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96年我考上清华,2叔有钱却不相助,3叔卖牛供我 14年后我回家报恩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1日 18:35 1 admin

2010年腊月二十八,我开着车缓缓驶入阔别多年的村庄。

96年我考上清华,2叔有钱却不相助,3叔卖牛供我 14年后我回家报恩

十四年了,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那些黄土砖房,依然是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

车子停在三叔家门口,我深吸了一口气。

眼前的这间老房子,墙皮斑驳脱落,木门已经开始腐朽,和我记忆中的样子几乎一模一样。

而就在十几公里外的县城,我刚刚为三叔买下了一套120平的房子。

"建国?是建国回来了吗?"院子里传来三叔激动的声音。

"三叔,是我。"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三叔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十四年过去了,他的头发全白了,背也有些佝偻,但那双眼睛依然透着当年的善良和慈祥。

三叔激动得浑身颤抖:"我的天啊,建国真的回来了!"

"快进屋,快进屋!淑芳,建国回来了!"

看着三叔激动的样子,我心中五味杂陈。

十四年前,正是这个善良的老人,卖掉了家里唯一的牛,凑够了我上清华的学费。

而那个有钱的二叔,却因为一句"凭什么供你读书"拒绝了我们全家的求助。

如今我回来了,带着我这些年在深圳打拼的成功,带着对三叔永远无法偿还的恩情。

但三叔还不知道,他当年资助的那个穷小子,现在已经是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裁了...

01

1996年7月15日,这个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叫李建国,那年刚满18岁,是河南省某县的一个农村娃。

那天一大早,我就骑着自行车到县城去查高考成绩。

在教育局门口,围满了学生和家长,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

当我看到成绩单上那个数字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698分,全省理科状元!

"建国!建国考了668分!全省第一!"有认识我的人大声喊道。

周围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开始议论:"这不是李大山家的孩子吗?真争气啊!"

我激动得双手发抖,拿着成绩单就往家跑。

一路上,遇到的乡亲们都祝贺我,我的心情那叫一个美啊。

到了家门口,我大声喊道:"爹!娘!我考上清华了!"

父亲李大山正在院子里喂鸡,听到我的话,手里的鸡食盆都掉在了地上。

"什么?清华?真的吗?"父亲颤抖着问道。

"真的!668分,全省第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我把通知书递给父亲。

父亲接过通知书,虽然不识几个字,但看着那红色的印章,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下来。

"我的儿啊,你真给老李家争光了!"父亲哽咽着说道。

母亲从屋里跑出来,看到通知书也哭了:

"建国,你真的考上清华了?那不是首都北京的大学吗?"

"是的,娘,就是北京的清华大学!"我激动地说道。

那一整天,我们家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村里的乡亲们也都来祝贺。

大家都说我们老李家出了个大学生,还是清华的,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但是到了晚上,当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后,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建国,这大学要多少钱啊?"母亲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翻看着录取通知书里的资料,一项项计算着:

"学费一年4000,住宿费800,加上生活费,一年起码要8000块钱。"

听到这个数字,屋里瞬间安静了。

8000块钱,对于1996年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我们家全年的收入也就2000多块钱,这还不包括家里的各种开销。

父亲沉默了很久,然后坚定地说道:"不管怎么样,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建国上大学!"

"可是大山,咱家哪来这么多钱啊?"母亲担心地说道。

父亲咬牙说道:"借!向亲戚朋友借!"

"建国这么争气,考上了清华,咱们不能让他上不了学!"

接下来的几天,父亲开始四处筹钱。

家里的粮食卖了,老母鸡也卖了,连我上学用的自行车也卖了。

但总共也就凑了2000块钱,离8000块钱还差得远。

"建国,要不你先去打工吧,等挣够了钱再上大学。"母亲心疼地说道。

"不行!"父亲坚决反对,"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咱们想想别的办法。"

那天晚上,父亲坐在院子里抽了一宿的烟。

第二天一早,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建国,咱们去找你二叔和三叔商量商量。"父亲说道。

