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06日 00:41 1 cc

曲阳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首置曲阳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1941年,日本摄影师西森随车队来到曲阳县境,用相机记录下了当年所看到的景象。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日本车队

1941年12月,一支日本人组织的车队进入曲阳境内,行驶在黄土道路上。车队由两辆卡车和一辆客车组成。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警备车

走在最前面的卡车是一辆警备车,上面坐着全副武装的警备队员,手里端着长枪。车厢周围挂着牌子,上面写有“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爱路厚生自动车”的字样。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民团

这个车队进入曲阳,是在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所谓的爱路厚生活动。目的是通过一些小恩小惠的手段,收买公路和铁路沿线的百姓。第二辆车上装着的是一些准备向百姓兜售的廉价商品,车厢内坐着拿着武器的民团成员。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客车

最后面的客车里坐着的是演艺人员,里面有中国民间艺人,也有日本艺伎,他们的职责是通过节目演出,宣扬“中日亲善”,同时营造一种歌舞升平的假象,以消解百姓的抵抗意志。此时,正好有一列火车从不远处“轰隆隆”地通过。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盘查

车队在行驶途中遇到一群路查的日本兵,尽管是日本人自己的车队,警戒的鬼子也丝毫不敢懈怠,个个枪不离手。曲阳是沦陷之后,一直有八路军在周边频繁活动,让日军寝食难安。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修德寺

位于曲阳县城小南关的修德寺残迹。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沿平汉铁路南侵,于当年的10月2日占领了曲阳,修德寺也在日军的炮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在图中,可以看到一块只剩下佛足的莲花台,以及一个石门框。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石碑

修德寺始建于隋朝,原名恒岳寺,金大安和明嘉靖年间均有过重修。1953年,修德寺遗址出土石造像两千两百多件,数量之众让人叹为观止。图为修德寺残存的石碑,远处刚好有一个送葬的队伍经过、准备下葬的逝者直接躺在床板上,连一口棺材也没有。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修德寺塔

一对母子正在修德寺塔附近的水井内取水。修德寺塔建于宋天禧四年(1020年),是一座花塔与楼阁式塔结合的砖塔,平面八角七层,高近十丈。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御香亭

曲阳县北岳庙的御香亭,又名更衣亭,是古代皇帝举行祭祀大典之前更衣的地方。御香亭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 1536 年),造型精巧。彼时御香亭前成了日本人的墓地,到处竖着木头墓碑。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合影

在北岳庙大殿前合影的侵华日军,一共有十三人,其中有五个戴着眼镜的近视眼。坐在前面石台阶上的日本小队长抱着军刀 ,一副不可一世的嚣张模样。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远望

从北岳庙向西南方向远望,可以看到高耸的修德寺塔,两座古建相距仅二百多米,可谓是近在咫尺。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歇脚

北岳庙石台阶前坐着几名当地妇女,一边休息一边聊天,其中两人的脚边放着长脖玻璃瓶,是准备到街上打洋油(煤油)的,这是当年晚上照明用油灯的必备品。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牛车

赶着牛车在孟良河边取水的百姓。当时没有抽水设备,往水箱里装水的时候需要一桶一桶地从河里拎上来,非常辛苦。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棉花船

停靠在孟良河码头边的木帆船,上面装满了小山一样的棉花包,这些都是侵华日军从各地搜刮来的物资。

保定曲阳:1941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岳庙、修德寺残址和孟良河

搬运工

搬运工人扛着巨大的棉花包,通过窄窄的跳板走上岸。这些棉花将会通过陆上的汽车或火车,运送到各地,充当日本人继续发动战争的战略物资。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