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31日 21:45 1 admin

最近刷到的人口数据,看的真是让人揪心不已!

2024 年死亡人口虽比上年略减,但老龄化还在加深,65 岁以上老人都超 2.2 亿了。

再加上过往疫情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不少专家都预警“死亡高峰”要来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来看看专家给出的原因……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老龄化 “大军” 逼近

现在走在街上,总能看到更多白发老人,这可不是错觉。

2024 年末 60 岁及以上老人都占总人口 22% 了,65 岁以上更是达到 15.6%,足足 2.2 亿多人。

想想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育高峰,现在这批人陆续进入高龄期。

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总会下降,各种老年病也容易找上门。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就算医疗水平在进步,预期寿命提到了 79 岁,但高龄老人的死亡风险本身就更高。

我老家村里,近几年走的老人明显比前些年多,大多是七八十岁的长辈,这就是老龄化带来的直观变化。

而且老年人口里,虽然 60-64 岁的相对年轻,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都会慢慢进入更高龄段。

基数这么大,未来几年死亡人数自然会往上走,这是躲不开的人口规律。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疫情留下的 “超额死亡” 余波

说起疫情,大家都有印象,2022 和 2023 年那波确实影响很大。

数据显示,这两年的超额死亡加起来有 145 万人,很多都是有基础病的老人。

这些人本可能在未来几年陆续离世,疫情让他们的生命提前终结了。

可能有人觉得 2024 年死亡人数略减是好转,但专家说这是 “缺额死亡” 的暂时现象。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那些提前走的老人,本就是死亡高峰的 “潜在人群”,疫情只是让高峰的脚步提前了。

我身边就有亲戚,本来身体还算硬朗,疫情期间感染后没扛过去,现在想起来还挺感慨。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国家抗疫真的很给力,要是按全球平均死亡率算,得少死 173 万人。

但即便如此,疫情还是打乱了正常的死亡节奏,为后续的高峰埋下了伏笔。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医疗进步 “拉长” 了寿命,也推迟了死亡集中期

这几年医疗发展太快了!

以前治不好的病,现在很多能控制住;以前查不出来的问题,现在早筛技术就能发现。

2024 年人均预期寿命都 79 岁了,比 2019 年还提高了 1.7 岁,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更是超过 80 岁。

但这也带来一个情况:很多人虽然摆脱了短期死亡风险,却带着慢性病长期生存。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现在能通过药物控制病情,但这些病终究会影响寿命,只是让死亡时间推迟了。

我爷爷就是这样,十年前查出心脏病,多亏了现在的医疗技术,一直维持得不错。

但身边很多老人都是这样,带着慢性病活到八九十岁,最后还是会因为并发症离世。

医疗进步让死亡集中在更高年龄段,反而让高峰来得更集中。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出生人口太少,“对冲” 不了死亡人数

一边是死亡人数在增加,另一边出生人口却跟不上。

2024 年出生人口 954 万,虽然比上年多了 52 万,但育龄妇女数量还在减少。

现在年轻人压力大,结婚晚、生孩子少,这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

以前出生人口多,新生命能对冲一部分死亡人数,人口总量能保持稳定。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出生人口远低于死亡人口,2024 年人口还是减少了 139 万。

这种 “一增一减” 之下,死亡高峰的冲击力就更明显了。

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不少人还没打算要孩子。

照这个趋势,未来出生人口很难大幅增长,死亡人数的占比只会越来越高,高峰自然就来了。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结语

死亡高峰的到来,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是老龄化、疫情影响、医疗进步和出生人口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给我们提了醒,养老服务、医疗资源都得提前准备。

其实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