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07日 17:13 1 admin

导读: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夏去秋来风送凉,绿叶渐黄落叶”,不知不觉,今日8月7日,不仅三伏天迎来了中伏的第9天,我们也正式进入了“立秋节气”。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这天太阳将到达黄经135度,北斗七星的勺柄也会指向西南方,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渐长,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代表着夏季与秋季的更迭。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老话说“立秋栽晚谷,晚粟种到立秋后”,进入立秋节气, 也来到了晚稻移栽的关键期,此时气温虽说逐渐由高转低,但仍有充足热量,适合晚稻分蘖和根系生长,移栽后,晚稻可以利用残余地温完成灌浆成熟,不仅能避开夏季高温干旱,又能避免过早降温导致减产。而晚粟,即晚季小米,需要在立秋后播种,因为粟类作物耐旱耐瘠,立秋后北方冷空气活动增强,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粟类作物更好的积累养分,以此提高千粒重,提升产量。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古人把立秋节气分为三候,即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立秋后北风逐渐取代东南风,成为主导风向。此时白天虽说仍有高温,但早晚的凉意会越来越明显,当风吹在脸上不再黏腻灼热,而是带着丝丝凉意时,就意味着夏天真的要过去了。

二候“白露生”,这里的“白露”不是节气名,而是指立秋后的露水。立秋中期,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此时白天太阳直射,地面吸热快,而到了夜晚云层稀薄,散热也快。一冷一热之间,空气中的水汽在夜间就会凝结成露,附着在草木上,形成一层薄薄的雾水,这也意味着农作物进入最后的成熟期。

三候“寒蝉鸣”,寒蝉是蝉科寒蝉属昆虫,又称寒螿、寒蜩,体型较夏蝉稍小,体色青赤,并且与夏蝉的聒噪不同,寒蝉的叫声更清脆、更短促。在《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寒蝉鸣,感阴而鸣。”蝉是感知阴气的昆虫,立秋后阴气渐长,寒蝉便开始鸣叫,直到秋分前后消失。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今年的立秋节气不一般,属于“下午立秋”。今年立秋交节的具体时间为8月7日13时51分19秒,农历闰六月十四。很明显,这是下午的时间(12点之后),因此,今年是一个“下午立秋”。

老话说“上午立秋早秋凉,下午立秋热的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交节的具体时间在上午,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秋天很快就会凉爽,说明不会出现“秋老虎”天气现象;相反,如果立秋交节的具体时间在下午,那么这预示着接下来秋天炎热的时间会比较长,这说明“秋老虎”天气持续的会比较久。但农谚有着地域性、时效性,因此,今年夏天到底凉快的是早还是晚,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古代没有先进的天气预报,古人就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了很多观察天气的经验,就以此经验来推测之后的天气走向,以便更好的进行农耕事宜,关于立秋农村有一句老话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我们来看看农谚咋说的,建议早了解。

一、立秋一日雨,棉衣早穿身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交节当天下了一天的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很快就会凉爽,甚至天气还会寒冷,人们要早早的穿上棉衣来避寒。

进入秋季,天气很快就凉爽下来,相信这是很多人比较向往的天气,毕竟这样的天气不会出门就汗流浃背,更不用担心中暑的情况,但对于农作物来说,这样的天气并不好。因为水稻、玉米等秋熟作物在灌浆期需要持续温暖天气(日均温20-25℃)以积累淀粉和蛋白质。如果立秋后过早降温,农作物就会因低温提前停止生长,导致籽粒灌浆不充分,出现“空壳”“瘪粒”的现象。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二、立秋大雨倾盆落,四十五日难停歇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交节当天下起了大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降雨天气就会比较多。这里的“四十五日”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时间,而是指很长一段时间。

立秋后,农作物进入秋收前的关键生长时期,此时虽说适当的雨水能使其更好的生长,但如果遇上的持续的降雨天气,那么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首先,立秋后的持续降雨天气,会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使土壤孔隙被水填充,氧气含量急剧下降,农作物的根系就会因缺氧无法正常呼吸,最终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减弱,农作物的生长就会缓慢、叶片也会黄化,甚至整株枯萎。

其次,连续的阴雨天气会导致光照不足,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就会大幅度降低,有机物质的积累也会随之减少。同时,对于玉米、水稻等需风媒或虫媒授粉的农作物,持续降雨会阻碍花粉的传播,最终降低结实率。例如,玉米因花期遭遇连阴雨,空秆率就会超过50%,严重影响秋收的产量。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三、立秋晴,百物生;立秋雨,秋苦忙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交节这天是晴天,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天气状况较好,能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反之,如果立秋交节这天下起了雨,那么预示着接下来农民要繁忙的打理农田,立秋之后就要进入秋收时期,而秋收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收官战”,既要抢收成熟作物,又要兼顾后续耕种,因此立秋时农民都会好好休息,以便更好的应对之后的秋忙时期,但此时却仍要繁忙打理农田,因此称之为“秋苦”。

立秋如果降雨天气较多,那么就会使土壤湿度饱和,这种环境下,杂草种子的萌发率会显著提高,生长速度随之加快,而农田长出杂草就需要及时清理,不然就会与农作物争夺光照、水分和养分,最终导致植株矮化、空秆率上升,像未及时除草的田块减产幅度可达15%至30%。并且,高湿的环境为害虫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从而会给农田带来大面积的病虫害。由此可以看出,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农民需要在秋收前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除草和治理病虫害。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四、立秋晴空照,秋收粮满仓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交节当天是晴天,那么这预示着接下来的晴天较多,农作物可以更好的生长,秋收的时候就会丰收,粮食因此堆满粮仓。

立秋是农作物秋收前的关键生长期,此时晴天多意味着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那么农作物叶片光合效率就会显著提高,碳水化合物合成量也会大幅增加。研究表明,光照强度每增加10%,水稻、小麦等C3作物的光合速率可提升5%至8%,为籽粒灌浆提供充足能量。例如,水稻在灌浆期遇连续晴天,籽粒饱满度提升,千粒重增加5%至10%。

况且,长时间的晴天中,土壤水分会加速蒸发,使孔隙度增加至50%以上,让农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随之增强。特别对于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可使农作物根系生长量增加30%,吸收养分能力提升15%至20%。像立秋后种植的冬小麦,如果遇上较多的晴天,那么其根系会更深、分蘖更多,为来年高产奠定基础。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五、立秋北风吹,不出三日凉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交节这天刮起了北风,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很快就会凉快,其中“三日”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日子,而是指很短的时间。

这句话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立秋这天刮起了北风,说明北方的冷空气已经开始活跃,并且频繁南下,随着冷空气不断加强,加上暖湿空气减弱,接下来的天气很快就会开始凉爽,人们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特别要注意脚部、头部、手部的保暖。

今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下雨有啥预兆?早了解

综上所述,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这是因为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如果立秋这天下起了雨,这预示着接下来天气会凉快的比较早,还预示着接下来会遇到持续的降雨天气,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会受到影响,农民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打理农田。

今日立秋,我这里阳光明媚,您那里天气如何?欢迎讨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