我心里一沉。在我们那个年代,向亲戚借钱是最后的选择,也是最考验人情的时候。

二叔李富贵是我们家族里最有钱的人。

90年代初,他就下海做生意了,在县城开了个建材店,生意做得很红火。

前两年还买了辆桑塔纳,是村里第一个有小车的人。

三叔李善良就是个普通农民,和我们家的情况差不多,靠种地和养几头牛维持生活。

"咱们先去找二叔吧。"父亲说道,"他有钱,如果愿意帮忙,这事就解决了。"

那天下午,我和父亲一起到了县城,来到二叔的建材店。

二叔正坐在办公室里计算账目,看到我们进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山,建国,你们怎么来了?"二叔问道。

"二弟,建国考上清华了!"父亲高兴地说道。

"清华?真的吗?"二叔有些惊讶,"建国,你真厉害啊!"

"嗯,全省第一名。"我有些自豪地说道。

二叔笑着说道:"那可真是好事啊!"

"咱们老李家出了个清华大学生,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父亲趁机说道:"二弟,就是有个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你说。"二叔放下手中的账本。

父亲有些难为情地说道:"建国上大学需要钱,一年要8000块,咱家实在拿不出来..."

话还没说完,二叔的脸色就变了。

"大山,你这是什么意思?"二叔皱着眉头问道。

"二弟,我想向你借点钱,等建国毕业了有了工作,一定还给你。"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道。

二叔听了,脸色更加难看了。他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

二叔语气开始变冷:"大山,你这话说得,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你知道我做生意多不容易吗?这钱都是我的血汗钱!"

"二弟,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是建国..."父亲还想解释。

"别说了!"二叔打断了父亲的话,"大山,我跟你说实话,我不是不想帮你。"

"但是你想想,我的钱都是有用处的。"

"生意上要周转,孩子要出国留学,房子要装修,哪样不要钱?"

我看着二叔,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在村里开着小车、穿着西装的二叔,此刻在我眼中变得陌生起来。

"二弟,就借一点,我们真的没办法了..."父亲哀求道。

二叔坐回椅子上,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大山,你听我说。"

"读书有什么用?你看我,初中没毕业,现在不是一样有钱?"

"建国与其去读什么清华,不如跟我学做生意,保证比读书强!"

"可是建国考上了清华啊..."父亲还在坚持。

二叔冷笑道:"考上又怎么样?"

"别人家的孩子考上清华,人家有钱供;你们家穷,就别做那个白日梦了!"

这句话就像一把刀子扎在我心里,我紧握双拳,但什么也说不出来。

"再说了,我又不是建国的亲爹,凭什么供他读书?"二叔最后又补了一句。

父亲听到这话,脸色瞬间煞白,他站起身来,拉着我的手。

"走,建国,我们回家。"父亲的声音在颤抖。

我们走出建材店的时候,二叔在后面喊道:

"大山,你别怪二弟说话直,我这也是为你们好。"

"与其借钱读书,不如早点让建国出来挣钱,这样实际一些!"

回家的路上,父亲一句话都没说,我也默默地跟在后面。

到了家,母亲看我们的脸色就知道结果了。

"他不愿意借?"母亲问道。

父亲点了点头,然后进了屋,我听到他在屋里叹了一口气。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放在枕头边,红色的封面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难道我真的上不了大学了吗?难道二叔说得对,我们家穷就不配有梦想吗?

02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我们去找三叔,三叔就来了。

那时候天刚亮,院子里就传来了自行车的声音。

"大山在家吗?"是三叔的声音。

父亲赶紧出去迎接:"三弟,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我听说建国考上清华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三叔一脸兴奋,"我得来祝贺祝贺!"

"三叔。"我也走出屋子,心情有些复杂。

三叔激动地拍着我的肩膀:"建国啊,你真给咱们老李家争光了!"

"清华大学,那可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啊!"

母亲也出来了,给三叔倒了碗水:"他三叔,你喝口水。"

"不急,不急。"三叔摆摆手,"大山,建国上大学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父亲叹了口气:"三弟,说起来惭愧,这钱的事情还没着落呢。"

"需要多少钱?"三叔立刻问道。

"一年8000,四年就是3万多。"父亲说道。

三叔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我心里一沉,连三叔都觉得这钱太多了,看来真的没希望了。

但是三叔接下来的话让我震惊了:"大山,建国这孩子争气。"

"他考上清华是咱们整个老李家的光荣,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上不了学!"

