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交了物业费又收车位管理费?别慌!2025年这4种情况能拒缴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03日 06:54 1 admin

前阵子邻居张叔气冲冲地来敲门,说物业刚催完物业费,转头又要收每月80块的车位管理费,他忍不住吐槽:“我连小区大门都少出,车停那儿也没见怎么管,这不是重复收钱吗?”其实不止张叔,身边不少业主都有过这种困惑——明明物业费没少交,怎么又冒出个车位管理费?这钱到底该不该给?

2025年各地都更新了物业服务新规,加上几个典型的法院判例,这事早就有了明确说法。今天就结合咱们生活里常遇到的情况,把物业费和车位管理费的区别说透,告诉大家哪些钱该交、哪些能拒,避免花冤枉钱。

先搞懂:物业费和车位管理费,管的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觉得“重复收费”,其实是没分清两者到底管啥。就像咱们交了家里的水电费,小区公共区域的路灯电费总不能也让你单掏吧?物业费和车位管理费的区别,本质就是“管小区公共地盘”和“管车位专属区域”的不同。

物业费:养的是“整个小区”,没车也得交

咱们交的物业费,主要覆盖小区全体业主都能用到的公共服务。比如每天早上扫楼道、清垃圾的保洁员,定期修剪绿化带、浇花的园丁,维修单元楼电梯、换灯泡的师傅,还有守在小区大门、登记外来人员的保安,这些人的工资和服务成本,都从物业费里出。

举个例子:前阵子小区单元楼的门禁坏了,物业第二天就派人修好,没让业主额外掏钱,这就是物业费在起作用;夏天小区主干道的路灯晚上亮到11点,电费也包含在物业费里。哪怕你没车、平时不怎么出门,只要住在小区里,这些公共服务都能享受到,所以物业费是“普惠型”费用,不管有没有车位都得交。

交了物业费又收车位管理费?别慌!2025年这4种情况能拒缴

车位管理费:护的是“车位周边”,用车位才需要交

而车位管理费,更像是“车位专属保姆费”,只针对车位和车库区域的服务。2025年仙桃市的新规里,把这笔钱的用途列得很细,咱们平时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有不少:

比如地下车库的灯,24小时都得亮着,不然晚上取车黑乎乎的,这电费就得从车位管理费里出;车库地面容易积灰,保洁员每天得专门去扫,尤其是车位旁边的角落,还得定期拖一遍;有时候车位线磨得看不清了,物业要重新刷漆,挡车器坏了要换新,这些维修成本也得靠这笔钱覆盖;更重要的是,车库里得有保安巡逻,防止有人刮蹭车辆、偷东西,这些人的工资也包含在内。

就像邻居李姐,上个月她的车在车库被蹭了,调监控时发现是物业巡逻保安及时拍到了肇事车辆,最后顺利找到对方赔偿。李姐说:“以前觉得车位管理费白交,出了事才知道,这钱是用来保障车位安全的。”

住建部2025年也明确说了:“物业费不包含机动车停放服务费,两者要单独算、单独收。”服务范围完全不重叠,自然不算重复收费。

别上当!2025年这4种收费,咱们能直接拒缴

虽然合规的车位管理费该交,但有些物业会钻空子搞“歪心思”,要么乱收费,要么只收钱不干活。结合今年的新规和身边的案例,遇到这4种情况,咱们根本不用给冤枉钱。

1. 只收费不服务,啥活儿都没干

《民法典》里写得很清楚,物业得“按约定提供物业服务”。要是收了车位管理费,却没干对应的活儿,咱们就有权利拒缴。

楼下王哥就遇到过这种事:他交了半年车位管理费,却发现车库里的垃圾堆了好几天没人清,车位旁边全是灰尘,有次他的车胎被扎了,调监控才发现车库监控坏了半个月,物业压根没修。王哥找物业理论,对方还说“管理费就是收个场地费”,王哥直接拍了照片,向住建部门投诉,最后物业不仅退了他半年的管理费,还赶紧把监控和保洁都补上了。

要是咱们遇到类似情况,记得多留证据——拍下车库脏乱的照片、录下和物业沟通的录音,证明物业没提供服务,投诉时就能有理有据。

2. 不交管理费就不让进车库,还锁车位

这是今年特别常见的违规操作。前阵子温州有个业主,因为出差没及时交车位管理费,回来发现物业把他的车库识别权限关了,开车进不去,只能停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最后他直接起诉物业,法院判物业败诉,还得赔偿他的损失。

咱们小区也差点出这事:有位业主没交管理费,物业说要锁他的车位,后来业主打了12345投诉,主管部门很快就来了,明确告诉物业“只能催费,不能限制业主进车库”。物业这才不敢乱来。

记住:就算没及时交管理费,物业也不能用锁车位、停识别的方式逼咱们交钱,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投诉就行,不用怕。

3. 额外加“公摊费”,按“车位面积+公摊”算钱

有些物业收管理费时,会玩“面积猫腻”。比如咱们的车位明明是12平方米,物业却硬说要加3平方米的“车库公摊面积”,按15平方米收费。但实际上,车库的过道、楼梯间这些公摊区域的维护费,早就包含在车位管理费里了,不能再额外加钱。

同事小陈就踩过这坑:他买的车位11平方米,物业按14平方米收管理费,每月多收20块。小陈觉得不对劲,找物业要收费依据,对方拿不出来,最后他查了当地新规,发现明确规定“车位管理费按实际车位面积算,不得额外加公摊”,物业只好退了他多交的钱。

