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四年后,赵薇又出现了。齐肩短发,淡妆素面,一身黑衣并不起眼,若不是被路人认出,几乎没人意识到,这就是当年演“小燕子”一夜爆红、风头无两的赵薇。身上...
2025-11-07 0
最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原定于11月5日的回家之路,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当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宣布,神舟二十号飞船因疑似遭遇微小空间碎片撞击,需要推迟返回时,无数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不过,这次意外更像是一声发令枪,它所启动的并非一片手忙脚乱的应急响应,而是一套早已演练纯熟、环环相扣的安全预案。
这次事件的“肇事者”,是一种看不见的对手空间碎片,它们不是科幻电影里呼啸而过的陨石,而是人类自己留在太空中的“垃圾”,是所有失效人造物体的统称。
而且大约有六成的碎片,都源于那些寿终正寝的航天器或火箭残骸在轨道上发生的解体与碰撞。
太空碎片吓人的地方根本不是个头大小,而是它飞起来的速度,每秒能飙到7.9公里,这速度还有个名字叫第一宇宙速度,简直快得离谱。
换算一下,就是每小时上万公里,在这种速度下,能量被放大到极致,一颗看似不起眼的微小碎片,也拥有着惊人的破坏力。
更头疼的是太空碎片的数量,现在人类能盯上的、个头超过10厘米的碎片,大概有3万个,这些大家伙还好说,空间站能主动调整轨道躲开它们。
但真正让人头疼的,是那数量估计超过1亿个、无法追踪的微小碎片,面对它们,现阶段没有完美的防御手段,只能依靠飞船和空间站自身的“硬扛”。
这种硬扛靠的是物理防护,比如类似防弹衣的间隙装甲,以及系统层面的冗余设计,毕竟用激光武器去清理这些又小又快的碎片,不仅难以跟踪,而且耗电巨大,对于电力宝贵的空间站来说,根本不现实。
这种威胁绝非纸上谈兵,近年来,随着星链等巨型星座项目的大规模发射,近地轨道变得日益拥挤,撞击风险也呈指数级增长。
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就曾被一颗几毫米的碎片直接击穿,我们自己的空间站也没能幸免,太阳翼就曾被击中,神舟十七乘组还专门为此出舱进行维修和加装防护装甲。
那么当撞击发生时,航天员是如何察觉的?
他们可能不会亲眼看到什么,但飞船的异常反应会立刻报警,也许是一声突兀的撞击声,也许是飞船传来的异常震动,或者是系统传感器报出的过载警报,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一套标准化的响应流程被瞬间激活。
接下来的核心步骤,不是别的,正是全面而细致的损伤评估,地面指挥中心会与航天员协同,对飞船进行一次彻底的“体检”,排查所有可能的故障,这是决定后续一切行动的关键,容不得半点马虎。
评估工作的核心,是判断损伤的性质和位置,究竟只是外部蒙皮的“皮外伤”,还是伤及了核心系统的“内伤”?