"可是这么多钱..."父亲为难地说道。

"钱的事情咱们想办法!"三叔拍着胸脯说道。

"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让建国的前程给耽误了!"

听到三叔这么说,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三叔,话是这么说,可是咱们哪来这么多钱啊?"母亲担心地说道。

"我家里还有些积蓄,再加上..."三叔停顿了一下,"再加上把牛卖了,应该能凑个差不多。"

"什么?卖牛?"父亲吃惊地看着三叔,"三弟,那可是你家的宝贝疙瘩啊!"

三叔家养了两头牛,一头老牛一头小牛。

那头老牛已经养了三年了,平时三叔比对自己还细心,就指着它犁地、拉车、下崽挣钱呢。

"牛算什么?"三叔摆摆手,"建国的前程比什么都重要!"

"三叔..."我哽咽着说道,"您家里也不容易,我不能..."

"建国,你别说这话!"三叔打断了我,"你是咱们老李家的希望。"

"你是咱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还是清华的!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绝对不能错过!"

父亲听了,眼圈都红了:"三弟,这个恩情我们一辈子都还不清啊..."

"还什么恩情?咱们是一家人!"

"建国将来有出息了,光宗耀祖,咱们全家都跟着沾光!"

那天上午,三叔就回家去准备卖牛的事情了。

临走的时候,他拉着我的手说道:"建国,你好好准备上学的事情,钱的问题交给三叔。"

看着三叔骑着自行车远去的身影,我心中五味杂陈。

同样是叔叔,二叔有钱却不愿意帮忙,三叔没钱却要卖掉最珍贵的牛来供我上学。

这世界上的人心,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下午的时候,三婶张淑芳来了。

"建国他娘,我来和你商量个事。"三婶坐下来说道。

"什么事?你说。"母亲倒了杯茶给三婶。

"就是建国上学的事情。"三婶说道,"他三叔回去就要卖牛,我心里有些..."

我心里咯噔一下,以为三婶要反对。

"我心里有些不舍,但是我支持他三叔的决定。"三婶继续说道。

"建国这孩子从小就聪明,现在考上清华,这是天大的好事。"

"咱们做长辈的,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学!"

听到三婶这么说,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

"三婶..."我哽咽着说道。

"建国,你别哭。"三婶拉着我的手,"这是好事,高兴的事。"

"你三叔说了,那头牛养了三年,正是好价钱的时候,卖了能值2800块钱。"

"加上家里的积蓄,差不多能凑够你第一年的学费。"

"可是没有了牛,三叔家春耕怎么办?"我担心地问道。

"春耕的时候借别人家的牛,或者雇人犁地。"

三婶说道,"这些都不是问题,孩子的前程最重要。"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人都睡不着觉。

父亲在院子里抽了一夜的烟,母亲也在屋里偷偷抹眼泪。

第二天一早,三叔就牵着那头牛来了。

那是一头黄牛,毛色油亮,体格健壮。

三叔平时对它比对自己还好,每天都要给它刷毛,喂的草料也是最好的。

三叔拍着牛背说道:"建国,来,和这头牛告个别。"

"它为了你的学费,要离开咱们家了。"

我走过去,摸着牛头,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这头牛眼睛很温顺,偶尔还会用舌头舔舔我的手。

它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卖掉了。

"大山,咱们走吧。"三叔说道,"趁早去县城,好卖个好价钱。"

父亲点点头,和三叔一起牵着牛往县城走,我也跟着去了。

到了县城的牲畜市场,已经有不少人在买卖牲畜了。

三叔牵着牛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几个买主都过来看牛。

"这牛不错,多少钱?"一个中年男人问道。

"3000块。"三叔开价道。

"太贵了,最多2500。"买主摇头道。

"这牛才三岁,正是好时候,2800,不能再少了。"三叔坚持道。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2700块钱成交了。

看着那头牛被新主人牵走,三叔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就被坚定代替了。

随即,三叔高兴地说道:"建国,学费有着落了!"

