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01日 23:21 1 cc

2025年9月27日,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唯之能源股份已完成司法划转。此次变动致使公司实际控制人缺位,亿晶光电自此正式踏入“无主”之境。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这事在光伏圈不算小新闻,毕竟亿晶光电当年可是A股“光伏第一股”,现在落到这步田地,还挺让人唏嘘的。

曾经,它是“光伏第一股”,辉煌无限;如今,却陷入“无主”之境,尽显落寞。企业控制权两度重大洗牌,恰似一曲跌宕乐章,奏响市场风云变幻的旋律。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亿晶光电的传奇始于2003年,苟建华于彼时创立常州亿晶光电。创业之初,发展迅猛异常。短短六年,即从2003年至2009年,便跻身国内光伏企业前列,尽显蓬勃之势。

2011年,其发展态势愈加强劲,成功借壳海通集团登陆A股市场。作为国内首家专注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的上市企业,于行业中尽显先锋之姿。

当时签的对赌协议太严苛,现在回头看,这其实给后来的麻烦埋了伏笔。

2010年公司净利润还到了峰值,本来以为能一路顺下去,结果2012年就撞上了欧美“双反”调查。

美国当年6月,就对咱们光伏电池征了18.32%到249.96%的反倾销税,欧盟2013年6月也跟着征,税率11.8%到47.6%。

行业骤然遇冷,亿晶光电业绩陷入巨亏之境。苟建华因对赌折戟,无奈之下,只得出让大量股份以作补偿,昔日风光似已难再。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早期光伏企业那会儿都有点“野蛮生长”,资本运作和风险管理这块儿根本没跟上,出这事儿也不算完全意外。

2019年可谓关键转折之年。彼时,地产商古耀明借助勤诚达投资(后为唯之能源),从苟建华手中接掌控制权。自此,公司告别创始人主导阶段,正式步入“地产资本”新纪元。

本来大家还盼着地产资本能带来点新活力,结果2022年唯之能源干了件事儿,把手里亿晶光电的股份全质押了,帮关联房企勤诚达控股融资。

搞不清当时是怎么想的,把上市公司股权和地产债务绑这么紧,这不就是埋雷吗?

到了2025年,雷果然炸了。

5月的时候,福田法院就说要拍卖唯之能源手里的2亿股,占亿晶光电总股本的16.9%,用来还债务。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8月26到27号,1.5亿股分三批在京东上拍卖,李颜涛、杨昔青、张寿春三个人各拍了5000万股,每股价格差不多3块出头,每人花了大概1.5亿。

9月1日至9日期间,相关股份陆续完成过户手续。至此,唯之能源已全然不再持有亿晶光电的任何股份,二者股权关联宣告终结。

六年的合作就这么结束,说难听点,这哪是战略退出,明明是被动的司法强制出清,对双方来说都是双输。

巨亏20亿+负债率94%,亿晶光电的钱袋子难题

亿晶光电的业绩,这些年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上上下下没个准儿。

2010年,企业迎来盈利巅峰。此后,受“双反”冲击,企业陷入亏损困境。为缓解资金压力,只能依靠股东出让股份,以解燃眉之急。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2022年好不容易缓过来,营收做到98.76亿,还赚了1.27亿,本来以为是转机,结果2023年又不行了,营收和净利润都降了,净利润比上年少了快一半。

2024年更惨,营收一下降了快六成,直接亏了20.9亿,四个季度没一个盈利的。

2025年上半年也没好转,营收11.81亿,比上年同期少了四成多,还亏了1.53亿

这经营情况是真没稳住

财务上的麻烦更大,2025年末的时候,亿晶光电总资产58.75亿,比上年少了4.49%,但负债有55.5亿,资产负债率高达94.47%,这都快资不抵债了。

公司说亏了钱是因为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变快,但老实讲,内部经营优化没跟上的问题,它可没提。


本来想单说亿晶光电不行,后来发现行业确实也难

2024年东方日升亏了15.2亿,爱康科技亏了8.7亿,整个光伏行业都不好过。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但亿晶光电亏得更多,负债率也更高,这说明它自己的问题比行业共性问题还突出。

就拿行业数据来说,2023到2025年一季度,光伏设备行业平均有息负债率越来越高,赚钱能力也下降,2024年全行业都从盈利变亏损了。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现金流也紧张,2025年一季度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占比都是负的,企业周转资金都成问题。

更别说融资了,2023到2025年上半年,行业再融资规模从187.9亿降到1.9亿,能融到钱的企业从6家变成1家,反观整个A股,再融资规模还涨了33.4%,光伏企业是真难拿到钱。

现在亿晶光电成了“无主”公司,股权特别分散,除了原控股股东,前九大股东持股都低于5%,最高的才4.62%。

这最大的麻烦就是没人能单独拍板做重大决策,得靠董事会商量。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它的董事会有6个非独立董事,3个是呼和浩特方面提名的,2个是常州金坛区政府平台提名的,还有1个是公司高管。

多方背景的人凑在一起,要是沟通不好,很容易陷入僵局,决策效率肯定受影响。

而且股权这么散,万一有资本想举牌或者恶意收购,也没个能扛事的大股东,这风险不小。


但话说回来,“无主”也不是全是坏处

至少现在不用再被唯之能源和勤诚达控股的债务绑着了,之前那笔质押把公司拖得够惨,现在摆脱了历史包袱,想聚焦光伏主业也没人拦着了。

要是能趁机引入多元化的战略投资者,优化业务结构,说不定还能有新机会。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当下,仍有一棘手难题亟待解决。2025年8月末,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监管函,责令亿晶光电对若干事项展开核查,其中一项便是买受人的资金来源情况。有没有一致行动关系,特别是没联系到的汪小华,二是要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说明公司控制权到底归谁。

亿晶光电说李颜涛的钱有自有也有拆借,杨昔青和张寿春的都是自有,没有代持,但就是找不到汪小华的信息。

无奈之下,公司只能说自己确实没有控股股东和实控人,还承诺会保障经营稳定,督促买受人遵守减持规则。

汪小华的信息没核实清楚,监管这边怕是还得追问,市场信心也容易受影响

说到底,亿晶光电现在最该做的还是搞业绩。

不管是有主还是无主,能赚钱才是硬道理

之前不管是创始人时代还是地产资本时代,最终没稳住,核心还是经营情况没做好。

现在要是能收缩非核心业务,把钱花在光伏组件技术研发上,比如TOPCon、HJT这些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说不定能打开市场。

资金方面,对接政府产业基金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缓解一下高负债的压力,参考2024年金晶科技无实控人后引入光伏产业基金,2025年营收就回升了5%,这路子或许可行

治理上,赶紧建立董事会沟通协作机制,明确决策流程,别再因为商量事儿耽误时间。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亿晶光电这二十年,从光伏先锋到“无主”状态,起起落落太多了。

唯之能源的离场堪称关键转折点,既终结了往日烦扰,又开启全新阶段。此后,它是能重整旗鼓,还是会深陷困境,皆取决于其自救之策。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作为光伏行业的老兵,它的经历对其他同类企业也有参考意义。

要是能抓住现在的机会,聚焦主业、优化治理、改善业绩,说不定还能迎来新生;但要是还解决不了核心问题,怕是真要错过翻盘的机会了。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