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藏传佛教的“曼陀罗”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18日 16:34 1 admin

曼陀罗(梵语“Mandala”,藏语“དཀྱིལ་འཁོར”,音译“金廓”或“坛城”)是藏传佛教中极具象征意义的宇宙模型与修行工具,常用于沙画、壁画和修行仪式,其核心内涵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核心定义与象征意义

  1. 宇宙的微观呈现
    曼陀罗被视为“宇宙的蓝图”,以几何图形(如圆、方、三角)构建中心对称结构,象征佛菩萨的净土或宇宙秩序。中心通常为本尊佛(如大日如来),外围环绕护法神、莲花、火焰等元素,代表从混沌到净化的修行过程。
  2. 修行者的心灵地图
    通过绘制或观想曼陀罗,修行者将内心杂念转化为有序的符号系统,实现“心住一境”的禅定状态,最终达成对宇宙真理的领悟。

二、艺术形式与分类

  1. 平面曼陀罗(唐卡、壁画)沙画曼陀罗:用彩色沙子精心绘制,完成后即被扫除,象征“无常”哲学。例如,西藏僧人耗时数月制作的沙画,在仪式结束后倒入河流,寓意“万法皆空”。唐卡曼陀罗:以矿物颜料绘制于布面,常见题材如《时轮金刚坛城》《五方佛坛城》,色彩鲜艳,细节繁复。
  2. 立体曼陀罗(建筑、法器)寺院建筑:如桑耶寺的“须弥山”布局,中央大殿象征须弥山,四角配殿代表四大部洲,体现曼陀罗的宇宙观。鎏金铜坛城:供奉于佛龛中的金属模型,常作为密宗修行时的观想对象。
  3. 动态曼陀罗(仪式、舞蹈)羌姆舞(金刚舞):僧人佩戴面具,按固定路线舞蹈,模拟曼陀罗中的护法神巡游,驱邪祈福。转经筒与转山:信徒绕行佛塔、神山,形成动态的曼陀罗轨迹,积累功德。

三、文化功能与哲学内涵

  1. 宗教仪式核心灌顶仪式:上师以曼陀罗为媒介,向弟子传授密法,象征授予宇宙能量。火供仪式:将曼陀罗图案投入火中,作为供养诸神的祭品。
  2. 哲学隐喻圆与方的对立统一:外圆代表轮回,内方象征涅槃,体现佛教“即世间而出世间”的辩证思想。色彩象征:白色(纯洁)、红色(智慧)、蓝色(慈悲)等颜色对应不同佛菩萨与修行阶段。
  3. 跨文化影响心理学应用:荣格将曼陀罗视为“自性原型”的体现,用于分析潜意识与心理整合。现代艺术:20世纪艺术家如克利、杜尚受曼陀罗启发,探索抽象与秩序的关系。

四、北京相关景点中的曼陀罗

  1. 雍和宫万福阁壁画:绘制有《大威德金刚坛城》,以九宫格布局展现密宗本尊的威猛相。法轮殿:地面中央镶嵌铜制曼陀罗图案,供信徒绕行祈福。
藏传佛教的“曼陀罗”

大威德金刚

  1. 白塔寺(妙应寺)塔基浮雕:须弥山造型的塔基刻有曼陀罗纹样,融合印度、尼泊尔与藏传佛教艺术风格。
藏传佛教的“曼陀罗”

图片实在找不到,我就画了一张示意图

  1. 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塔身浮雕《六道轮回图》与曼陀罗元素结合,体现汉藏佛教艺术的交融。
藏传佛教的“曼陀罗”

六道轮回图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