上学,为省三毛一分车费,回家永远步行,仅返校才敢坐车。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西北大学地质系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他走出塬上的通行证。1950年代,当国家号召开发大庆油田时,26岁的他毅然北上。在冰天雪地里,他与“铁人”王进喜并肩战斗,从技术员成长为石油部地球物理勘探局局长——这个当时石油系统最“有钱”的部门掌门人。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令人惊叹的是,手握采购大权的他率团出国考察时,坚持“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连一张设备采购单都要反复验算。这种刻进骨子里的务实与坚韧,为日后那场治渭战役埋下了伏笔。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泪洒渭河:一场洪灾催生的誓言

1994年,61岁的安启元主政陕西。等待他的不是荣光,而是母亲河的悲鸣。

1995年夏,渭河洪水撕裂堤坝,农田瞬间吞噬。站在溃堤处,安启元第一次在民众面前落泪:“农民抱着被冲毁的麦穗哭,那是他们的命啊!” 更残酷的是,次年洪灾变本加厉,30万人流离失所。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

23.21亿元损失:2003年洪灾致56万人受灾,35万人无家可归

686万人饮水危机:全省超半数地区饮用水氟超标或水质污染

“四水困局”:水多(洪涝)、水浑(泥沙)、水少(干旱)、水脏(污染)交织

“修修补补救不了渭河!”他在省委会议上拍案而起。但现实是:治渭需巨资,而任期将尽。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155亿的“硬核”争取:政协主席的四年拉锯

1997年,安启元退居二线转任省政协主席。权力虽减,执念愈深。

他带领专家团队遍访渭河千里河道,脚踩泥泞调研形成四份沉甸甸的治理提案:

1998年首提方案被驳回

1999-2002年连续三年再提交,配合媒体发动“舆论攻势”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关键一击:2005年联合甘肃、宁夏三省促成《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

229亿国家拨款落地时,陕西独获155亿,其中133亿专用于水利工程:河道拓宽、水土保持、防洪体系。面对群众“钱会不会打水漂”的质疑,他斩钉截铁:“国务院批了的,一分都不会少!”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功成身退:清流映照的初心

2009年,安启元退休。人们看见:

三门峡水库从“恶气熏天”变身旅游胜地

渭河新堤如苍龙盘踞,十年未发大洪

关中平原1300万人饮水安全网贯通

2024年4月23日,91岁的安启元在西安安然离世。出殡当日,渭河两岸杨柳垂丝,静水流深。曾有记者问他为何如此执着,老人答得朴素:

“我是临潼农民的儿子,脚下是养活祖辈的土,河里淌着乡亲们的血汗。”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这位总在洪水现场“用脚丈量河堤”的老书记,最终化作渭河的一滴水。而那笔曾被视为“天文数字”的155亿,已在八百里秦川浇筑起421公里防洪屏障,惠泽人口超2000万。

他是原陕西省委书记,曾为陕西争取了155亿专项资金,活到了91岁

当新一代陕西人漫步渭河生态廊道,看白鹭掠过清波时,或许不知安启元之名。

但每滴安澜之水,都是对那个零口塬少年初心最深的铭记。

勇敢追梦,不负韶华!点赞此文,开启精彩人生。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