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解读丨前所未有的“奉示召见”,是中国对高市早苗的威慑警告!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15日 02:47 1 admin

结合近日中日关系陡然恶化的现状,让“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些以往广为人知的金句,显得格外具有现实针对性。


挑事的导火索在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国会宣称,中国大陆对台湾动武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暗示日本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性。高市此论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鼓吹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联,其言论之险恶、性质之恶劣令国际社会咋舌。连日本前任首相石破茂都公开表态反对。石破13日在日本一档广播节目中表示,高市的言论几乎等同于“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历届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都避免发表类似‘在某种情况下就会这样做’的明确言论”。


值得警惕的是,在中方表达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后,日方还执迷不悟、拒不撤回。高市声称,有关言论符合日本政府看法,无意撤回或取消,还公然给“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代表”谢长廷颁发“旭日大绶章”。


解读丨前所未有的“奉示召见”,是中国对高市早苗的威慑警告!


高市错误言论招致中方严正回应。11月14日凌晨2:56,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凌晨发文,时间点异乎寻常,可见事态紧迫性;消息开头明确“奉示”而行,凸显中方的严重关切;再细看孙卫东副部长的措辞,严肃意味十足。


孙卫东以“五个严重”定性日方行径:严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战后国际秩序,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他强调:“14亿中国人民对此绝不答应!”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80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历经14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80年后的今天,任何人胆敢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国统一大业,中方必将予以迎头痛击!”孙卫东的这番表态,既是历史的沉重回响,也是对日方当下及未来的明确警告。


解读丨前所未有的“奉示召见”,是中国对高市早苗的威慑警告!


▍“极为罕见的顶级外交抗议形式”


“外交部副部长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在我看来,这是中国外交体系中极为罕见的顶级外交抗议形式。”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对直新闻分析。


围绕中日之间问题的历史纵向对比来看,以往通常是以“召见”“约见”为主,也有过“奉命召见”的情况,但“奉示召见”显然是第一次。比如,2021年4月15日,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就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废水提出严正交涉。2022年8月4日,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邓励奉命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就七国集团外长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发表涉台错误声明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2025年8月13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约见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就历史、台湾和在日中国公民安全等问题向日本表达严重关切。


围绕中外间的横向对比来看,如2022年8月2日深夜,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奉命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代表中国政府就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陈洋分析指出,不论是横向对比,还是历史纵向对比,都表明中方此次对日本的抗议级别更高,且在以往没有出现过。这释放了3个信号。


首先,权威性。“奉示”意即“奉上级指示”。这表明这次召见不是外交部副部长根据日常职责进行的例行交涉,而是由更高层级(如中央政治局层面)直接决策和授权的行动,表明该事件已上升为最高决策层关注的重大事件,而非普通的外交摩擦。它不是某个官员的决定,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其次,严重性。中方将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定性为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公然侵犯,触发中国最高级别的外交抗议机制,提升了交涉的严肃性、权威性和不可退让性。向日方传递了“这是最终决定,没有谈判余地”的信息。


最后,警告升级。中方“奉示召见”旨在震慑日方,敦促其立即纠错,暗示如果日方不改,中方可能采取更实质性的反制措施。


陈洋表示,总而言之,“奉示召见”意味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外交召见,而是代表着中国最高决策层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言论的“黄牌”警告,具有极强的政治威慑力。


▍“迎头痛击”高频率出现


“迎头痛击”意为正面给予对方沉重打击,该措辞在近日高频率出现。


14日早晨,《人民日报》署名“钟声”的评论员文章亮明立场,字字铿锵地指出:绝不容忍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越线挑衅。“再次正告日方,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14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表示,日方若不深刻汲取历史教训,胆敢铤而走险,甚至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必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铜墙铁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付出惨痛代价。

而在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更是火力全开,连发四问:今天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再提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究竟是何居心?是否要重蹈军国主义覆辙?是否要再次同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为敌?是否企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林剑强调,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当天,外交部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X平台连发六张海报,使用日英双语警告高市早苗,清晰地表明立场:“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使用日语,旨在用国际社会、特别是日本能够充分理解的语言发出警告,杜绝日方任何误读或狡辩的可能性,展示中方不容妥协的坚定立场。


解读丨前所未有的“奉示召见”,是中国对高市早苗的威慑警告!


从外交部发言人的连番诘问,国防部等部门的严正回应,到外交部副部长奉示召见,再到权威官媒的发声,中国通过多层次渠道,在短时间内向日本乃至国际社会传递了清晰的信号:中方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立场坚如磐石,不容任何挑衅。


陈洋认为,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动作,反映出中方在面对核心利益挑衅时的统一、高效和立体化的应对机制。这种迅速而强烈的反应,表明中方认为高市早苗的错误涉台言论,已经构成了对中国主权和国家统一的重大、实质性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最高规格的强硬措施予以压制和反击。


▍“迎头痛击”的潜在举措


对于毫不含糊“迎头痛击”,中方的底气在哪?潜在举措有哪些?陈洋分析,中方可能采取的多维度反制措施将兼具精准性、威慑力与合理性,涵盖外交、经济与军事等多个层面。


在外交方面,中方可在联合国、东盟地区论坛、中日韩等多边框架下,公开谴责日本的军事扩张倾向和“介入他国内政”的行为,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在双边渠道,可无限期推迟涉及战略安全、经济合作的高级别对话机制。


在经济方面,针对参与日本军事工业、高科技产业或支持反华政客的特定企业,实施出口管制、进口限制或反倾销调查。例如,限制稀土等战略物资对日出口,对日本汽车零部件、半导体材料等高依赖产业实施定向制裁;对参与台海挑衅的日本军工企业实施全面贸易禁令,切断其资金链等。


在军事层面,解放军可举行更大规模、更接近实战的“封锁演习”,模拟对台岛的包围和打击,压缩“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的空间;针对任何计划参与台海冲突的外部军事基地和关键设施进行反制目标锁定,这包括日本西南诸岛上的导弹阵地和可能的前进基地,形成强大且可信的战略威慑。


解读丨前所未有的“奉示召见”,是中国对高市早苗的威慑警告!


陈洋注意到,不久前的10月31日,中日两国领导人在韩国庆州举行了中日领导人会谈。当时,高市向中方郑重表态称,“在台湾问题上,日本将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中的立场”。但不到两周时间,高市就在涉台问题上大放厥词,破坏中日之间的政治互信基础,削弱中方对高市内阁的信赖,甚至让中方今后很难再相信日本政府的政治承诺和政治表态。


短期来看,中日关系将步入一段高风险期,政治对立加剧将难以避免。从中长期来看,无疑将影响中日之间的一些正常交流,或让一些已恢复的交流活动再次陷入停滞,对于中日关系未来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要打破这一困局,关键在于日方能否恪守承诺、纠正错误。众人心知肚明的是,高市一味“搞事”,终将“出事”。


记者丨黄茹娟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郭永佶

审校丨张思南

监制丨王云霞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