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13岁儿子和母亲睡一个被窝,半夜母亲突然吓醒,儿大要避母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12日 14:34 2 cc

后半夜的月光斜斜照进来时,林慧是被一阵滚烫的呼吸惊醒的。

身边的少年翻了个身,胳膊肘不经意地蹭过她的腰。不是孩童那种软乎乎的触感,是带着棱角的、属于13岁的体温——像夏天正午晒透的石块,热得有些灼人。

她猛地坐起身,借着月光看他。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浅影,喉结悄悄鼓出一点弧度,连呼吸都比小时候沉了些。这是她抱了13年的孩子,可此刻,他像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

“儿大避母”,婆婆去年就念叨过,那时她正给发烧的儿子擦身,只当是老辈的迂腐。孩子从小跟她睡,分房时哭了整周,她心一软,又把人接回了身边。她总觉得,男孩子嘛,晚点独立怕什么?

13岁儿子和母亲睡一个被窝,半夜母亲突然吓醒,儿大要避母

直到此刻,少年颈间的绒毛在月光里清晰可见,她才惊觉,那个会钻她怀里要听故事的小不点,早就长过了她的肩头。他的手搭在被子外,骨节已经分明,不再是能被她整个握住的小巴掌。

她轻轻挪开他的手,起身时带起的风让他皱了皱眉。走到客厅喝冷水,玻璃上的倒影晃了晃——她鬓角有了细纹,而他,已经有了少年人的轮廓。

这“避”字,哪是疏远?是该给彼此留块透气的地方了。

13岁儿子和母亲睡一个被窝,半夜母亲突然吓醒,儿大要避母

想起前几天,儿子洗澡时不让她进浴室拿衣服,脸涨得通红;想起他开始锁自己的房门,书桌上摆着她看不懂的漫画。这些细微的信号,她都当是“长大了点,有小秘密了”,却没往深处想。

青春期的男孩,像埋在土里的种子,悄悄拱土时最需要空间。你若总把土压实了,要么闷坏了,要么就绕着障碍歪着长。

同事家的女儿,高二了还跟爸爸勾肩搭背说心事,她说“我爸在,天塌下来都不怕”。林慧那时还笑,说自家儿子要是这样就好了。现在才懂,父亲的“不避”,是给女儿撑着底气;而母亲的“要避”,是别让儿子总想着回头找退路。

13岁儿子和母亲睡一个被窝,半夜母亲突然吓醒,儿大要避母

哪有什么双重标准?不过是性别不同,需要的成长养分不一样。


她想起儿子三岁时,指着绘本问“妈妈为什么和爸爸不一样”,那时她笑着讲了男女之别;七岁分房哭到抽噎,她摸着他的头说“妈妈就在隔壁”;可后来,她总以“他还小”为借口,一次次往后拖。

13岁儿子和母亲睡一个被窝,半夜母亲突然吓醒,儿大要避母

原来有些界限,该像种树时拉的绳,早早就立着,慢慢长才不会歪。

凌晨五点,晨光爬上窗帘。林慧走进儿子房间,把他的枕头被褥抱了过去。书桌前的椅子上,还放着他没看完的篮球杂志,她顺手摆正了些。

等儿子醒来,她该好好说:“从今晚起,你要睡自己的房间。”

或许他会愣一下,或许会有点不自在,但总好过有一天,他红着脸跟她说“妈,我想自己睡”。

晨光里,房间亮起来。林慧轻轻带上门,像完成一场温柔的交接——把他从“我的孩子”,交还给他自己。

13岁儿子和母亲睡一个被窝,半夜母亲突然吓醒,儿大要避母

有些爱,就是这样,退一步,反而能看得更清,长得更直。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