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14日 13:46 1 admin

自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列强通过殖民和贸易扩展影响力,到20世纪,美国接过领导角色,建立以西方价值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中国在这一体系中最初被视为外围参与者,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通过吸引外资和学习技术融入全球经济链条。

那时,西方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利用本地资源生产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进入21世纪,情况逐步变化。中国经济总量从2000年的1万多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近15万亿美元,到2025年已超过17万亿美元,接近全球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这种增长速度远超西方预期,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高铁网络从2008年的几千公里扩展到2025年的超过4万公里,运营速度从每小时200公里提升到350公里以上。

这种发展依赖本土创新和大规模投资,与西方依赖私营企业主导的模式形成对比,后者往往受制于短期盈利压力,导致项目推进较慢。

马丁·雅克指出,这个老问题本质上是认知上的冲突。

西方习惯将自身模式视为普适标准,期待其他国家最终采用类似的市场经济和政治体系。中国则根据本土实际,探索出一条结合规划与市场的路径。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例如,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从2010年起大力发展移动支付,到2025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用户超过15亿,交易额占全球移动支付的近一半。与西方信用卡体系相比,中国系统更注重包容性,覆盖农村和中小商户,交易费用从传统银行的2%降至0.6%,极大便利了日常生活。

这种差异让西方感到不安,因为它挑战了他们的优越感。雅克在多个场合强调,西方媒体往往将中国成就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忽略内部机制的效率。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2008年美国次贷问题引发连锁反应,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停滞多年,中国则通过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内需,快速恢复生产。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进一步分析,这个老问题还延伸到利益层面的博弈。早期,中西方经济关系以互补为主,西方提供技术和资本,中国提供劳动力市场。

进入2010年代,中国产业升级加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2015年的补贴政策启动,到2025年产量占全球60%以上,电池技术从锂离子向固态转型,续航里程从300公里增至800公里。

这种进步通过国家实验室和企业合作实现,与西方依赖少数巨头如特斯拉的模式相比,中国产业链更完整,从原材料开采到回收利用,形成闭环。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西方企业面临市场份额压缩,例如欧洲汽车制造商在华销量从巅峰期的80%降至2025年的不到50%,本土品牌如比亚迪通过出口反超。

这种转变促使西方采取贸易壁垒,如美国从2018年起加征关税,到2025年覆盖数百亿美元商品。但中国通过多元化市场应对,与东盟和非洲贸易额从2010年的300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超过1万亿美元,缓解压力。

雅克的观点显示,这个老问题根植于全球秩序的调整。西方主导的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权重偏向发达国家。中国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到2025年,在联合国贡献率达15%,推动更公平的全球治理。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这种贡献激发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意识。非洲国家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从基础设施项目获益,如肯尼亚蒙内铁路从2017年通车到2025年延伸网络,运输效率提升一倍以上。与西方援助往往附加条件的模式不同,中国合作注重互利,培训本地工程师数万人,提升技术自给率。

在文化层面,雅克分析西方对中国的不适应源于欧中心主义。中国作为连续文明国家,历史超过5000年,强调和谐与集体利益,与西方个体主义传统形成对比。

中国在5G技术上,从2019年商用到2025年基站超过500万个,用户覆盖率达90%。专利数量占全球40%,通过标准制定参与国际规范,与西方企业如高通的垄断相比,中国推动开源合作,降低发展中国家接入成本。

这种领导力让西方从技术输出者转为竞争者,引发封锁措施,但中国通过自主研发,如华为麒麟芯片从7纳米到5纳米迭代,突破限制。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雅克在2025年文章中提到,西方对二战历史的解读忽略中国贡献,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持续到1945年,牺牲超过3500万人,却在西方叙事中被边缘化。

这种历史偏见延续到当下,影响对当代中国的认知。

这个老问题还将持续,但中国通过专注发展,逐步化解外部压力,展现大国担当。

参考资料

中西方国家的根本差异决定中国不能走西方道路 人民网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