"加上我家里的1200块积蓄,还有你爹凑的2000块,够你第一年的学费了!"

我看着三叔手里的钱,心情复杂极了。

这2700块钱,是三叔三年的心血,是他家里最值钱的财产,现在全部变成了我的学费。

"三叔,这个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哽咽着说道。

三叔摆摆手:"说这些?什么恩情不恩情的?"

"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就是对三叔最好的报答。"

回到家里,三叔把钱交给了父亲。

"大山,这钱你收好了,明天就给建国办手续,准备上学的事情。"三叔说道。

三叔拍拍父亲的肩膀,"建国有出息了,咱们老李家都跟着光荣。"

那天晚上,三叔还拿出了家里仅有的200块钱。

"建国,这是三叔给你的零花钱。"三叔把钱塞到我手里,"到了北京别委屈自己。"

"三叔,这钱我不能要..."我推辞道。

"必须要!"三叔坚持道,"在北京花钱的地方多,这点钱不算什么。"

我接过钱,眼泪再次流了下来,200块钱对三叔家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

就在这时,院子外面传来了汽车的声音。

"谁这么晚还开车来?"父亲疑惑地说道。

打开院门一看,是二叔的桑塔纳。

二叔从车上下来,穿着一身西装,手里还拎着一些礼品。

"大山,三弟也在啊。"二叔笑着走进院子。

"二哥。"三叔淡淡地打了个招呼。

"我是来祝贺建国考上清华的。"二叔把礼品放在桌子上,"这点东西不成敬意。"

父亲看着二叔,没有说话,昨天的事情还历历在目,现在二叔又来干什么?

"建国,恭喜你啊!"二叔拍着我的肩膀说道,"清华大学,了不起!"

"谢谢二叔。"我客气地回应道。

"对了,听说你们为学费的事情发愁?"二叔突然问道。

屋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

"已经解决了。"父亲冷冷地说道。

"解决了?怎么解决的?"二叔好奇地问道。

"三弟把家里的牛卖了,凑够了学费。"父亲说道。

二叔听了,脸色有些不自然,他看了看三叔,又看了看我们。

"三弟,你真是..."二叔欲言又止。

"没什么,应该的。"三叔平静地说道。

二叔坐了一会儿,就找个借口离开了,看着二叔的车子远去,三叔摇了摇头。

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人心冷暖。

03

1996年9月1日,我踏上了北去的火车。

火车站台上,父亲、母亲、三叔、三婶都来送我。

大家的眼圈都红红的,但脸上都带着笑容。

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道:"建国,到了北京好好学习,别让三叔的牛白卖了。"

"记着给家里写信,报个平安。"母亲抹着眼泪说道。

"建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就是对三叔最好的回报。"三叔握着我的手说道。

火车开动的时候,我透过车窗看着越来越远的亲人们,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激动、兴奋、不舍、愧疚,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有了出息,第一个要报答的就是三叔。

到了清华园,看着那些古朴的建筑,我既兴奋又紧张。

这里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全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宿舍里的室友们来自全国各地,大家互相介绍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有多大。

"我是上海的,我爸是工程师。"一个室友说道。

"我是广州的,我家开公司的。"另一个室友说道。

"我是北京本地的,我爸在部委工作。"第三个室友说道。

轮到我的时候,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是河南农村的,我爸是农民。"

室友们都很友好,没有因为我的出身而看不起我,但我还是能感受到那种差距。

他们的衣服都是名牌,我的衣服都是母亲手工做的;

他们的生活费一个月好几百,我一个月只有100块钱;

他们可以随便买书买资料,我要精打细算每一分钱。

但是我没有自卑,反而更加努力学习。

我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学好本领才能报答三叔的恩情。

第一个学期,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拿了全班第二名,还获得了300块钱的奖学金。

拿到奖学金的那天晚上,我在宿舍里给家里写信。

【亲爱的爹娘,三叔三婶,我在北京一切都好,请家里人放心。

这次期末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二名,还获得了300块钱的奖学金。

这是我在清华拿到的第一笔奖学金,我决定把它寄回家,给三叔补贴家用。

三叔为了我的学费卖掉了牛,现在春耕肯定很困难。

这300块钱虽然不多,但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三叔不要推辞。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每学期都拿奖学金,这样就能减轻家里的负担了。