可是要知道,检查的重点,会集中在那些事关生死的关键部分,比如生命保障系统、返回时抵御高温的热防护系统,以及负责姿态和轨道的飞行控制与推进系统。
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如果确认飞船所有关键设备完好无损,功能一切正常,那么在经过反复确认后,可以重新规划返回。
但如果发现任何可能危及航天员安全的损伤,载人返回的选项就会被立刻否决,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时更深层次的保障体系便会登场。
当然,中国载人航天的底气,正来自于这套“万无一失”的后备方案,即便飞船真的无法安全返回,我们依然有三重保险,确保航天员高枕无忧。
第一重保险,就是航天员身处的空间站本身,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实验室,更是一个坚固的“太空母港”和物资充裕的避风港。
空间站的天和舱与问天舱,总共设计了6个独立的卧室,足以从容支持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长期驻留,生活条件甚至优于国际空间站。
更重要的是物资储备,空间站上提前储备了可供6个人长期生活6个月以上的食物、饮水和氧气等物资,这意味着即便任务需要延长,航天员也能在轨舒适地等待,完全不存在生存压力。
第二重保险是“船在天,船在地”的备份策略,中国载人航天严格遵循“发射一艘,备份一艘”的滚动待命原则。
早在神舟二十一号发射之前,作为备份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及其配套的长征2F火箭,就已经在地面发射场进入了待命状态。
这种未雨绸缪,与航天史上的悲剧形成了鲜明对比,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隔热瓦受损,在地面明知有风险却未采取任何救援措施的情况下强行返回,最终导致解体,7名航天员牺牲。
而我们严格的备份策略,就是为了杜绝此类悲剧,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原则:已经对接的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并不能被调用去接回神舟二十号的乘组,因为它是在轨航天员的“救生艇”,必须时刻保证有一艘可用飞船,这是铁律。
第三重保险是全球最快的“太空救援”响应能力,如果真的需要发射备份飞船实施救援,我们的长征2F火箭具备应急发射能力,可以将标准的45天发射准备流程,极限压缩到8.5天内完成。
要知道,这是目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载人航天应急响应速度,这个速度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就连2024年美国波音的“星际客机” 都出了故障,害得航天员在空间站多待了8个月才回来,最后还是靠SpaceX的龙飞船接回去的,这事也更说明,自家得有一套又快又靠谱的应急办法,有多关键。
包括2024年,美国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发生故障,导致航天员在空间站滞留了8个月之久,最终由SpaceX的龙飞船接回,这更凸显了拥有一套快速、可靠的自家应急体系是多么重要。
所以神舟二十号的这次延期,虽然是一次计划外的意外,但更是一次极具价值的“实战演习”,它在真实的环境下,系统性地检验了我们从威胁预警、在轨诊断到应急救援的全链条风险应对能力。
这次事件向所有人证明,我们的航天员身后,有着一个由充足物资、严密备份和快速响应共同构筑的坚实后盾,公众可以放心,我们拥有足够的能力和周全的预案,确保每一位航天英雄都能平安回家。
参考资料:红星新闻
相关文章
消失四年后,赵薇又出现了。齐肩短发,淡妆素面,一身黑衣并不起眼,若不是被路人认出,几乎没人意识到,这就是当年演“小燕子”一夜爆红、风头无两的赵薇。身上...
2025-11-07 0
膝盖还没老,跑姿先报废——2024年4月,北京奥森公园,一位26岁程序员刷10公里PB后蹲地不起,热搜视频里那句“我明明跑得不快”让30岁以下跑群瞬间...
2025-11-07 0
11月6日,十五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结束,全红婵接受采访,坦然说“我现在也很开心”。被问到伤情恢复如何时,她直言“不怎么样”。全红婵表示,她的...
2025-11-07 0
今天中午12点03分48秒,立冬节气正式来了。朋友圈里好多人都在说,今年冬天会不会特别冷,会不会下大雪?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大雪多不多,就看立冬"。这...
2025-11-07 0
11月6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陈芋汐/掌敏洁全程领先,最终夺冠,全红婵/王伟莹排名第五。此前广东队教练何威仪表示,全红婵是带伤...
2025-11-07 0
莫言说“跟谁过都是一个鬼样”,原来这才是婚姻最戳心的真相。有没有发现?婚姻里压根没什么“对的人”,全靠俩人选日子过!前几天跟闺蜜们搞了个线上唠嗑局,仨...
2025-11-07 1
有人说,现在买房是“上车”;也有人说,现在买房是“上套”。房价跌了、利率降了、工资还卡在原地。有房的人天天盯着月供叹气,没房的人盯着房价犹豫不决。两边...
2025-11-07 0
风吹过老屋的午后,窗前阳光明亮又温柔。随手翻动抽屉时,一纸泛黄悄然滑落在脚边。我拾起那封写满岁月褶皱的情书,心里竟像被春水微波漾动。粗糙信封上,墨迹已...
2025-11-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