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中欧需要合作,也必须合作!直到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02日 00:33 1 cc

"我们赢了!"特朗普在苏格兰高尔夫球场挥舞协议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笑容却格外勉强。15%的关税像一记重锤,砸得欧洲企业措手不及。而就在几个月前,她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中方的告诫:"欧方若一意孤行,中方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今看来,这番话简直是一语成谶。

1.访华时的红线警告

冯德莱恩带着三个诉求访华:限制对俄科技流通、削减“产能过剩”、开放中国市场。中方直接反问:"欧盟是否也限制对俄出口?""产能过剩谁定义?""欧企在中国赚了多少?"峰会后,冯德莱恩只留下"重要拐点"等模糊表述,连联合声明都没签。当时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就直言协议"既不令人满意,也不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批评欧盟对美让步损害自身利益。现在看来,欧盟完全没听懂中方的潜台词——别把中国市场当谈判筹码。

中欧需要合作,也必须合作!直到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冯德莱恩(资料图)

2.特朗普的“胜利”真相

协议签署后,欧洲媒体集体沉默。15%的关税让欧盟承诺的6000亿美元投资和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更像是对美国的"进贡"。美国天然气趁机挤占俄罗斯份额,军工企业更是赚得盆满钵满。特朗普得意洋洋宣布“胜利”,但欧盟连“胜利”二字都不敢提——冯德莱恩的声明里只有“稳定”“务实”这类空话。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已放话"与中国的谈判难度很大"。这意味着:欧洲已经妥协,接下来轮到中国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将在两周内确定芯片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欧洲的压力。

3.中方的坚定立场

面对欧盟的两面派手法,中方态度明确:

•禁止"制裁+合作"双标: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跟着美国制裁中企?绝不可能;

•稀土问题:当欧盟拿"战略原料安全"施压时,中方直接回应:"不会任由产业链被裹挟。"

中欧需要合作,也必须合作!直到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欧盟(资料图)

4.欧盟的进退两难

现在欧盟委员会内部吵翻天:德国车企怕关税,法国农民怕美国农产品,东欧国家怕失去俄罗斯能源。冯德莱恩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关键问题在于:欧盟到底要什么?

•要市场?中国一直开放;

•要安全?美国保护费越来越贵;

•要独立?先学会对美国说"不"吧!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的批评犹在耳边:"这项协议远未达成平衡,甚至可能对欧洲造成长期伤害。"法国农业部长公开反对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担心冲击本国农业市场;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则警告15%的关税将严重影响出口利润。欧盟内部的分歧进一步加剧了其决策困境。

5.欧盟的两面派手法酿苦果

欧盟一边高喊“去风险”,一边却无法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最终让欧盟在国际博弈中陷入被动。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欧盟只能被迫接受苛刻条件。更可悲的是,欧盟在跟随美国制裁中国时,完全忽视了自身利益。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德国汽车30%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法国空客每年在华销售数百架飞机。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绝不是美国能轻易替代的。

中欧需要合作,也必须合作!直到特朗普宣布大胜欧盟,冯德莱恩才明白访华时,中方苦口婆心的告诫

欧盟(资料图)

6.中欧合作的坚实基础

中欧合作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现实需求。在经贸领域,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合作潜力巨大。尽管当前面临一些挑战,但双方经贸关系的互补性没有改变。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早已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德国汽车、法国空客、意大利奢侈品等在华业务蒸蒸日上,这些都是中欧合作的丰硕成果。

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中欧也有着广泛共同利益。气候变化、疫情防控、能源转型等全球性问题,需要中欧携手合作。特别是在气候变化领域,中欧都是《巴黎协定》的重要缔约方,双方合作空间广阔。

结语:合作才是正道

50年的中欧关系,现在走到十字路口。特朗普的“胜利”给全世界敲响警钟:在大国博弈中当墙头草,只会被两边收割。

中方早就说过:“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不受制于第三方。”这句话现在读来,简直是对欧盟的最好忠告。

市场不会说谎,利益才是硬道理——欧盟是时候做出清醒选择了。继续追随美国对抗中国,只会损害自身利益;而选择与中国合作,则能实现互利共赢。欧盟领导人应该拿出政治勇气,做出符合欧洲长远利益的正确选择。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