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5日 19:11 1 cc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 果冉多

编辑 | 果冉多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就在不少人还在揣摩中韩关系是否已彻底走向结构性冷淡之际,一架从首尔起飞的专机于2025年8月24日下午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

机舱门打开,走下来的不是普通外交官,而是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领衔的韩国总统特使团。而他们落地之后对外释放的第一句话——“希望中韩关系能够回到正常化轨道上”。

而中方的回应更是干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见时直言:“中方一直重视中韩关系,愿意和韩方一起坚持建交初心,让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长期稳定发展。”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这次特使团的到访并不孤立,就在前一天,韩国总统李在明刚结束了他上任以来的首次外访首站——东京,与石破茂会面之后,他旋即转飞美国,和特朗普“面对面”谈了一场看似风平浪静的战略对话。

然后就是24日,派出高级特使访华,三地连线,节奏紧凑,李在明的算盘打得分明: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但也不愿再一边倒。

这种“不想选边”的外交姿态背后,是韩国沉甸甸的现实压力,首先是经济,韩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决定了它不可能长期忽视中国。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哪怕政治层面风声鹤唳,现实数据始终摆在那里:中国依旧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超过2500亿美元,占韩国整体出口的四分之一。

而在半导体、汽车、电池等关键领域,韩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更是根深蒂固,李在明政府上台以来,已经多次私下向企业界承诺要修复对华关系。

而这次派出朴炳锡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带着总统亲笔信赴京,本身就是一种“主动示好”式的外交修复尝试。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其次是安全,从萨德系统部署至今,中韩关系始终带着一道难以愈合的裂痕,2017年那场外交风波的后果至今仍在发酵,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滑,文化交流遭遇瓶颈,舆论氛围持续紧张。

李在明显然明白,如果任由这种对立状态持续下去,韩国在地缘格局中的“战略缓冲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来自美国的压力也没有丝毫减轻,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对盟友的“经济账本”翻得比谁都勤。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韩国被要求追加防务开支,扩大对美农产品进口,甚至在军备采购上签下高价合同,更棘手的是,特朗普政府在台海议题上的立场更为强硬,多个场合公开要求盟友“表态”。

对韩国来说,这无异于踩在钢丝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在美中之间失衡,所以李在明的做法是典型的“折中主义”外交。

对日修复、对美安抚、对华示好,三线并进,但问题是,中国并不吃这一套姿态外交,王毅的回应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中方欢迎合作与修复,但必须看行动,特别是在敏感议题上是否保持克制,是否真正吸取了萨德事件的教训。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从目前来看,李在明政府确实释放出了一系列“软信号”,比如去年中国宣布对韩游客15天免签,今年韩国也对中国团体游客实行免签;韩国文化部推动韩中合拍影视项目重启;甚至有韩国议员提议恢复“韩流之窗”在中国的线下推广渠道。

这些都是信任建设的细节动作,但远远不够,中方之所以“谨慎欢迎”,正是因为吃过亏,萨德事件的政治后遗症不是一句“希望回到正常化轨道”就能消解的。

更重要的是,中方现在更看重的是在重大议题上的“战略稳定性”,比如:韩国是否会继续在台海问题上保持沉默?是否会在联合国、G20、APEC等多边平台上对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表态中立?这些,才是检验其外交自主性的真正试金石。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当然,李在明政府也清楚,光靠外交辞令无法维系中韩关系的长期稳定,他赌的是一种“时间换空间”的策略,既不与美国决裂,也不让中国彻底失望。

用特使来“送信”,用免签来“搭桥”,用APEC会议来制造“契机”,但这套操作能不能奏效,还要看10月庆州APEC会议中,中韩两国领导人是否愿意真正坐下来谈点实质性的东西。

从中国视角看,韩国的“回头”并不值得立刻欢呼,原因很直接:这种来来回回的外交姿态,中方已经看得太多,李在明比尹锡悦更务实,但也更精明。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他知道中国的重要性,但也深知不能让华盛顿误会自己“倒向北京”,在这种夹缝中,韩国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被中美双方高度放大和解读。

而中方也非一味被动,事实上,自2024年以来,中国对韩政策已悄然松动,一方面是政策层面不断发出善意信号,另一方面在经贸合作、产业链整合等领域也开始重新评估韩国的潜在价值。

即便如此,中方也始终保持战略冷静,对“善意”给予回应,但不轻易给出“信任”,所以这场“特使到访”的外交秀,既是试探,也是博弈。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对韩国来说,修复对华关系确实有必要,但怎么修,修到什么程度,是个难题,对中国来说,愿意合作,但不会再轻信口头承诺。

这次特使团带来的,不只是李在明的手写信和一纸APEC邀请函,更是一次外交风险的测温——韩国到底准备好走多远?中国,又愿意给出多大的回旋余地?

信息来源:回归建交初心,中韩关系方能行稳致远 环球时报2025-08-25 08:07北京

韩国特使团抵达北京,下飞机的第一句话不简单,中方回应很干脆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