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2日 12:34 2 admin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澎湃新闻】【新民晚报】【文汇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鹿上

编辑|鹿上

在出境旅游这一块儿,中国敢说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超级旅游消费国”的称号不是盖的,光是2024一整年,出境旅游的人次就突破了1.23亿。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甭管多小众的国度,只要有人的地方,大概率就有中国游客。

随着走出国门的国人变多,大家发现许多国家开始张贴起中文的标语。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刚开始还只是相邻的越南和日韩这么做,没想到现在就连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

先是德国一些店内的汉字标识引发争议,而后英国的街头也被中文“占据”。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特别标语”的出现,让无数中国游客大呼“无法接受”。

很多人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对我们“旅游大户”的贴心关照,还是在明晃晃地搞“针对”?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引发争议的中文标语

许多去韩国或者越南等国家旅游的中国游客,或许都被当地的汉字标语给气到过。

在韩国的济州岛上,你能看到一些店外张贴的大字——“禁止中国人入内”。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一些店家不仅谢绝中国人,并且直接发出了“进入即算违章”的警告。

言之凿凿地宣称会起诉我们,还要“驱逐出境”,仿佛进他们的店就跟触犯天条一样。

这样很容易让中国游客产生歧义,甚至误以为这些地方有专门针对我们的条例。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而有些店倒是允许中国游客进入,但店内的提示标语却颇有“双标”的味道。

因为他们用显眼的汉字写下“不要插队”,但当地文字却小到几乎看不见。

就差把“只有中国人插队”的暗示甩到中国游客脸上了。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而且中国游客入境韩国后,还曾被要求必须佩戴黄色的标识牌子。

当地人一看到“黄牌”就知道是来自中国,这样过于明显的区别对待,实在让人感到费解。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与韩国类似,越南的某些热门旅游城市也有着这样的中文标识。

他们的语言甚至更加直截了当,明确表示“不卖东西给中国人”。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就连小摊贩也有为中国游客而写的汉语提示。

甚至许多当地人只要一听到有人说中文,就开始翻白眼。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难得出国玩一趟的中国游客感到万分委屈。

他们表示自己明明一直都在遵守规则,但却被这样对待。

明明中国游客的涌入拉动了当地的旅游创收,但对方却仍旧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有人以为,或许走出亚洲就会好很多,于是远渡重洋去欧洲观光。

但没想到在德国和英国,竟然也惊现这类的中国标语。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德国的特里尔市的景区,禁烟和禁吃东西的标识只有图案和中文。

在博物馆,甚至用密密麻麻的中文罗列了8条禁止行为。

“这已经不是游客须知了,直接成‘中国游客须知’了!”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英国的标识也没有好到哪里,无论是商场还是大英博物馆等景点,大多都挂着中文。

要么是让排队结账、要么是提醒不文明行为、要么是告知不讲价。

如果用多语言标识那还好,但偏偏这些国家都不约而同重点突出或只用中文标语。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这让大批中国游客该作何感想?

这样被特殊对待,到底是证明我们“有实力”,还是说明中国游客的口碑“有问题”?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为何会出现“针对”现象?

其实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大致是由3个主要原因造成的。

首先就是因为中外文化在习俗和生活上的差异性。

比如有人在公众场合剪指甲、剔牙、打嗝。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这在中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就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

再比如国内买东西总喜欢讨价还价一番,可是别国商家却很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还有一些国人习惯在街头慢悠悠地走路散步,一群人走着走着就散开了。

在国内,如果此时身后有车辆,通常一按喇叭大家就会让道。

然而在欧洲,许多司机把礼让行人贯彻到极致。

他们只能耐着性子地停车等游客完全通过才能继续通行。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这些行为上的习惯和差异看似很小,但往往却会在不断摩擦中让双方产生很多误解。

除了习俗差异,许多国人的自我约束能力也确实有待提高。

别说国外了,国内的旅游旺季里,都时常会被爆出一些游客所做的不文明行为。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部分游客会在国外延续自己在国内的“松弛随便”,无法很好地管控自己。

就比如随地吐痰、在公众场合抽烟、大声喧哗等现象,确实是一些游客的“通病”。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一些国外的酒店早餐或自助餐厅内,会标注“不要浪费”等中文字眼。

众所周知,“不限量”“免费”等字眼对一些国人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导致他们争相拿贵的好的食物,却不怎么考虑浪费的问题。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但如今的国民素质已经明显提升,大多的中国游客其实是很守规矩的。

但奈何中国人的基数实在庞大,这就造成不文明行为的人数相对多一些,形成了刻板印象。

可这就意味着只有中国人这样吗?显然并不是。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无论哪个国家,都有不遵守规矩的游客存在,这些人同样也会喧哗、抽烟、吐痰、乱扔垃圾。

自从实行免签政策之后,来中国旅游的国外游客也大幅度增加。

这下我们也见识了部分老外的“迷惑行为”。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比如为了省下住宿费用,在景点街头“随地大小睡”。

坐高铁的时候随意脱鞋,把脚放到桌板上。

或是在高架桥、公交车等地方,不分场合随地小便。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前不久韩国游客还在泰国某景点组团大打出手,甚至上了当地的报道,丢脸丢到国外。

还有些韩国游客在外国插队被发现,就谎称自己是中国人。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总的来说,国外对于中国游客的“特殊对待”,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

不过这些中文标语也不全然都是“警告”,还是有许多友善的声音的。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辩证看待问题

在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中文标语也是随处可见,但大多都是欢迎和赞美。

当地人甚至会努力地了解中国文化,还会用中国人熟悉的幽默方式来为自家店铺宣传。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比如“神马都是浮云,价格才是硬道理”。

“不怕你比较,最怕你不买!”

还有调皮的商家打起了感情牌:“买吧,你女朋友高兴,你就高兴。”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到这些国家旅游的中国人,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巴基斯坦的一些商家还会为中国人专门打折,甚至直接赠送商品。

许多其他的东亚国家游客为了被盛情款待,还时不时会冒充中国游客。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而日本的许多标语则比较公平,通常用多国语言标识,很少单独把中文加重加粗。

只不过因为翻译问题,常常显得词不达意,让中国游客啼笑皆非。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认识到了中文标语问题后,国内网友的评论出奇地理智。

有人觉得需要从正反两面去辩证地看待这样的现象。

正面,这说明中国游客占据主导权;负面,展现出了对中国游客的一种“歧视”。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许多网友都认为,对于是事实的部分,我们应当积极反思、从而做得更好。

只有尊重当地习惯、了解当地风俗、管控自身行为,才能刷新他国对于中国游客的刻板印象。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不过还有人表示,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囊括了大千美景。

与其在外面受冤枉气,还不如畅游自家土地,纵览大好河山,为祖国的旅游发展作贡献。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小结

对于这些层出不穷的中文标语,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但都出自同一个诉求。

那就是让国民素质变得更好,让自己的国家发展得更好!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新民晚报】【文汇报】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继德国之后,英国也开始贴出“中文标语”?中国游客:不能够接受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