要是咱们遇到这种情况,直接让物业出示收费文件,拿不出来就拒缴超额部分。

4. 人防车位收“天价费”,超了政府指导价

小区里的车位分两种:一种是有独立产权证的“产权车位”,另一种是归国家所有的“人防车位”,后者只能租不能卖,管理费也得按政府指导价收,比产权车位低不少。

比如咱们这边,2025年新规明确,人防车位管理费每月最高50块,产权车位最高80块。但有些物业不管这些,把人防车位当产权车位收,每月要100块,这就属于违规了。

邻居赵阿姨租的就是人防车位,物业一开始要收80块/月,赵阿姨觉得贵,查了当地指导价后,跟物业交涉,最后物业按50块/月收,每月省了30块。赵阿姨说:“不是在乎这几十块,就是不想被物业忽悠,该交的交,不该交的一分都不能多给。”

别踩坑!这3个误区,很多人都弄错了

除了违规收费,不少业主还因为误解,要么多交了钱,要么该维权时没敢维权。结合2025年的新规,这3个常见误区得澄清。

误区1:“买了车位就不用交管理费,收了就是违法”

很多人觉得“我买了车位,这地方就是我的,凭啥还要交管理费?”其实这就像买了房子要交物业费一样——买车位买的是“车位的产权”,但车位的日常维护、周边服务还得靠物业。

比如你买了车位,车库的灯坏了没人修,晚上取车看不见;车位旁边堆满垃圾,影响你停车;有人乱占你的车位,没人管,这些问题都得靠管理费对应的服务来解决。2025年泰兴市的官方解读也说了:“产权车位业主仍需缴纳管理费,用于车库设施维护和服务。”

不过要注意:物业不能收“双份钱”——对产权车位,只能收管理费,不能再收“场地占用费”;要是物业又收管理费又收占用费,咱们就可以拒缴。

误区2:“车库是公共的,物业费里已经包含车位费”

有人觉得“车库是小区公共区域,物业费里肯定包含车位的费用”,其实这是对“公共区域”的误解。《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里说的“公共区域”,指的是全体业主都能共用的地方,比如小区主干道、绿化带、单元楼大堂,而专属车位是咱们通过买或租获得的“私人使用区域”,不属于公共区域。

物业费里的钱,只够覆盖小区公共路灯、大门保安这些成本,根本承担不了地下车库每个车位的照明、通风、保洁费用。就像小区公共路灯的电费从物业费出,但你车位上方的照明灯电费,就得从车位管理费出,两者互不干涉。

误区3:“所有车位管理费都能拒缴,都是重复收费”

有些业主一听到收车位管理费,就觉得是物业乱收费,直接拒缴,最后反而被物业起诉。其实合规的管理费该交,比如物业按政府指导价收费,也提供了车库保洁、设施维护、保安巡逻等服务,咱们拒缴就没道理了。

衡水有个小区的业主,因为无故拒缴合规的车位管理费,被物业起诉后,不仅得补缴费用,还得承担诉讼费。所以咱们要分清“合规”和“违规”,不能一概而论地拒缴。

咱们该怎么做?3步自查,避免被坑

遇到物业收车位管理费,不用慌,按这3步操作,就能判断该不该交,避免花冤枉钱。

第一步:先看车位性质,分清是“产权”还是“人防”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车位是哪种类型——有独立产权证的是“产权车位”,没证、合同里写着“人防车位”的就是人防车位。两种车位的管理费标准不一样,人防车位更便宜,要是物业按产权车位的价格收,咱们就能拒缴超额部分。

怎么查?产权车位看房产证,人防车位看当初签的租赁协议,上面会明确写着“人防车位”字样。

第二步:找物业要3样东西,核对收费是否合规

不管是哪种车位,都可以主动找物业要这3样材料:

1. 当地的车位管理费指导价文件,看物业收的钱有没有超过上限;

2. 车位管理费的支出明细,看钱具体花在了哪些地方,比如保洁、维修、人员工资等;

3. 业主同意证明或备案表,新小区没业委会的,物业得有住建部门的备案,证明收费经过批准。

要是物业拿不出这些东西,或者收费超了指导价,咱们就有理由拒缴,还可以向住建部门投诉。

第三步:留意服务质量,没享受到服务就提异议

交了管理费后,也不能不管不问,要留意物业有没有提供对应的服务:比如车库是不是每天清扫,监控、照明是不是正常,有人乱占车位时物业有没有及时处理。

要是发现服务不到位,比如车库脏乱没人管、设施坏了迟迟不修,就及时跟物业沟通,要求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可以要求减免管理费,甚至向主管部门投诉。就像咱们小区的业主群,有业主发现车库监控坏了,大家一起找物业,最后物业不仅修好了监控,还减免了大家1个月的管理费。

张叔后来找物业要了收费明细和当地指导价,发现物业收的80块/月符合规定,而且车库的保洁、保安服务也都到位,最后还是交了管理费。他说:“以前觉得是重复收费,搞清楚后才知道,这钱是用来维护车位的,交得明白就不觉得亏了。”

其实不管是物业费还是车位管理费,咱们最怕的不是交钱,而是交了钱却没享受到对应的服务,或者被物业忽悠多交钱。只要咱们多了解政策,遇到问题及时查证、积极维权,就能避免被坑。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