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璜泾这门百年老手艺,了不起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0日 21:10 1 admin


家里传了几代人的老红木家具掉榫开裂没处修?

老祖宗的手艺眼看要失传?

璜泾这门百年老手艺,了不起

别急,苏州璜泾镇的老匠人还在守着呢。

这门源自明清宫廷的雕刻技艺,在太仓璜泾传承了上百年,刀尖下的功夫让红木从家具变身艺术品,连日本藏家都抢着收藏。

这些老物件能传世,靠的不仅是木头金贵,更是背后分毫不能错的匠人魂。

璜泾这门百年老手艺,了不起

璜泾红木雕的根子硬着呢。

清代末年,修过北京故宫的香山匠人王荣司把手艺带到了璜泾,王家一脉成了太仓雕刻的祖师爷。

老匠人做活讲究到了骨子里:木料得先脱脂阴干整年,否则准开裂;雕花不用电磨,几十种刻刀轮换着来;榫卯严丝合缝到能扛住百年摇晃;最后还得拿木贼草手工打磨七遍,天然生漆反复擦涂才算完。

你看那些暗红色家具表面像抹了油,摸着温润如玉,全是手上硬功夫磨出来的。

璜泾这门百年老手艺,了不起

如今璜泾老师傅越来越少,七十多岁的赵惠彬算是个“活招牌”。

从给外公打下手的小学徒到现在,手里刻刀一握就是50年。

他工作室里摆着半人高的松梅笔筒,树根疙瘩在他刀下变成爬山的小童、下棋的老翁,连衣褶的飘动感都透着活气。

璜泾这门百年老手艺,了不起

镇上人说他刻东西“会说话”——木头疙瘩没生命?

那是没遇上懂它的手。

现在新华村还有年轻人在跟他学,外贸单子也重新多起来,日本客户点名要“璜泾工”的茶盘摆件,当国礼送人都够档次。

老手艺熬过沉寂期不是靠卖惨。

璜泾这门百年老手艺,了不起

红木雕的魂在变通:从前雕龙凤是讨富贵,现在刻山水意境更吃香;八仙桌太笨重?

改成茶台配透雕卷草纹,年轻人照样买单。

赵师傅带徒弟总念叨“心里想啥,刀尖就刻啥”,可手里活半点不糊弄。

木头开裂能修,手艺断了就真没了。

看看故宫里那些擦得锃亮的红木柜子,老祖宗的审美真不是盖的。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