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03日 11:11 1 admin

她曾是中国戏剧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唱念做打样样精通,连梅兰芳大师都对她赞不绝口,称她“未来可期”。

本以为她会一路高歌,成为京剧舞台上的翘楚,谁料1988年一场赴美演出,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这个人就是齐淑芳。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齐淑芳带着三十多位同仁演出完毕后,在美国演出后集体“消失”,选择滞留不归。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叛徒”、“抛夫弃国”、“被资本主义腐化”,所有能想到的标签,一夜之间都贴在了她的身上。

而她这一走,就是几十年。

直到七十多岁才悄然归来,回望这些年的选择,究竟值得不值得?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被捧上神坛的“样板”

齐淑芳生于京剧世家,天赋异禀,17岁考入上海戏曲学校,被作为顶级人才悉心培养。

她的成功,不只是靠天赋。

更多的是对“集体荣誉高于一切”这句信条的绝对践行。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1974年,她与团内才子龚国泰结婚,新婚燕尔,却发现自己怀了孕。

当时,剧团正在排演重点剧目《磐石湾》。

为了不耽误排练,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她做了一个冰冷而决绝的选择——打掉孩子。

这一决定,让她终身未再有子女。

她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为事业和集体献上了“投名状”。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正是这种“牺牲”精神,让她成为了样-板戏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她在《智取威虎山》里扮演的“小常宝”,英气逼人,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国家给了她荣誉、地位和无数次出国交流的机会。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可以说,1988年之前的齐淑芳,与这个体制血脉相连,享受着无上的荣光,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所以,当她决意脱离框架时,带来的冲击力是毁灭性的。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从云端摔进泥里的三十年

1988年的那个决定,对齐淑芳来说,绝不是一张直通“自由世界”的金票,而是一脚踏进了无尽深渊的起点。

那一年,她本该凯旋归国,接受鲜花和掌声,继续她如日中天的艺术生涯。

但她却选择留在美国,一走就是几十年。

而她的丈夫龚国泰,在上海苦等来的,不是妻子的身影,而是一纸冷冰冰的离婚协议。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国内的媒体和观众瞬间哗然,曾经的“戏曲之花”一夜之间变成“背叛祖国的逃兵”,被舆论无情地钉上耻辱柱。

可现实并没有因为她的勇气而宽容她半分。

到了美国,她和同行们从国宝级演员,直接沦为唐人街的“异类”。

语言不通,文化隔阂,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成了挑战。

昔日在剧场里掌声雷动的主角,如今连点个餐都得比划半天。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他们穿着戏服,在街头巷尾唱戏,一次演出只有零星观众,场地也是小得可怜。

有一次,六人拼尽全力唱完整场,结果一场才挣300美元,折算下来每人连生活费都不够。

在寸土寸金的纽约,这点钱根本是杯水车薪。

生计难撑,戏班很快散了,齐淑芳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后厨洗盘子。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在百老汇山头插上京剧大旗

在她最孤独、最艰难的那段岁月里,齐淑芳几乎以为自己会就此沉没。

可就在这时,一道光照进了她的世界,那便是著名钢琴家殷承宗。

他没有多说大道理,只是默默伸出援手,不但资助她的生活,还帮她和几个主力团员解决了身份难题。

这个时候的齐淑芳,终于再次站了起来。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而一直陪在她身边、从未放弃的武生编导丁梅魁,也从合作伙伴成了她的依靠与港湾,两人后来结为夫妻,携手走过苦日子。

他们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选择反击。

一支新队伍悄然成形,“齐淑芳京剧团”在美国诞生了。

但她知道,仅凭守着老一套,是无法在美国这个文化“沙漠”中让京剧生根发芽的。

于是,她干了一件当时被国内戏曲圈骂得狗血淋头的事:她要“改良”京剧。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大胆删改剧本,加快节奏,引入西方舞蹈,甚至尝试用英文唱段。

这在保守派眼里简直是“欺师灭祖”,是对传统的背叛。

可她不这么想。

她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死在箱子里,得拿出来亮一亮、活一活!”

于是,《白蛇传》里“水漫金山”不再只是慢悠悠的唱段,而成了火爆的视觉奇观。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她用西方观众熟悉的语言和节奏,把京剧重新包装了一遍,让外国人不再只是“看个热闹”,而是真正开始欣赏、理解。

1992年,她带着自己的京剧团登上了纽约最顶级的艺术殿堂——林肯中心。

掌声雷动,观众起立,连《纽约时报》都专门撰文夸她“把东方古老艺术变成了纽约的新潮流”。

从唐人街的角落到百老汇的中心,她把京剧硬生生唱成了传奇。

2001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向她颁发了“国家传统艺术最高成就奖”,这是美国民间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2008年,阔别故土整整二十年,齐淑芳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她没大张旗鼓,也没接受采访,只是静悄悄地回来了。

后来,她和丁梅魁在上海安了家,一住就是十几年。

可网络上,风言风语从没断过:“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回来”“晚节不保”……各种质疑扑面而来。

面对这些,已经八十多岁的齐淑芳没有解释,没有辩驳,只是继续做她认定对的事。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她把自家客厅改成练功房,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吊嗓、走圆场,那眼神、那身段,依旧利落如当年。

更重要的是,她把精力倾注在年轻一代身上,去戏校教课,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把几十年积累的功底毫无保留地传下去。

她到底是谁?

有人说她背叛了体制,有人说她守住了信仰。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她在美国打下的那片江山,是实打实的。

她培养的学生,如今能在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的舞台上表演京剧。

从这个角度看,她完成了另一场《智取威虎山》。

她的功过,历史自有评判。

参考信源

吃里爬外,永不回国?她带领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