请三叔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好好报答他。

此致敬礼!建国,1997年1月15日】

写完信,我把300块钱一起装进信封,第二天就寄回了家。

过了半个月,我收到了三叔的回信。

【建国,收到你的信和钱,三叔很高兴。

你能在清华取得好成绩,三叔感到骄傲,但是这300块钱三叔不能收。

你在北京花钱的地方多,自己留着用。

三叔家里的情况不用你担心,春耕的事情已经想办法解决了。

你只管好好读书,这就是对三叔最好的报答。】

看着三叔的信,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三叔家里明明很困难,但还是不愿意收我的钱。

后来我才知道,那年春耕的时候,三叔家因为没有牛,只能花钱雇人犁地。

300块钱对他们来说真的不是小数目,但三叔就是不收。

大二的时候,我开始勤工俭学。

周末去做家教,暑假在北京打工,赚来的钱除了自己的生活费,剩下的都寄给家里。

但是每次寄钱回去,三叔都会原数退回来,还会附上一封信劝我把钱留着自己用。

大三的时候,我的成绩更好了,连续拿了两个学期的一等奖学金。

同时我还参加了学校的科研项目,跟着教授做计算机软件开发。

那时候正值互联网兴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受欢迎。

很多企业都来学校招聘,开出的薪水也越来越高。

我开始憧憬毕业后的生活,憧憬着能够赚很多钱,然后好好报答三叔。

大四的时候,我面临着人生的重要选择。

有几个选择摆在我面前:一是留在北京的大公司工作,薪水不错但发展有限;

二是去上海的外企,薪水很高但工作压力大;

三是南下深圳,那里正是创业的热土,机会很多。

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了深圳,因为我听说那里的互联网公司发展很快。

如果抓住机会,说不定能够快速致富,那样就能更好地报答三叔了。

2000年6月,我从清华大学毕业了。

毕业典礼上,我穿着学士服,心情无比激动。

四年的清华生活即将结束,新的人生即将开始。

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我想起了三叔卖牛的场景;

想起了他对我的期望,想起了这四年来家里人对我的支持。

"三叔,我毕业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道,"我一定会让您为我骄傲的!"

毕业后回家的那个夏天,是我最后一次在家里住这么长时间。

三叔看到我回来,高兴得不得了。

三叔拉着我的手说道:"建国,你现在是大学生了!"

"而且还是清华的大学生!真是给咱们老李家争光了!"

我看着三叔,发现他老了很多。

四年时间,他的头发白了一大半,脸上的皱纹也深了很多。

"三叔,这些年辛苦您了。"我愧疚地说道。

"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三叔摆摆手,"看到你有出息,三叔心里高兴着呢!"

那个夏天,我在家里住了一个月。

每天晚上,我都会到三叔家坐坐,听他讲这些年村里的变化。

三叔告诉我,他们家这几年过得确实不容易。

没有了牛,春耕秋收都要花钱雇人,成本高了不少。

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卖牛供我读书的决定。

"一天晚上,三叔拉着我的手说道:"建国,三叔跟你说句心里话。

"这些年虽然苦了点,但是看到你有出息,三叔觉得一切都值得。"

"三叔..."我的眼眶湿润了。

"你现在要去深圳了,那里离家远,以后回来的机会就少了。"

三叔继续说道,"但是三叔支持你,年轻人就应该到外面闯闯。"

"三叔,等我在深圳站稳脚跟了,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我认真地说道。

"什么报答不报答的?"三叔笑着摇头,"你好好的,就是对三叔最好的报答。"

8月底,我离开家乡,踏上了南下深圳的旅程。

在火车上我暗暗发誓,这一次是离开,下次回来的时候,一定要让三叔过上好日子!

