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助力重现先农坛历史风貌 大学生参与石刻文物数字化保护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20日 17:14 1 cc
助力重现先农坛历史风貌 大学生参与石刻文物数字化保护实践团成员记录现场石构件尺寸信息

这个暑假,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22名师生参与了北京先农坛石刻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工作。近日,他们完成了部分石刻文物的三维信息采集,开展了石质文物病害分析,为后续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先农坛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中轴线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承载着深厚的古代祭祀文化。实践项目负责人、北建大测绘学院教授侯妙乐介绍,这是师生们连续第4年对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开展数字复原实践。在市考古研究院遗产预防保护部主任张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老师孟楠的带领下,师生们运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数字化设备精准记录文物信息,获取了高精度点云数据与高清影像资料,将部分场景以及坛台、棂星门、石龛等重点石构件的细节特征记录在册,为先农坛数字空间构建做准备。

学生们被分为5组,分别开展图谱形制、历史变迁、病害、复原、石构件拼接等工作。“我们发现了棂星门的榫卯结构。”复原组学生负责人郭梓钰说,大家在现场注意到,部分石构件榫卯接合的痕迹仍清晰可见,“我们用激光扫描等技术获取榫卯的形态、尺寸等关键信息。回到实验室后,我们正在结合点云数据处理、虚拟复原等技术,还原棂星门的高精度三维模型,生成各结构构建拼接的过程动画,希望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棂星门的建造工艺。”

师生们还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石刻文物的整体结构和病害部位进行数字化采集,对采集数据进行自动化病害识别、分类与变化趋势分析,从而掌握病害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研二学生孙英魁说,希望通过这些工作为后期文物保护奠定基础,延长文物的寿命。

助力重现先农坛历史风貌 大学生参与石刻文物数字化保护专家老师为实践团成员讲解

张涛说,本次数字化保护工作中,学生们不仅熟练掌握了课本里各式各样测绘仪器的操作技能,还系统学习了古建筑的建造规制,为遗产保护贡献力量。这些数字化工作将为文物保护提供帮助,助力重现先农坛历史风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何蕊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