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03日 14:08 1 cc

随着全球权力格局的深刻调整,国际舞台上的传统盟友关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2025年北约峰会前夕,日本首相与韩国总统的缺席,以及德国坚决反对在32国联合声明中提及中国,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这一系列看似“反常”的外交举动看似孤立,但实则折射出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中小国家在安全与经济、价值观与现实利益间的艰难平衡,更揭示了全球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秩序的深刻重构,以及多极化趋势下的战略调整。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日韩缺席北约峰会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相继宣布缺席6月24日至25日的北约峰会,打破了近年来日韩积极参与的惯例。表面原因包括中东局势紧张、国内议程繁忙等,但深层动因更值得玩味。

又或者可以说,日本和韩国领导人的集体缺席,可不是什么巧合,而是一场心照不宣的请假,更是对美国“印太战略”的一次集体疏远,道理很简单,经济命脉被人攥着,腰杆自然硬不起来。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韩国90%的稀土要从中国进口,这要是断了,从半导体到新能源车,整个产业链都得瘫痪,日本的丰田们在电动车赛道上慢了半拍,正指望着跟中国电池厂合资来续命。

也正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捆绑,让“脱钩”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优先”还记忆犹新,对日韩加征的钢铝关税,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他们。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加之最近俄罗斯和朝鲜越走越近,使得家门口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他们比谁都清楚,关键时刻,能帮忙降温的邻居,远比远房的盟主更管用。

所以日本悄悄放宽了中国游客签证,韩国也减少了对中国的公开批评,这些看似微小的动作,其实都是在复杂棋局中,为自己挪出一个更安全的位置。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更深层来看,日韩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支点,正对北约亚太化带来的风险保持警惕,过度绑定西方阵营可能激化地区矛盾,损害自身经济利益。

因此此次缺席,可视为亚太国家在“中美博弈”中寻求战略自主的试探性步骤,暗示其不愿沦为“新冷战”棋局中的被动棋子。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德国阻挠中国入声明

与日韩的缺席形成呼应,德国在联合声明中明确反对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1.2亿欧元,一场只开了两个半小时的峰会,却换来一份对中国只字不提的联合声明。

北约内部,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这次声明能把中国摘得一干二净,全靠欧洲自己人先乱了阵脚,而最让人玩味的就是德国。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新上任的总理之前把对华强硬的调门拔得老高,甚至放话要中国为俄乌冲突“买单”,可一到闭门会议,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带头反对提及中国的“和平鸽”。

这一立场与部分北约国家渲染“中国威胁”的基调形成鲜明对比,把欧盟内部的鹰派都闪了个趔趄,不得不重新琢磨这位新邻居的真实想法。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这变脸背后,没有那么多主义,全是生意,德国的汽车巨头离不开中国市场,化工巨擘的未来押在东方,更别提电池和绿能技术,那简直是掐住了未来的脖子,在真金白银面前,任何可能砸掉饭碗的狠话,都得掂量掂量。

更何况,欧盟高层正和中国密集互动,外长前脚刚到欧洲,欧盟委员会主席后脚就要飞去北京,尤其在电动车关税的拉锯战里,欧盟的大棒举了半天,又想缩回去谈判,这时候谁去捅马蜂窝,谁就是傻子。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法德两国心里的小九九,是搞“欧洲防务”,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北约秘书长那个被美国总统当众开的“爸爸笑话”,虽然尴尬,却像一根针,刺破了欧洲在联盟中“跟班”的地位。

要想不被边缘化,不被当成笑话,和东方那个巨人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似乎是一条必经之路,但别以为美国真是“宽宏大量”。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真正的“缺席者”

华盛顿的战略地图上,中东的火烧得比谁都旺,以色列和伊朗的局势像个火药桶,随时可能炸掉美军在中东的基地,这时候在亚太再开一条战线,无异于自己给自己放血。

更现实的担忧是,如果北约声明惹毛了中国,人家在稀土或者贸易上随便动个手指头,就可能让美国在越南等地的布局瞬间泡汤,给本就压力山大的国内经济再添一盆冷水。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从自家政治看,总统的支持率正需要“外交胜利”来输血,默许北约删掉涉华内容,对内可以吹嘘自己掌控着盟友,对外又能避免被政敌攻击“对华软弱”,一举两得。

而且贸易战打了七年,中国的产业链比想象的硬得多,眼看90天关税暂停期就要到了,美国比谁都希望能谈出点什么来稳住经济。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说白了美国这次来开会的核心任务,是逼着欧洲那帮盟友把军费提高到GDP的5%,这才是巩固美国军火生意和北约控制权的头等大事。

为了这个目标,美国根本没兴趣陪欧洲人讨论那些冗长的涉华文字游戏,哪怕把全体会议压缩到两个半小时,每人发言不超过五分钟,也毫不在乎。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北约声明的演变,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角色的质变,几年前,他们还把中国定义为“系统性挑战”,污蔑中国“支持俄罗斯军工”,在台海、南海问题上指手画脚。

短短几年后,这些陈词滥调连同中国这个名字,一同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背后,是中国日益强大的三张底牌——经济、外交与战略底线。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全球60%的稀土产量,光伏和电池技术的垄断地位,让中国拥有了别人无法忽视的经济杠杆,外交的棋盘,从东盟到中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区域合作的护城河越挖越深。

在战略上,中国红线划得清清楚楚,任何想牺牲中国利益来达成的小圈子协议,必然会遭到反制。

北约秘书长会前还在臆想“解放军攻台时俄欧开战”的魔幻场景,会上却沦为美国总统“爸爸笑话”的背景板,而这一幕,本身就是北约丧失战略严肃性的绝佳讽刺。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结语

日韩的缺席与德国的反对,并非简单的外交“插曲”,而是国际权力结构演变的现实注脚,在俄乌冲突未解、中东战火重燃的背景下,传统盟友的“离心力”正暴露美国霸权体系的脆弱性。

每分钟烧掉120万欧元换来的“沉默”,最终只在声明里玩了个文字游戏,说“成员国同意”提高军费,而非“全体成员国同意”,勉强满足了美国的面子,这沉默不是善意,而是西方统一战线内部传来的龟裂声。

日韩拒绝出席后,德国反对把中国两个字,写进北约32国联合声明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地球局|从G7到北约,两场峰会一样的“面和心不和”》——齐鲁壹点

《日韩澳领导人集体缺席!外媒曝光内幕:与特朗普有关》——上观新闻

《【双语】国防部:坚决反对北约拿中国当借口“东进亚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