04

2000年9月,我来到了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到处都是机会,到处都是梦想。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对未来的憧憬。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型软件公司当程序员,月薪3000块。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个薪水已经不错了,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我想要更多的钱,因为我要报答三叔,要让他过上好日子。

工作之余,我一直在学习新技术,关注行业动态。

2000年前后,正是中国互联网起步的时候,各种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01年,我跳槽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薪水涨到了5000。

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是发展前景看好。

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很多公司倒闭了。

我所在的公司也受到了冲击,一度发不出工资,那段时间,我经常担心自己会失业。

但是危机中也有机遇。正是在那个时候,我遇到了我的伯乐——张总。

张总是一个有眼光的企业家,他看中了互联网的未来,决定在这个时候抄底进入。

他挖了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创办了一家新的互联网公司。

"建国,我看好你的技术能力和工作态度。"张总对我说道,"跟着我,保证不会亏待你。"

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因为我看出来,张总是个有格局的人,跟着他能够学到更多东西。

新公司刚开始很艰难,我们几个人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但是大家都充满了激情,相信这家公司会有美好的未来。

2003年,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与此同时,我的薪水也涨到了8000块。

2004年,公司业务快速发展,我被提升为技术总监,薪水涨到了1万2。

2005年,公司拿到了第一轮融资,我作为技术骨干,还拿到了一些股份。

那一年春节回家的时候,我给三叔带了很多礼品,还偷偷给了三婶2000块钱。

"建国,你这孩子,赚点钱不容易,别老往家里拿。"三叔知道后有些生气。

"三叔,我现在工作稳定了,收入也不错,这点钱不算什么。"我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三叔摇头道,"你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多,自己留着用。"

"再说了,你现在还没结婚,以后买房子、娶媳妇都要钱。"

看着三叔关心的样子,我心中暖流涌动。

从小到大,三叔就是这样,总是为别人着想,从来不为自己考虑。

2006年,公司的业务更上一层楼,我的年薪达到了20万。

这个收入在深圳已经算是中产阶级了。

2007年,我用自己的积蓄在深圳买了一套小房子。

虽然只有60平方米,但这是我的第一套房产,意义重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公司都受到了冲击。

但是我们公司因为业务模式比较稳健,反而在危机中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我也因为在危机中的出色表现,被提升为副总裁,年薪达到了50万。

2009年,公司准备上市,我手中的股份价值已经超过了100万。

那一年春节,我回到家乡,三叔家依然是那间老房子,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三叔,我现在有钱了,咱们在县城买套房子吧。"我对三叔说道。

"买什么房子?"三叔摆手道,"我在村里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县城?"

"县城条件好,医疗、教育、交通都方便。"我劝说道。

三叔固执地说道:"我一个老农民,去县城干什么?"

"再说了,你的钱留着自己用,别为我操心。"

看着三叔坚决的样子,我知道他是不会同意的。

但我在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想办法改善三叔的生活条件。

2010年3月,我们公司成功上市了。

作为公司的早期员工和高管,我持有的股份一夜之间价值千万。

当我看到股票交易软件上的数字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十年前,我还是一个为学费发愁的农村孩子;十年后,我已经是身价千万的成功人士了。

但是在激动之余,我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三叔。

如果没有三叔当年卖牛供我读书,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这份成功有三叔的一半功劳。

我决定,是时候回家报恩了。

那年春节前,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家过年,给三叔一个惊喜。

这一次回家,意义非同寻常。

我要用自己的成功,来报答三叔十四年前的恩情。

05

车子驶进村庄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这个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小村庄,依然是记忆中的模样。

我没有直接开车到三叔家,而是先把车停在了村口,步行进村。

我想低调一些,不想搞得太张扬。

路过几户人家时,有些乡亲认出了我。

"这不是建国吗?回来了?"一个大婶惊喜地喊道。

"是我,王婶。"我笑着打招呼。

"建国现在可了不起了,在深圳当大老板呢!"另一个乡亲说道。

我摆摆手:"没有没有,就是普通的工作。"

其实这些年来,我的一些情况村里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父亲偶尔会和乡亲们提起,说我在深圳工作不错,收入还行。

但具体有多成功,他们并不清楚。

走到三叔家门口时,我的心情有些复杂。

十四年了,这间房子似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样的破旧。

我深吸了一口气,敲响了房门。

"谁啊?"三叔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三叔,是我,建国。"我的声音有些颤抖。

屋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房门被快速打开了。

三叔出现在门口的那一刻,我的心猛地收紧了‬。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