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7月20入伏,老人说:闰月伏穿棉衣,今年三伏天在闰六月,早准备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18日 13:08 1 admin

节气是自然气候的时刻表,节气一到,该有的气候便会如期而至。“小暑大暑天,走路要人牵”,这两个节气在夏季中排在最后,是最为重要的一段时间。届时不仅暑热重,空气湿度也重,二者叠加到一起,给人的感觉便是闷热交蒸。这样的气候里,人们没有精神,体力消耗多,身体疲乏倦怠,走路也没有力气。

7月20入伏,老人说:闰月伏穿棉衣,今年三伏天在闰六月,早准备

冬天有“冬九九”,夏天其实也有“夏九九”,不过其并没有流传开来,取而代之的便是“三伏天”。可以说“伏”是在节气的基础之上而来的,可以更准确地体现出一年中最热的时刻。古老而又智慧的人们通过不断观察与总结,运用节气和干支纪日法的巧妙结合,来确定三伏天的具体时刻。这背后其实非常有道理,节气所代表的是太阳运动周期的维度,而干支纪日则隶属于农历的范畴,参考二者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物候变化,指导农耕以及生活。所以在气象研究已经十分发达的现代,人们依然关注三伏天。

7月20入伏,老人说:闰月伏穿棉衣,今年三伏天在闰六月,早准备

时间一直在前行,但由于参考依据不同,因此节气与干支历之间的时间差是一直在变化的,也就使得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同,且整体的长短也不固定。2025年三伏天时间早已确定,正式入伏在7月20日,出伏是在8月19日,期间总共跨越30天。对比近10年来看属于非常难得的“短版”三伏天。当然今年也是近15年甚至更久的,入伏最迟的年份。

7月20入伏,老人说:闰月伏穿棉衣,今年三伏天在闰六月,早准备

当然今年三伏天的特殊性还不止这些,还有一个非常罕见的特征,那就是“闰月伏”。2025年为双春闰月年,闰月基本上是每隔两三年就会有一次,但一年总共十二个月,轮到闰六月还是比较罕见的,上一次是在2017年,而下一次就要等到2026年。今年入伏时间比较迟,在农历六月廿六,所以整个三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闰六月当中。综合今年三伏天的这些特点来看,真是很有纪念性意义。

7月20入伏,老人说:闰月伏穿棉衣,今年三伏天在闰六月,早准备

六月也被称为“伏月”,闰六月正是在此基础上多出一个六月,也就意味着伏月加倍。那么是否代表热度加倍,或是热的时间加倍吗?

其实在过去,三伏天在闰六月里的情况也有出现,并且老人们也早已积累出了经验。所以有这样的说法,那就是“闰月伏穿棉衣”。棉衣是人们御寒的衣服,应该是在冬天里穿的,所以这里很显然是用了夸张的说法,但意在突出闰月伏当中的凉爽气候。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民间还有一句俗语“一年两六月,三伏天不见天”,两六月也就是有闰六月的情况,人们通过观察发现,每逢这样的年份,三伏天当中的降雨会异常频繁,大部分时间都是阴雨连绵,看不到蓝天和太阳。下雨的过程中会将带走一部分热量,尤其是雨后,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凉爽之意。若是经常下雨,也就意味着凉爽的天气比较多,所以人们以“穿棉衣”来形容。

7月20入伏,老人说:闰月伏穿棉衣,今年三伏天在闰六月,早准备

从小暑节气这段时间的气候来看,降雨确实要频繁一些,而临近三伏天,雨后本该是闷湿之感,但如今下完雨明显特别凉爽,最近这两天基本感觉不到热,有种凉风习习的畅快。夏至到小暑之间,暑热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闷蒸之感已经上来了,或许随着地表热量的散失,初伏这段时间会有所缓和,相对凉爽些。

不过俗话说“热在中伏”,这段时间正是在大暑节气里,暑热湿气还是要重视起来的。另外依照老辈经验来看,闰月伏中雨水会更多,所以湿度也就更大。在日常要更加关注避湿除湿。一方面要注意室内除湿,注意通风,生活中要勤换衣服,保持衣物的干燥透气,饮食上更要记住少吃寒凉的冷食冷饮,可以适当喝上一些姜汤,或是羊汤,来帮助温暖脾胃,排出湿气以及寒气。

7月20入伏,老人说:闰月伏穿棉衣,今年三伏天在闰六月,早准备

三伏天里,对我们身体上的考验大,这段时间要格外重视养生,以免在度夏的过程中身体虚弱,也要为不远的秋冬打好基础。下面就来分享一道开胃好吃又营养的菜肴,希望给您一些启示。

7月20入伏,老人说:闰月伏穿棉衣,今年三伏天在闰六月,早准备

1、新鲜的豆腐一块,片成小块,先在开水里边煮一会儿,其中要加点盐,时间在两分钟左右,要彻底煮透,之后捞出。

2、鲜虾适量,分别剥出来并把脏东西去掉,冲洗净。另外准备玉米粒一点,西红柿一个切好。

3、锅里放油,丢两小片生姜,虾仁先在里边炒熟,盛出来。接着放西红柿和玉米粒在里边炒透,放点生抽,盐,热水或是高汤煮开。

4、豆腐和虾仁倒里边,炖五分钟,令其熟透且入味,届时便可以关火盛出来了。

7月20入伏,老人说:闰月伏穿棉衣,今年三伏天在闰六月,早准备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记录我的2025#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