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北京大阅兵后,俄方获新情报:美国已为中国准备25款秘密武器

抖音推荐 2025年09月17日 07:12 2 cc

北京大阅兵刚过去不到两周,美国总统特朗普便接连下达多项命令,从高调宣扬“重振美军精神和威慑力”到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一系列动作不断加码,昭示着美国军方内部的深层焦虑。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又爆出重磅情报,直指美军的布局远不止于表面动作,更在为中国量身打造25款“秘密武器”,提醒中方务必高度警惕。

北京大阅兵后,俄方获新情报:美国已为中国准备25款秘密武器

据俄罗斯卫星网9月1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正秘密推进名为“SHOTCALLER”的计划,已为此专门拨款108亿美元,目标明确:依托“太平洋威慑计划”,打造一套对中国具备“快速压倒性远程打击能力”的先进武器体系。

五角大楼2026财年预算报告间接印证了这一点,该计划由战略能力办公室直接统筹,核心在于“先进创新技术”,突破传统军购流程,力求加速陆、海、空、太空及海军陆战队多领域武器原型的测试与落地,最终实现所谓“杀伤链”的无缝衔接。

这笔巨款来自“印太威慑计划”预算,本质上就是美国为亚太局势量身定制的战略框架,矛头直指中国,毫不掩饰其遏制中国的图谋。

北京大阅兵后,俄方获新情报:美国已为中国准备25款秘密武器

预算说明书中,“快速、压倒性、远程火力”等关键词反复出现,仿佛一部战争大片的预告片,虽然外界无法确知这些“秘密武器”到底长什么样,但美国展示的威慑姿态已经昭然若揭。

108亿美元虽非美国军费最大头,却在“秘密研发”领域分量极重,俄媒对此大肆渲染,认为美方正悄然打造25种新武器,目标直指中国。

事实上,纵观美方公开文件,真正涉及的细节寥寥,仅有一句“advanced innovative technologies”,其余内容高度保密。

美国国内对这笔预算也莫衷一是,有媒体认为“SHOTCALLER”只是印太司令部实验室的试验经费,也有人猜测这些资金将投向高超声速武器、无人机集群、AI指挥系统等前沿领域。

北京大阅兵后,俄方获新情报:美国已为中国准备25款秘密武器

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承认这是真金白银砸下去的项目,但具体内容仍然扑朔迷离,外界只能靠猜测和推演。

从俄方情报分析来看,美国的根本目标并非单纯地多造几样新武器,而是要构建多域一体化的作战体系。

所谓“杀伤链”,就是将不同军种、不同作战平台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全部串联起来,包括天基侦察、远程打击、海空联动、智能决策等环节。

北京大阅兵后,俄方获新情报:美国已为中国准备25款秘密武器

一旦形成完整链条,美国便能在冲突爆发时,迅速锁定、打击并持续压制目标,换句话说,这25款武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整个杀伤链条上的重要节点,将陆、海、空、天、海军陆战队全面整合,最终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多域作战网络。

五角大楼也承认这样做是为了克服美国军购流程慢、技术落后等顽疾,以往美国武器从立项到列装部队,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久,如今面对亚太格局的剧变,这种“慢工出细活”已远远无法满足战略需求,美国不得不加速推进“SHOTCALLER”这样的项目,以图在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电子战等领域重新确立领先地位。

北京大阅兵后,俄方获新情报:美国已为中国准备25款秘密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大手笔并非没有风险,美国军购项目素来争议不断,超预算、技术难产、项目腰斩早已屡见不鲜。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就是典型例子,原计划大规模建造,最后却只剩三艘,造价高昂却远不如预期,如今的“SHOTCALLER”同样面临技术瓶颈和国会预算博弈的双重挑战,其前景并不明朗。

尽管如此,“SHOTCALLER”计划的存在已经让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日趋升温,讽刺的是美国一边高调推进军事创新,一边又在公开场合宣称“不寻求与中国对抗”,这种“表面缓和、背后较劲”的套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早已上演,如今在中美之间再度轮回。

北京大阅兵后,俄方获新情报:美国已为中国准备25款秘密武器

中国始终强调“不搞大国对抗”,但在技术层面已加快发展非对称打击体系,包括电子战、反卫星武器等领域,专门针对美方“杀伤链”弱点进行布局。

归根结底大国博弈从来不是靠一两项“秘密武器”就能一锤定音,中国只要坚持自主节奏,保持战略定力,不被美方节奏带偏,就能在这场博弈中稳住阵脚,赢得主动。

美国所谓的25款“秘密武器”,最终或许只是耗资巨大的“战略摆设”,在亚太这盘大棋中谁能沉得住气、比得过耐力,谁才有机会笑到最后,美国的焦虑和动作,或许正是对中国崛起的最好注解。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