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明抢”中企第6天,荷兰扛不住了,喊话中国:愿意谈判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9日 00:05 1 cc

文|墨山看客

编辑|墨山看客


才第六天,荷兰就撑不住了,10月12日中国企业闻泰科技突然被告知,它在荷兰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被接管了。

不是协商,不是收购,而是政府直接出手冻结资产、剥夺管理权,连CEO也被法院赶下了台,这事一出,国际市场就炸了锅。

可还没过几天荷兰就改口了,主动喊话中国,说愿意坐下来谈判,这转变太快,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没完,但荷兰已经有点绷不住了。

“明抢”中企第6天,荷兰扛不住了,喊话中国:愿意谈判

一场“掠夺式干预”背后的真相

要理解荷兰这次的动作,得先看看安世半导体到底有多重要,它不是普通企业,是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的关键玩家,宝马、大众、博世这些汽车巨头,都要靠它供货。

2024年安世营收147亿人民币,占到母公司闻泰科技三分之一,谁控制了它,谁就掌握了全球芯片供应链的一部分命脉。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荷兰政府根本不打算讲规矩,9月30日他们动用了一部1952年的冷战时期法律《货物可用性法案》,直接冻结了安世的资产和管理权,理由是“防止关键技术外流”。

说白了,就是怕中国拿走技术,但这真是荷兰自己的主意吗?

“明抢”中企第6天,荷兰扛不住了,喊话中国:愿意谈判

翻看法院文件和外交邮件,就知道真相了,早在今年6月份,美国官员就已经给荷兰政府下了指令,要求撤换中国籍CEO张学政以及修改公司治理结构。

到了9月底,美国商务部又推出所谓“50%规则”,把安世也圈进了制裁名单内,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荷兰才开始动手。

表面上是以国家安全为名,实际上就是在美国主导下,对中企进行定向打击,可是荷兰政府还在试图掩盖这个事实。

10月14日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出面否认美国施压,说这是“荷兰主权行为”,但法院材料已经把这种说法打了脸。

“明抢”中企第6天,荷兰扛不住了,喊话中国:愿意谈判

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合法的,但是实际上却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政治干预,荷兰不是看不懂规则,而是选择性地忽视了它。

现实狠狠地打了脸

荷兰原本以为接管安世只是个法律动作,不会有太大反应,但中国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安世中国分公司实施出口禁令,切断了从中国工厂发出的芯片供应。

要知道安世在中国的东莞工厂,是它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每年出货的芯片超过500亿颗。

这一步直接把欧洲和美国汽车产业打了个措手不及,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安世的芯片库存撑不了几个星期。

“明抢”中企第6天,荷兰扛不住了,喊话中国:愿意谈判

一旦断供,宝马、大众等车企可能面临停产,美国汽车创新联盟同样也表示,从11月开始,美国本土汽车生产可能受到影响。

等到10月16日欧美几家车企终于坐不住了,开始施压荷兰政府,要求赶紧解决问题,国内压力加上国际企业逼宫,荷兰不得不转变态度。

10月17日卡雷曼斯支撑不住终于改口了,表示愿意坐下来和中国谈,争取一个多方利益平衡的解决方案。

短短几天,从强势接管到低头谈判,荷兰的态度发生180度转弯,这可不是“讲道理”的结果,而是现实让它无法再硬撑下去。

“明抢”中企第6天,荷兰扛不住了,喊话中国:愿意谈判

可笑的是荷兰还在嘴硬,否认这一切与美国有关,但在明面上的外交说辞,和背后的文件内容,早已形成巨大反差,既想当打手,又不愿承担后果,这种政治表演已经让人厌倦。

谁在破坏规则,谁就得付出代价

问题的核心不是安世半导体被谁控制,而是规则还能不能被尊重,中国企业花了376亿人民币从恩智浦手中正规收购了安世,经过国际审查、合规流程一步步走完。

结果五年后不是市场竞争,也不是投资失败,而是被原属国政府强行夺走控制权。

这就是“明抢”,如果这种先例能成立,任何中国企业未来在海外的投资都会面临随时被“收回”的风险。

“明抢”中企第6天,荷兰扛不住了,喊话中国:愿意谈判

荷兰这次启动1952年的法律,等于是在告诉全世界,只要我想我可以不讲契约,不讲市场,只看政治。

这对荷兰自己其实也是巨大伤害,国际资本早就在用脚投票,欧盟的营商环境本就因为对华政策摇摆不定而引发担忧,现在荷兰更是火上浇油,谁还敢在这种国家长期投资?它的信誉、它的法治形象都快要塌成废墟了。

而对中国来说这件事再次敲响了警钟,过去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技术,是一条成本高但有效的路径,可现在这条路越来越窄,越来越危险。

事件告诉我们自主可控的技术能力不是选项,是刚需,没有自己的根基任何“外部依赖”都有可能变成别人手里的武器。

“明抢”中企第6天,荷兰扛不住了,喊话中国:愿意谈判

这次事件也暴露出全球供应链的脆弱,中美之间的博弈不再局限于科技、军工,而是渗透到任何一个“看起来无害”的产业链环节。

荷兰这次选择站队美国,是在赌一个未来,但很可能,这个赌注会让它失去更多。

结语

从“明抢”到“喊话谈判”,荷兰的转变不是偶然,是现实打脸的结果,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任何国家一旦失了分寸,就可能被反噬。

靠破坏规则换来的政治红利,维持不了多久,中国要做的,是看清局势,更要强大自身。

“明抢”中企第6天,荷兰扛不住了,喊话中国:愿意谈判

信息来源:

《荷兰政府对中企旗下安世半导体公司妄加干预,中国行业协会发声反对》——环球网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